[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提示:本線路為優質線路,可優先選擇。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提示:如無法播放請看其他線路
你本是塵土,仍將歸于塵土——《舊約·創世紀》
初中語文考試最后寫議論文的時候,很喜歡用這句話當做題記,然后再開始正文的寫作。我沒有看過圣經,也不是很懂這句話的真正含義,只是覺得這句話很有深度。
直到前年12月去了瓦拉納西,在恒河邊散步的時候,看到外套散落的一些白灰,拂了拂頭也有一些白灰掉落,看看遠處冒著煙的石級碼頭,才意識到這是骨灰。現在回想起來,也算是對以前經常寫的題記有個切身體會。
“原來這就是死亡啊” 仿佛來到了恒河邊的瓦拉納西,就會對死亡有了更深的體會。Manikarnika ghat的火24小時都是燃燒著的,從遙遠的地方被擔架抬著的尸體在恒河旁迷宮似的小巷里穿梭,據說一局尸體完全燃燒是要花3個小時,沒有充分經歷的嬰兒和出家人是不能火葬的。燃燒的木炭、被烈火包圍的尸體、濃煙以及散發出來的異味……對眼前這一切場景的解釋,印度人只是說他們是為了死時和活著時候一樣率直磊落。除了死者家屬守候火化過程外,似乎還有野狗、迷路的白牛也守候在火化殘骸一邊。而恒河則面無表情地繼續流淌,迎接這些流逝的亡靈。不知怎的,當時看到這些場景之后,我對死亡的態度不再是害怕亦或是敬畏了,而是認清了它是人生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從出生開始就注定了的,死亡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它只是人生中的一個環節,一次經歷。
現在想起旅游指南上面的寫的:無論通過哪種方式去印度,都是印度在對你的召喚。我從加爾各答向南出發,幾乎繞完印度的海岸線,最后因為一個執念來到了瓦拉納西,是不是我也是聽到了瓦拉納西的召喚,讓我去理解死亡的真諦?
那次在恒河洗完澡之后生了病,我想可能是把原來的靈魂遺落在了恒河了,所以現在才能對死亡看的這么淡然了吧(笑)。
像電影里面所說,是恒河成就了瓦拉納西,還是瓦拉納西成就了恒河。要讓我來說的話,是瓦拉納西讓我認清了死亡,還是死亡讓我認清了瓦拉納西?答案已經不重要了。
PS:電影最后一幕抬著尸體走像恒河的那個石級,我想沒錯的話就是我第一次去恒河時經過的那個石級。
這部電影堪稱恒河中的鉆石,在那金沙漂浮的圣水中若隱若現、熠熠生輝。這是一部印度版的入殮師,平靜地向大家介紹生與死,父與子,宗教與人性,今世來世的故事。用它那細膩的恒河鏡頭,暗喻般的言語,表達一種古老而又智慧的思想。人生如夢,死亡也只是生命的過程,當放下的時候,也正是解脫的時候。 明啟 在一個普通的四口之家,表面平靜的生活中,卻有著很多暗潮洶涌的頑疾。老人對生活的不滿而厭世,兒子疲于奔命卻早已拋棄了自己的本真的追求,兒媳在瑣碎的生活中厭惡任何改變而碎碎叨叨,要結婚的女兒似乎也有些難以言表的情緒。
在老人的一個夢后,他提出要回到兒時的圣城等待最后的命運,一切矛盾沖突和略帶傳奇的故事就此而發。
在巴哈旺大飯店中,每個人都被潛移默化的改變了,心境從恐懼到自然,內心從禁錮到解放,關系從從矛盾到和解。
兒子雖然開始對信仰淡漠,對父親無可奈何,但骨子里是十分孝順的。在跟隨父親之間,他其實是收獲最大的,在那與世基本隔絕的日子里,他學會了放下。父親臨終前感悟到自己對兒子的愧疚,對兒子道歉中,兩人的隔閡煙消云散,老人從與兒子的隔閡、不理解,到勸兒子離開,體現了老人從單純的厭世狀態,轉變到順其自然的狀態。孫女從認命,到真誠面對自己的內心。
隱喻 描寫生命余暉的電影,是講述永別的題材,總有著一抹異色。偏感性色彩的,偏人性色彩的,偏理性色彩的,偏生活色彩的,偏壯烈色彩的,不管偏重于什么色調,但終歸是一種被深藍冷色包裹的深紅暖色,就像夕陽的油彩,會觸動人性中最柔軟的那份感動。此片在淡淡的悲傷情感中,加入人類最原始的生命領悟,最純粹的宗教情結,最尋常的生活剪影,最真摯的心靈對話,它就像發酵的酒一樣,在緩慢而平靜的敘述中,道出對生命、人性、親情、友情的態度,道出大徹大悟的人生哲理,一位老人在圣地等侯生命終結,這是在尋常的生活世界里講述的不尋常的故事,隱喻著生命的輪回、信仰的庇佑、圣潔的顯現、靈魂的釋然,隱沒的歸處。 隱喻一,生命的輪回。 片頭老人夢回童年,找尋著兒時的呼喚,隱喻了這是一個找尋生命起點的故事,是一個富含著生命輪回哲理的故事。片中老人提到自己要回到圣地瓦倫納西度過最后的時光,又多次和兒子笑談輪回的來世,充分體現了葉落歸根的東方情結和身后再次選擇人生的東方智慧。人生中,需要一種人性的回歸,需要一種重生的理念,推而廣之,一個家庭,一個民族同樣如此,不管如何變化發展,都需要適時地回歸本真,追本尋源,以待重生,或者說新生。 隱喻二,信仰的庇佑。 在影片中,巴哈旺大飯店是主要的故事舞臺,但它不僅僅是瀕死之人居住的地方,更是一個老弱之人彼此勉勵的地方,而與老人院、醫院等最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治愈的是人們迷茫的心靈,用的則是信仰,而不是食品藥物。它隱喻著巴哈旺大飯店是一處信仰的庇護所,是靈魂救贖和凈化的宗教場所,在墻壁上刻上名字和時間,體現了一種皈依的過程。在這里,人們直面死亡,笑談死亡,信仰讓死亡變得自然,讓生離死別變得平常,除去了人內心對世間的很多執念。 隱喻三,圣潔的顯現。 片中老人在病重之際,沒有吃藥,沒有尋求醫療,只是讓兒子去取了杯恒河水。只因為他的內心對圣水的虔誠,他喝下了那看似渾濁、那金沙飄絮的恒河之水。當第二天的陽光照到他的臉上時,不可思議的是,他的病患消失了……這段橋段隱喻著圣潔,并不是人的眼睛所能識別的,卻是內心才能體會的。生活中,我們糾結于很多內心禁錮,偏執地抗拒或心起波瀾,殊不知內心的信任才會帶來真正的平靜,而這份平靜,這份讓人忽略結果的平常心,才是心靈真正強大的力量,將腐朽化圣潔。 隱喻四,靈魂的釋然。 老人在那里遇到了一位叫vimla的老嫗,并受到了她的照顧與撫慰。在這條最后的生命之旅中,她是老人的靈魂引導者。老嫗本來是送自己的丈夫而來,隨后在萬念俱灰的心境中留在此處等后告別人間,但卻多年不得愿。與老人在相互扶攜中,她道出對生命圓滿結束的羨慕,為老人驅散著心中的陰霾。但世事難料,她的突然辭世,讓老人情感的寄托一下又變得空寂無根,在老人念得悼詞中有一句點睛之筆:“別叫我vimla,我現在沒有名字,我現在是自由的。”這句話既是為她寫的,也是為老人自己的內心獨白。這段橋段隱喻著,靈魂的釋然在于無牽無掛,無喜無悲,無色無名,無欲無我。這映射著印度古老的宗教哲學,就像佛教的教義中所釋:相由心生,無我無相,空由心生,無我無空。執念于塵世,生命來去于六道輪回間,看破紅塵,則靈魂釋然于輪回外。 隱喻五,隱沒的歸處。 片中,老人最后勸走了兒子,就像一頭大象,獨自走完生命的旅程,但實際上在親人的心中老人并沒有離開,親人們帶著懷念,用淚水和笑容為老人完成了最后的儀式。這隱喻著最后的結局早已注定,不用太過糾結,找到自己心靈的歸處才是解脫之道。死亡,人類永恒的無法逃避的主題,也許它只是生命最后的過程,也許它是靈魂放飛和解脫的涅槃,也許它是永恒時空的入口或轉世之旅的起始,但對于身邊活著的人,它卻是承載著難以忘記的記憶,難以淡漠的情愫,甚至難以磨滅的人生領悟。離開不一定是不幸的,但一定是不舍的,親情、愛情、友情等各種情感在死亡中升華。 結語:每天死亡都在發生,或近或遠,而在巴哈旺大飯店中,死亡變為了一次旅行,一門課程,一場聚會,一次人心交融的暢談,讓人脫離現世的紛雜,脫離日常生活的細碎,脫離人們感情的禁錮,篩浣出最閃亮的恒河鉆石。
回憶 恒河與瓦拉納西是印度的魂,恒河養育了圣城瓦拉納西,而瓦拉納西成就了圣河恒河。 在我的心中,瓦拉納西一點也不遜色于耶路撒冷,是一生中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相傳,距今5000多年前,瓦拉納西由濕婆所建,比耶路撒冷早2000多年。距今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在這里的鹿野苑開始布道,開創了聞名于世的佛教。距今1300多年前,唐玄奘又來到這里,將它的歷史永遠流傳至今。
在我的眼中,瓦拉納西是最具印度歷史文化色彩的城市,街上到處可見悠閑自得的牛,房上不時看到活靈活現的猴子,河岸邊小狗趴在地上望著恒河發呆。街上滿是印度特有的三輪人力車和電動車,火車從高架橋上緩慢經過,可以看到很多人扒在車外。通往恒河的路上熱鬧非凡,很多印度教寺廟傳來悠揚的詠經聲,還有很多令人敬畏的神像前,煮著大鍋的咖喱。很多人聚集在棚子下,喝著印度特有的奶茶,相互攀談。當你看到恒河的時候,無盡的人群,土色的河水,紅色的落日,岸邊錯落的城堡與廟宇,相構成一幅生動無比的畫面。黃昏時刻,人頭攢動,人們扛著各自信奉的神靈,敲鑼打鼓,涌向恒河邊,那場面甚為壯觀。夜色來臨,恒河夜祭開始了,一排祭司用舞蹈和圣歌表達他們對恒河神靈的崇敬,他們時而吹起法螺,時而揮舞圣燈,而是手握拂塵,光,煙,歌,影同時震撼著你的內心。在悠揚而神圣的祈禱歌聲中,人們把手中的花燈放入河中,漸漸的,一片火紅的星隨浪起伏,飄向遠處。岸上的人,船上的人,將恒河夜祭圍得水泄不通,在那里,和印度教徒們身體之間是零距離,相互擁擠在一起,隨著他們而唱,隨著他們而節奏性拍掌,你會感到自己完全置身于其中,陶醉于其中……也正是由于沉浸其中,我與同行的團友們失散了,開始時,的確緊張,四周沒有一個黃種人的面孔,人們也在好奇地打量著我。但隨后他們的舉動,讓我心中難以忘懷。很多人主動走過來幫助我,雖然他們的英語我不太能聽得懂,但是他們的心,他們的溫度,我切實地感受到了。那一刻,我認同了他們的文化,消除了內心的戒備,身邊的一切,印度的一切都親切無比。回到酒店后,恰逢舉辦婚禮的人群,他們發現我好奇地張望后,熱情地把我直接迎到了里面,賓至如歸的感覺立馬讓人神經過電般激動不已。第二天早上,我們又來到河邊,雖然沒有了前一夜的熱鬧,卻盡顯神秘與神圣。河邊上攏著一層薄霧,遠處的對岸一輪紅日柔和明晰。一個賣東西的小販跑過來告訴我他昨晚看見我舉足無措的樣子,讓我哭笑不得。河邊,做洗禮、做瑜伽的人不少,其中竟然還有西方人。在船上,望向月牙灣的岸邊,建筑鱗次櫛比,其中有一處飄出黑煙的黑色建筑,現在想想,似乎都能聞見那股煙味兒。據說,那就是印度人火葬的地方。那的確是讓人不由敬畏地雙手合十,目送逝者的安息。 總之,瓦拉納西是一個生動的精彩的神圣的地方,在那兒的時光是一輩子的回憶……
印度圣城瓦拉納西,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恒河邊燒尸體的事,那種駭人的場景只有西藏的天葬可以與之抗衡,很少有人至少我并不了解葬禮背后的那些老人和病人的經歷。巴哈旺大飯店就是帶著大家了解印度人是怎么面對死亡理解死亡的。
進入印度的感受,就跟劇情中的兒子帶著老爸入住巴哈旺大飯店的經歷一樣,一開始各種懵逼,各種刷三觀,各種簡陋,各種驚悚,還會夾雜著時不時的憤怒不解,但一旦生活一段時間,開始接受設定,也會習慣,也會發出像家一樣的感慨。
巴哈旺大飯店刷新了一系列對于死亡的觀念。
死亡是一個過程,正值清明假期,掃墓時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如果死亡是一個過程,當老人察覺到準備進入這個過程時,死亡作為目標設定下來,經歷這個死亡的過程。相比之下所以國內敬老院對待老人的方式,醫院里給老人上機器上藥的行為,都是為了多活幾天,甚至是專門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敬老院也是如此,小輩們借助各種方式維持著老人的無生活質量的活,而不是讓老人更從容的離開。劇中的父親經歷了快一個月的時間,還有那位在巴哈旺大飯店過了18年的老婆婆,死前從容安排,了無牽掛,死去的那一刻想必也是安然的。作為老人,誰不想要死后的葬禮后事能順順當當,不會帶來后輩的困擾和矛盾。
人也并不是輪回的最佳目的地,來世成為一只袋鼠也不錯,不管是不是住在澳大利亞,至少有個袋子。一想到來世可以是一只長頸鹿,或者你想成為的那一個,死亡也就不再是壞事了。靈魂與肉體是一體的,肉體不在,靈魂為什么要停留,所以也就是沒有鬼混的事。名字是人的約束,當你換了一個名字,就可以換個人生,當你成為無名氏的時候,反而獲得了真正的自由。巴哈旺大飯店就像一場關于死亡的治愈之旅,老人得以體面的與過去說再見,放過了被”孝順“困住左右為難的孩子們,孩子們得以逐漸習慣老人不在的現實,
印度教的死亡觀其實比其他信仰要更純粹一些,當然商業價值會變得少很多,不如其他宗教操控者民眾對死亡的恐懼,現代醫學拿捏著人們想要活的欲望,榨出他們最后的錢。給老人本人以及他們的后輩帶來矛盾、痛苦、遺憾、愧疚。
下次再看到印度恒河上的燒尸體的儀式時,我不會再大驚小怪,而是帶著祝福與羨慕,祝福已經與現世告別的老人,羨慕老人可以投入輪回,祝福繼續自己生命之旅的后輩,羨慕后輩們已經充分得與老人告別。
瓦拉納西,恒河所在的圣城,也是印度教最古老的朝圣地。印度教教徒相信,恒河中能把罪惡洗去,要是能有幸死在恒河邊,在那里火化,然后骨灰撒入河中,便能洗去今生的罪孽,得到更好的來世,甚至能更早獲得“解脫”。所以,有很多虔誠的教徒都會往恒河朝圣,并于河中浸浴及在河岸冥想,以尋找救贖。以往關于瓦拉納西的電影和紀錄片,大部分都是從苦行僧,旅行者和宗教的角度去拍攝,但是《巴哈旺大飯店 》則是以朝圣者的角度去展開,這讓我非常欣喜。影片中,位于瓦拉納西的巴哈旺大飯店,是專門為一些臨終之人提供住宿地,老父親因為反復作同一個夢,便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因為他相信夢是意識的眼睛,所以決定在兒子的陪同下入住巴哈旺大飯店,在這里他們的父子關系得到了改善,也學會的面對死亡……甚者還說下輩子想當袋鼠,這樣就能將各種東西放到口袋里……嗯,我好像從來都沒有思考過下輩子要當什么……我需要思考一些這個問題。
片尾孫女朗讀爺爺的日記的,里面有幾句話讓我印象深刻,“聽從內心的聲音,唯有內心為真相,其余均為幻想……聽從內心的聲音,否則痛苦將伴你終生。”
現在回想起來,曾經那些聽從內心的選擇,真的沒有讓我后悔過……聽從內心的聲音,讓我遇見我想遇見的人,到達我想要到達的目的地,學習到我想學習的東西……
先吐槽一下片名,這Hotel不是Grand Hotel,充其量叫做“旅館”、“旅店”或“客棧”即可,翻譯者是否受《布達佩斯大飯店》、《盧旺達飯店》的影響,讓人以為“巴哈旺”是一座“Grand Hotel”。竊以為,如果古樸一點,叫《巴哈旺客棧》就不錯,樸素一點,叫《巴哈旺旅館》也行,至少可以對應上《新龍門客棧》或《加州旅館》,也是味道足足的。
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不贅述。我看這部影片恰好是家嚴去世10來天之后,也是因為看到影片是講兒子送父親到瓦拉納西等待死亡這個故事,才決定看看的。多年前,我去過印度,從新德里到孟買、班加羅爾、加爾各答,跑了一大圈,可惜沒有去瓦拉納西。那次同行的另幾位伙伴從新德里坐火車去瓦拉納西,他們向我描述的是,新德里車站又臟又擠,火車上不時竄過碩大的老鼠,能把人嚇一跳,車上奇怪特異的味道可想而知,捂住鼻子也不管用。到了瓦拉納西依然如故,恒河水臟得無法目視,渾濁,飄滿垃圾,岸邊的階梯上也滿是垃圾,空氣彌漫著難聞的煙霧、氣味。他們根本沒有心情體味印度人對死亡的態度和情緒。
好在電影畫面中,一切都還是很美、很干凈的,也不會有刺鼻難聞的氣味或天氣的濕熱、悶燥影響觀影的心情。整部電影稍嫌沉悶,節奏緩慢,故事單一,沒有多少起伏,擱在平時,很難激起我觀看的欲望。但處在喪事之后,尤其是去年年底母親也因病過世,世上兩個最親的人遽然離去,看這種影片多少是期待能從印度人的死亡觀中獲得一點感悟和啟發。
事實上,我無法一口氣看完這部影片,其間斷斷續續、迷迷糊糊看了幾次,然后又倒回來看了幾處,才算把影片完整看完。從故事上說,這部影片真的非常一般,估計印度每天都會發生類似的故事,每天都有人主動或被動地來到瓦拉納西,等待死亡的降臨。有時,我會想到今村昌平的《楢山節考》,那是一部非常打動、震撼我的電影,片中的日本老人由于村里糧食短缺,每到70歲就會被子女背著放到山中,等待死亡的降臨。但是,《巴哈旺旅館》卻不然,它想告訴人們,印度人對死亡處之泰然。
以我對父親的感情來說,在得知父親離世的消息時,是無法克制內心的痛苦,難以掩飾悲痛的。影片中只有最后兒子抬著遺體行走在狹窄的巷道時,才稍微展現了一點兒子的悲痛,但很快,他又按照印度的習俗,拍起手,擠出一點笑容,繼續抬著父親的遺體走向恒河。
是的,每個人都像一條小河,最終都要匯入一條大河,然后消失在茫茫波浪中。生命如此,人們只有接受這種天命,聽任每個生命老去、死亡、消失。
片中讓我感動的是,兒子與父親擁抱在一起,撫摸父親的臉頰。中國人固有的內斂與含蓄,很少能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互愛,這著實是一種遺憾。家嚴臨走前,同我單獨住了整整4個月,家慈去世前,也特意到我家住了3個多月,但是,我都沒有鼓足勇氣用擁抱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但是,在他們離去的一剎那,看到他們的遺體,我真的想好好擁抱他們一下,然而這一切都已經太晚,他們不會感受到了。所以,真期望老人健康猶在時,兒女們能好好擁抱擁抱自己的父母。我們幼小的時候,是他們擁抱著我們,呵護我們長大,當他們年老,也許很快會走向死亡時,兒女一個溫暖的擁抱,會讓他們感受到世上最深沉、熱切的那種愛和關懷。
很多電影都會展現死亡,但這種描述親人死亡、展現死亡觀念的影片卻不多,好的如《入殮師》、《尋夢環游記》等,它們會傳達一些面對死亡的經驗、觀念,比如記住逝者,才能讓他永生,比如死亡是一種解脫。我看到《巴哈旺旅館》的另一個英文片名是《Mukti Bhavan》,其中的Mukti就是“解脫”的意思。Bhavan就是一個“解脫”之所,瓦拉納西就是一個“解脫”之地,恒河就是一條“解脫”之河。逝者解脫,生者亦解脫……
一開始知道這是一部探討生與死的電影的時候,是不抱什么希望的,看完以后意外的發現,還不錯呀。
其實我更想說的是里面的父親,那個中年男人。我一開始是很討厭那個老頭的,覺得事賊多,那么簡陋的地方還要喝牛奶吃水果,明明自己兒子工作那么忙還非要去那個破地方待那么久。第一階段待的15天大概就可以把兒子的年假用完了吧。
這個中年人儼然是家里的主心骨,頂梁柱。妻子是普通的印度婦女,一輩子操持家務,那么家里的收入,其實很大程度上都依賴于這個中年人。面對老父親看似不合理的請求,糟糕的環境,工作的壓力,女兒的“叛逆”,總讓我覺得他是這個電影里最可憐的人。
死亡在瓦拉納西,無論是活著或是即將死去的人,都在那里尋找到了救贖。導演很有幽默感,做到了把小成本電影拍的不像小成本。爺爺留下的筆記和最后一家人心態的轉變使電影完成了一次升華。真好。
有些鏡頭表現的很細膩,在面對生命終點前,人性本真的東西被釋放。沉重的話題中,導演也不忘增加笑點。淚里帶著笑啊~
印度宗教視點下對生死的感悟。我是帶著點通過電影言語深度了解印度文化的機會,畢竟勘破生死這樣的主題很少。實際發現它完全沒有get到,最后淪為了一部家庭情感的泛泛制作。
感覺片名叫《巴哈旺旅館》更貼切,一個簡單的故事,估計在印度每天都會發生類似的故事,每天都有人去巴哈旺旅館等待死亡到來。影片的故事并不曲折,比較平淡,但會讓人思考死亡的方式和意義。人生如一條河,最后被河流帶走,不喜不悲,留下的是無盡的回憶和思戀。
【印度】竟然看到了印度電影的另一種風貌:整部電影在討論生命、死亡這些這么重的話題,卻始終夾雜著一點淡淡的幽默還有平靜淡然的氣氛。特別喜歡老爸兒子關系上的側寫:從在車上偶爾不小心靠到肩也要馬上躲開到最后兩人面對恒河的相視一笑。不刻意煽情也不強行催淚。情緒拿捏得真的恰到好處。
也許瓦拉納希的恒河就是印度人的麥加
印度親情電影。由兒子陪父親去“等死”而延伸到一家三代人心結的打開。雖然是嚴肅的生死題材,但卻也有著讓人會心一笑的小幽默。不過節奏實在太慢,沒有對白的場景太多,以至於又忍不住睡著了。。。以及最後感覺過了幾年,實際上還不到一個月?有點莫明其妙。兩星半
印度電影不論或歌或舞或平靜或淡然,都充滿人文關懷,深入心靈的痛點,真的隨時可以把中國電影甩出幾條街。
印度教迷信,在圣城瓦拉納西壽終,能獲莫大福報。至今仍有許多病重老人千里迢迢去等死,并有專門的招待所。
在暖洋洋的臥室里 看了一部走暖暖調調的印度電影 “為什么來生還要當人” 父子倆坐在恒河邊的堤防上笑著說下輩子要投胎當袋鼠 對啊 這就是生命 庸庸碌碌最后誰都得等待救贖 還不如當個可愛的小動物來得有趣 影片沒有太多對白 透過三代人對生命的解讀完成了主人公的“自我救贖”
220410vs母上。
意境翻譯:渡棧 搞笑翻譯:等死俱樂部
畫面優美,節奏舒緩,配樂像荻上直子拍的那些日本電影。片中旅館經理反復提到“死亡是個過程”,意有所指不僅僅是臨終前住宿的十五天,而是從一出生這一過程就已開始。片中最悲催的還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在家有老婆上班有老板,似乎忘了自己為什么而活忘了有一天自己也終將會離開這個世界,但故事拍得非常灑脫幽默,結尾那段韻味悠長。
這是最富印度味的題材,卻拍攝得最不像印度電影。敘述的是印度人對待死亡的態度,展現的是家庭父子之間的親情,采用的卻是普世的手法。以前只是在紀錄片中看到圣城瓦拉納西的火葬,此部影片卻向人們展現了整個過程。
死亡本應是沉重的
印度教徒等死記
不知為何想到了金基德
印度式的笑喪
辛苦繁忙的生活,尋求宗教救贖的靈魂,三代人間的情誼,全部輕描淡寫,一個舊時代印記濃厚的印度。生活從來不容易,盡量跟著心走。
生死本有命,氣形變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