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黑色、諷刺和因果報應
網飛出品的本片講述了因過失傷害罪被判入獄6年的腐敗警察出獄了,但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一心改過自新想過新生活的他一出來便被昔日的腐敗同僚盯上,同時昔日做下的孽也到了償還的時候。
介紹說本片是黑色幽默,但我覺得本片黑色有余,幽默不足,更多的講的倒是因果報應的道理。影片并未直接交代男主入獄前的所作所為,但通過對話不難了解,其確實是個十足的人渣,吸毒、酗酒、腐敗,為了錢連摯友都殺,入獄期間,父母甚至為了保護他的一雙女兒免受其父的不良影響斷絕了她們與他的一切聯系。出獄后,更是遭到包括其父母在內的所有人的唾棄,在影片最后,其父竟然為了不讓他見到女兒們而不惜痛下殺手,可以說一個人混到這個份上活著也真的沒啥意思了。當然,片中其他角色也絕非善類,可以說片中所有死掉的人物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死有余辜,其中最可惜的是愛上男主的女護士,為了給男主生命中的“第二次機會”而殺掉了幕后大佬老維西,她自己也慘遭維西之子的毒手。而最后失去一切的男主擦掉了父親插入其腹部尖刀上的指紋,算是用生命完成了最后的救贖。
總體來說,這部小成本影片的還是挺有味道的,雖然沒有什么激烈的打斗和槍戰場面,但本片的故事還是很吸引人的,是一部非常適合在一個人無聊時觀賞的帶有黑色諷刺意味的小品。
2 ) “小”奸“小”惡
可能很多看過的人都在問,就男主這涉及多個命案的情況也能成為小奸小惡?
有人這樣想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與西方國家的信仰、思想觀念不同:我們的傳統觀念就是以結果來下定義,成王敗寇,殺人償命。從主角殺死比利開始,到后來繼續被他人利用,企圖殺人作惡,再到最后導致心地善良的女主為了救他而慘死,這在我們看來都是不可饒恕的罪孽,所謂的十惡不赦。
但是西方普遍是有信仰的,他們信上帝,相信人性本善,就算犯了錯誤都是可以被饒恕的。從影片最后就可以看出,主角的本質還是好的,或許在監獄里的牧師那里,或許在后來的女主身上,亦或許在親生子女處,他的善面被徹底激活;能不殺人就不殺人,被善良的女主感化,從頭到尾膨發的父愛,最后擦去刀上父親的指紋……這一切都說明了他人性的覺醒,用基督徒的話說就是:他在經歷了重重考驗,自己幡然醒悟后,上帝已經寬恕了他的罪孽。而他之前所造成的惡果也只是一時惡魔上身,形式所迫。
這也是這部劇的導演極力展現的東西,本來只是“小奸小惡”,卻在一系列其他因素下造成了自己都意想不到的,不可挽回的后果。換作一句古語來說,就是“勿以惡小而為之”
不過作為中國人,我還是站在國人的角度說吧。片中主角的所有惡行似乎都是被逼無奈,這和我們生活也息息相關,壞人總是被解釋為生活所迫,但是有沒有想過,這些所謂的原因其實都是為了掩飾罪過而找的借口、托辭呢?麻痹自我,安慰親人與世人:我性本善,他不是這樣的人,這個世界沒有這么罪惡……
所以按照這個意思來看的話,這部電影還不算一部爛片吧,雖然我沒看出喜劇從何而來就是了。(第一次影評,如有發言不當,還請海涵。另外看見有人在噴主角的父母,感覺有點無語,還是我之前說的吧,用一個傳統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去審視西方社會,本來就有問題。以上,謝謝瀏覽!)
3 ) 那一刀,真疼...
疼,鉆心的疼,雖然刀沒有插入他的心臟,但肉體的疼幾乎要讓他休克,但他還能保持清醒著,看著這個將刀插入他身體的人,他心里很難過,他知道他就要死了,雖然這個一臉滄桑的人不理解他,但他曾經深愛過自己,生他養他為他操勞半輩子,他這樣死并不委屈了。但他死前要做的不僅僅只有這些,他無法想象他父親以后的生活,監獄?不不不,那個地方他不能去!他只能用旁邊毛巾擦拭刀把上的指紋,然后握住這把刀結束自己生命,在曾經看著他出生的父親面前死去,或許是最好的選擇。這所有一切都不需要解釋,但他并不感到絕望,除了見不到心愛的女兒們,但值得他高興的是他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他這一生可以了。
4 ) 父親的責任
對于一部電影片而言,有時候導演和編劇就好像上帝,可以任意擺弄居中人,甚至決定某一個的生或死,如果剛剛好他們還有一點偏執,那么“小罪小惡”就是呈現這種內容的一部影片。
刑滿釋放之后的男主,并沒有因為離開了監獄而獲得自由,相反,在牢獄中,可保命,但是回到家中,妻離子散,父母對他也是不肯接納,更可怕的是,之前正是黑幫借他之手殺死他的朋友,誘導他掉進罪惡泥潭,深淵,出獄后還要被盯上繼續控制他殺戮,男主本心悔改,向仇敵懺悔,但卻得到對方報復的威脅對待。
與母親之間的矛盾一天天升級,又被各種人操縱著的人生就像走進了死胡同,這時候,他認識了給黑幫老大臨終關懷的護士,墜入愛河,護士好像圣經上的某個天使,出現就是為了拯救男主,于是男主的命運開始發生了轉變。
之前被陷害死的朋友弟弟機槍掃射了男主家,把母親打成重傷,護士捂死了黑幫老大,黑幫老大的兒子殺死了護士,并抓了男主準備一同升天,那個復仇的弟弟突然出現與黑幫兒子火拼,雙方均斃命。
本來一切都結束了,觀眾也該替男主松一口氣了,夾縫中居然活了下來,他回家找被母親藏起來的一部分黑錢,在下水道旁的垃圾桶里翻了出來,一沓百元大鈔。這個時候他的父親出現了,男主詢問了母親的情況,得知已經脫離生命危險。父親問他拿著錢要去哪里,他說要把錢給女兒們送去,可固執的父親跟母親一樣,就是不準他見他的女兒,他父親說不想他把晦氣帶給女兒們,男主并沒有流露出什么情緒,因為出獄后,父母一直都是這樣干預他與孩子之間的聯系,隱瞞孩子的住所,說沒有往來。
男主用力推開了父親,苦笑著準備往外走,這個時候,父親拿起來桌子上的尖刀,刺進了男主的胸膛,男主握著胸口,慢慢走回到父親面前,在椅子上坐下,吐出最后一口氣。
其實,本來男主可以獲得一個自由身,開始新的生活,但是導演不允許,編劇也一樣,男主就算離開了這里,他能擺脫那些因他而死的人命嗎,盡管他沒殺死任何一個,答案當然是不能,所以,他不能活,而最后由帶給他生命的父親來了解了他的生命,也算父親對自己的責任有一個了結,身為優秀警察的父親有了一個優秀的警察兒子本是一件快事,可誰料,中途這個兒子誤入歧途,勾結黑幫,惹來無休止的麻煩和危險,盡管男主出獄后,想改過自新,可天不遂人愿,老天有時不是不給第二次機會,關鍵是看給誰……
5 ) 飛沙風中轉
兩星半,★★☆。
電影的標簽有“喜劇”,觀后卻讓人難以捉摸。喜劇片最常見的表達方法就是讓情緒高漲滿溢,擴大化。無論是憤怒悲傷,只要夸大到一定程度,就會產生莫名的喜感。而這部電影里喜怒哀愁四種常見情緒,一直在配合緩慢的劇情壓抑著呈現著,沒有爆點。男主角是一個刑滿出獄的原警務人員,只想一心逃離從前過上點平常人的生活,但最終還是被重新卷入了往日的恩仇里。有種“飛沙風中轉,半點不由人”的宿命悲涼感。
男主角想盡一切辦法去解決事態,卻縷縷功敗垂成。但命運用總喜歡開玩笑,該死的死了,不該死的也被拉下陪葬了,陰差陽錯間,好像一切都被擺平了。如果到此收場,幾乎以為是一個歪打正著的黑色喜劇。沒想到最后父親捅來的那一刀,讓整個電影格調迅速的抽離了喜的成分,變得苦澀和沉重。這不是屬于男主角一個人的故事,所謂的“喜劇”背后,是多少人的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眾叛親離,一片狼藉。他不死,一切都得不到安寧。這一刀充滿了絕望,但又沒有半點猶豫。
愕然之余給多了半星,人間哪來那么多的喜劇。
我們都在演著悲劇,只不過自己不承認罷了。
6 ) 并不是所有靈魂,都能被救贖
在眾多類型的生活故事中,人們最喜歡的莫過于罪惡的靈魂在經受痛苦的洗禮后頓悟,然后獲得救贖這一類,而電影也對這種類型的故事一直都有著濃厚的興趣,人們樂于在大熒幕上看到那些曾經有意或無意而犯下過錯的靈魂去懺悔,去得到救贖,順便能夠滿足一下自己小小的悲憫之心,這種類型的電影甚至已經成了世界電影界的一種“雞湯”。
有“雞湯”就必定有“毒雞湯”,今年在奧斯卡獎上大放異彩的《海邊的曼徹斯特》就是典型的“毒雞湯”,男主角一喪到底,終究也沒能走出陰影,重新面對生活。這是一個全世界都想拯救他,但他自己不想拯救自己的故事。而在最近,有一部名為《小奸小惡》的電影上映,它為我們講述的則是一個世界不想拯救主角,主角也不想自救的故事。
涉黑警察喬瑟夫因殺人未遂被關進監獄,六年后,刑滿釋放的他回家想要尋求救贖,而他那些腐敗同事也如同追尋尸體的蒼蠅一樣再次盯上了他,面對著一次次的離奇巧合與幕后黑手的步步緊逼,本該走上贖罪之路的喬瑟夫最終放棄了掙扎,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這是一部非常“喪”的電影,色調始終是讓人壓抑的冷色調,故事更是黑色到底,每次希望的火苗剛一出現,就立刻被別人或是主角自己掐滅。而一直被我們視作拯救墮落的萬能良藥——愛,也在這部電影里成了阻擋喬瑟夫靈魂被救贖的絆腳石:因為愛自己的父母和兩個女兒,所以喬瑟夫只能重新踏上犯罪的道路,結果一去不回頭;因為愛上了喬瑟夫,所以夏洛特決定替喬瑟夫去殺掉老維西以幫他擺脫困境,結果搭上了自己也搭上了喬瑟夫;因為愛自己的兒子,所以喬瑟夫的父母才一遍一遍的想要把兒子拉出泥潭,最后卻由他的老父親親手捅了他致命的一刀。出于好意的愛意全都將事情推向了最糟糕的那一方,這是一種非常另類的黑色幽默,告訴我們,生活不是歌謠,失望的后面,還有絕望。
對于喬瑟夫來說,他是想要贖罪的,但不堅定的意志輕易的就將這份決心給擊碎了,昔日同伙一威脅,他就慫了,想著用另一次罪行去結束自己難堪的過往,卻發現自己為自己挖了一個更大的坑,直到萬劫不復。這其實也是我們很多人生活中的真實寫照,只不過沒有這個故事這么血腥而已。片名《小奸小惡》即是一種諷刺,它告訴我們,微不足道的小奸小惡終究會引起一場彌天大禍。
熟悉美劇的朋友都應該認識本片的主角,他就是在《權力的游戲》中飾演“詹姆.蘭尼斯特”的尼古拉·科斯特。讓他來飾演本片,我個人覺得是一個非常微妙的主意。因為眾所周知,在《權力的游戲》中,詹姆那個角色是一個出場時壞透了的家伙,卻隨著劇情的發展而一步步的為自己犯下的錯贖罪,成為一名真正的騎士;而在本片中,他飾演的喬瑟夫卻是一個出場時讓人同情,卻隨著劇情的發展一步步墮落成一個壞家伙。兩段截然相反的故事劇情由一個演員來飾演,真是別有一番滋味,片中我最喜歡的兩處地方分別是他在汽車旅館里伴著音樂輕輕跳舞和最后臨死前這兩幕,這個已經四十七歲的男人將角色的那種“喪”和“掙扎”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嘆服。
說實話,這部電影并不那么優秀,敘事結構簡單,節奏緩慢,沒有什么火爆鏡頭,但它講述的這個故事,卻值得我們思考。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道理我們都懂,可真當我們長大成人后,誰又能照著這句話去做呢?當我們有意或無意犯下一些小錯誤、小罪過時,相信沒幾個人會認真的去反思和懺悔,而是抱著沒有被人發現的僥幸心理去對待,在心里對自己說下次一定不能這樣之類的話,可下次遇到同樣的事情又會不自覺的去繼續重復錯誤。但有因必有果,自己種下的苦果,最終還要自己來嘗。
就算是小奸小惡也絕不能姑息。救贖自己難道就要犧牲別人為前提?角色不討喜,前半段鋪墊過長,后半段一黑到底。
男主心智幼稚,只會逃避,他爸媽可能是產生這個問題的重要原因。他們其實不關心他,嘴里光明正大充滿愛,心里只在意自己被抹黑。他出獄后如果不是天天一副“你要做給我看我才信你”這種寬于己嚴于人的自私態度,接受他已經犯錯的事實,少放任沒用的憤怒情緒,他明明有機會。沒見過處理方式這么差的父母
一直以為結局會上深度的,被辜負了。不痛不癢,不知所云。
莫名其妙
回頭太難
根本就救贖不了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原來沾染到就脫不開身
男主犯下的罪都沒真正的受到懲罰你們到底在談什么救贖?男主努力做好人可惜好人太難做,exm?珍愛生命,遠離男主。
人生充滿wtf
豈是小奸小惡,實乃罪孽深重。題材不錯,才力有限。最后的結局倒很精彩。
雨夜父女仙人跳,機槍橫掃廢車場,不忘菜刀擦指紋……出獄黑警手尾難結。Macon Blair真獨立slasher片大英豪
就在你以為故事要以小打小鬧的方式演繹下去的時候,所有沖突以急風驟雨卻極其合理的方式resolve。
峰回路轉,好能轉。但結局并不意外
神馬亂七八糟的劇情。編劇和導演完全掌控不住,最后各條線就這么亂哄哄的擠在一起,大家一起死。
這劇本也太他媽喪了吧???
特別不按套路出牌的一個電影,“人生到處是意外”。這個原生家庭也是真的太惡性循環,父子母,三個人都是惡。在這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這個男孩子,又怎么可能多幸運。
小奸小惡,不痛不癢。以及你們是怎么看出來是喜劇的?
一個一黑到底的悲傷故事。
做個好人好難
竟然分這么低,其實還可以,就是劇本糙了點。小奸小惡匯成的戲謔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