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家訓
House Targaryen of King's Landing - Fire and Blood
坦格利安家族——血火同源
House Stark of Winterfell - Winter Is Coming
史塔克家族——凜冬將至
House Greyjoy of Pyke - We Do Not Sow
葛雷喬伊家族——強取勝于苦耕
House Tully of Riverrun - Family, Duty, Honor
徒利家族——家族、責任、光榮流傳
House Lannister of Casterly Rock - Hear Me Roar!
蘭尼斯特家族——聽我怒吼
House Arryn of the Eyrie - As High as Honor
艾林家族——高如榮譽
House Tyrell of Highgarden (HG2) - Growing Strong
提利爾家族——生生不息
House Baratheon of Storm's End - Ours Is the Fury
拜拉席恩家族——怒火燎原
House Martell of Sunspear - Unbowed, Unbent, Unbroken
馬泰爾家族——不屈不撓
2 ) 小惡魔,只是寫給你的。
在寫之前又把4的最后一集關于提利昂?蘭尼斯特的部分看了一遍,導演艾利克斯·格雷夫斯選了極帶憂傷的BGM來烘托提利昂?蘭尼斯特當時的情感。但總覺得什么樣的音樂都不能很好express他的feeling,什么樣的feeling呢。
是絕望嗎,或許不是。
那是一種站在懸崖邊上回頭向身后望去那些愛他支撐著他活下去的人和那么追捕他要殺了他的人都死了,他一下子無所適從,不知道該怎么走往哪里走,未來渺茫的像是一團迷霧,重重的悶悶的壓在他的心頭。
這個世界上唯一能和絕望相匹的詞,那就是死亡。但是死亡對于提利昂來說也許不是一種解脫,他的人生有些昏暗,昏暗的看不清陽光,少的可憐的幸福。他會帶著那些他生命中的傷痕去流浪去遺忘去尋找。
若不是提利昂的身材,我覺得他更適合去過一種劍客的生活,但是話又說回來,劍客不一定非要高個子非要高強的武功精湛的劍術。若是心在飄蕩,哪里不是江湖。
人還是要活下去。我想象不出提利昂以后的生活,那個會抱著自欺欺人的自憐自愛活下去的人有一天他終于明白自己騙自己的謊言是那么的脆弱那么的可笑以至于他自己都忍不住要笑著可憐自己。
他的出生就是一個悲劇,他的母親——喬安娜因為他的難產而死,他的父親泰溫·蘭尼斯特將一切的責任歸咎于他,為此也恨透了他,他害死了他這輩子最心愛的女人,他在新舊諸神面前發誓要守護相愛至死不渝的女人,卻因為這個怪物的身上流著蘭尼斯特的血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這個怪物在自己面前一天天的長大并且親口喊自己父親,堂而皇之的享受著蘭尼斯特帶給他的權利和財富。而這一切的代價就是自己這輩子最心愛的女人的離世,他無法忍受這一事實卻在命運的糾葛下無能為力。泰溫不能親手為愛人報仇但是永遠也不能原諒提利昂。
他的姐姐瑟曦,同樣也厭惡極了他。恨他奪走了她的母親,恨他在擔任國王之手的時候擅自主張把她的女兒彌賽拉送去多恩,恨提利昂處處維護珊莎,恨珊莎有最大嫌疑殺了她與詹姆的兒子喬佛里,她把喬佛里的死歸咎于提利昂的錯。她甚至派了最兇悍的騎士魔山來對抗提利昂,冬恩親王死了,提利昂輸了,他被自己的父親徹徹底底的判了死刑,沒有挽回的余地。
喬佛里,提利昂的外甥,瑟曦的兒子。狂妄無知殘忍無理的人。冰火第一季與提利昂一起出現,當時布蘭被詹姆推下城塔昏迷不醒,喬佛里的冷漠和驕縱讓看不慣他的提利昂當著獵狗的面給了他狠狠的幾巴掌。正如獵狗當時說的,王子不會忘記你剛才的舉動的,侏儒大人。這句話應證了最后喬佛里當上國王后對提利昂的種種,甚至在他死前——他與小玫瑰的婚禮上的助興節目——侏儒表演,分分鐘充斥著對提利昂的嘲諷和踐踏。但他死了,終于死了。
對于深愛著小惡魔這個角色的我看到這一幕真的忍不住要喜極而泣。但命運沒有這么容易放過他,他被關上了弒君的罪名,被強行的關押進地牢里面。他的父親知道他無罪卻依舊想要他死,他的姐姐因為喪子之痛對他的仇恨越聚越多恨不得親自手刃。他在kingLand孤立無援親朋盡棄(除了詹姆和波德后面會講到),他的姐姐和父親布好了所有的劇就等著他套進來。
在審判上,所有的人一致指認是小惡魔殺了喬佛里,小惡魔沒有太驚訝,他矮小笨拙的身材并沒有阻止他有一顆聰明的腦袋。但是就算是再聰明的腦袋一旦喝下了一種叫做愛情的毒藥什么都會變得愚昧麻木。他愛上了雪伊,那個妓女。在瑟曦望著彌賽拉的船越走越遠的時候她對提利昂說道,大意是,你最好不要有心愛的人,要不然有一天我會把她你身邊奪走,要讓你嘗嘗失去愛人的滋味。小惡魔慌了,他害怕了,他深怕自己的雪伊會因為自己而受到傷害。在得知瑟曦抓了某個妓女的時候,他的擔心慌張心痛無處掩飾,在看見所抓的妓女不是雪伊的時候他的眼底分明有一種從心里出來的釋然。
他曾經勸說雪伊離開,他深知自己身處的境地是多么的可怕多么的殘酷,他不忍心讓自己的女人涉險,就算自己一無所有,就算自己往前一步就是火海冰刀,他愛著的人沒事就好。其他的都不是事。
擊垮提利昂心里最后一道防線的人是雪伊。她被作為指證提利昂弒君的人證走上了審判席。我看見提利昂的眼神,那么的憂傷那么的難過,好像有什么東西在他心里瞬間碎了。他信任并且深愛的女人,拿著把鋒利的刀狠狠的扎進了他的心窩。
所有的背叛嘲弄陷害冷漠殘忍,血淋淋的擺在提利昂面前,在這一刻他徹底崩潰了。
我救過你們!我救過這座城市,和你們分文不值的賤命!我真該讓史坦尼斯把你們全都干掉! 是的,父親,我有罪,我有罪!你不就想聽這一句么!?我犯得最可怕的罪,就是生為侏儒!我這一生都在為生為侏儒而接受審判!我沒什么可說的,可我沒干過,我沒有殺喬弗里!但我倒希望是我干的!看著你那惡毒的小混混蛋死掉,比干了一千個妓女都他媽痛快!我真希望我就是你們眼中的惡魔!我真希望我有足夠的毒藥毒死你們所有人!就算死,我也要看著你們把毒藥吞進肚里!我絕不會因為喬福里而送命!我也知道在這里根本得不到公平正義!因此我將命運交給諸神,我要比武審判!
這是提利昂站在審判席上向在場的人吼出的話,也是對命運不公的斥責。他的心里有一片苦海,沒有邊際的苦海。
能給予他的些許愛的人只有他的哥哥詹姆還有他的隨從波德,詹姆為了救提利昂答應了父親的要求,但因為提利昂在審判上沒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只能告吹,在提利昂被處死的前一天晚上他偷偷的放走提利昂。
提利昂并沒有直接走掉。他折回皇宮,當時的他或許只是想去見見自己的父親想親口問問他到底有多恨他這個侏儒。可是他卻看見自己愛的女人躺在自己父親的床上,甜蜜呢喃的喊道,泰溫,我的雄獅。提利昂那一刻那徹底明白過來,原來自己那些所謂的美好所謂的幸福只是一張用欺騙編織成的網,過去的自己被網牢牢的纏住,而現在他清醒過來,痛苦的清醒過來。
雪伊吃驚的看著他,她對他有愧疚,她心虛的一塌糊涂,隨手拿了水果盤上的刀,她太害怕了。
因為太愛,所以不能原諒。
提利昂最后殺了她,他殺了他愛的女人。他殺了雪伊。他在她斷氣的尸體旁失魂落魄的說了兩聲對不起。他掉進了一個黑布隆冬的大洞里面,外面的人聽不見他心里的哭泣。
我無法知道雪伊是否真的愛過提利昂,但是我希望她也愛過,是真心的愛過,我看見過雪伊看提利昂的眼神,看見過當提利昂被迫和珊莎結婚時她的吃醋她的心痛。我更愿意她是一個善良的人,只不過一時被金錢和權利蒙蔽了眼迷失了方向。這樣,我至少不會太難過。
提利昂要為導致這一切的人付出代價。他去找了他的父親。他殺了他。沒有猶豫。
從我出生起,你就想要我死。
是的,但是你不愿意死。
泰溫死了,他在提利昂舉著弓箭在他面前的時候依舊不相信他的兒子會殺了他,他是他的兒子,是他給了他生命。他錯了,他沒以父親的姿態對待提利昂卻天真的以為提利昂會念他是父親而不能狠下殺機。他死在廁所。英明一世的泰溫太輕敵,輕敵了自己的侏儒兒子。
但也是他硬生生的把提利昂推到了自己的敵人地方。
提利昂走了,瓦里斯聽見皇宮的鐘聲,明白了發生的一切。他停住了腳步,或許他會和提利昂一起。
第4季就這么結束了,再看時還得等一年。沒有選擇去看書,因為太遲了,真不想去看書里面的內容,不管和電影里的有沒有區別,感情總是不一樣的。
提利昂是我再冰火里最鐘愛的角色,另外喜歡的還有小龍女丹尼莉絲。
今年在X戰警:逆轉未來里面看見了飾演提利昂角色的彼特·丁拉基,里面他飾演的是玻利瓦爾·特拉斯克。演得很不錯,真心喜歡。
這是我第一次寫影評,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見諒。也希望一起喜歡提利昂的人可以一直支持他,讓我們一起期待下一季的冰火吧。希望永遠是那么的精彩。希望提利昂以后的情節可以不要太虐。
3 ) 人物短評
泰溫?蘭尼斯特:妻子難產而死,造就了泰溫其人。生活就是名利二字,只要能達成這兩個目的,可謂無所不用其極,今生之成就亦無人能比。
詹姆?蘭尼斯特:“弒君者”不僅是其弒君之表明,而且亦包含與姐姐瑟熙之不倫關系,兩件看似無關之事,實則大有關聯。在詹姆看來,弒君、亂倫乃是表象,自己并不以此為恥,確切地說他是以內心為衡量標準,而非外在。故,當凱特琳怒斥其為無恥之徒時,他僅付之以無奈一笑,并反問高貴之奈德緣何會有私生子。當然,他對將布蘭致殘一事是懷有歉意,因為畢竟非他本意。
“小惡魔”提利昂?蘭尼斯特:非凡之出身及經歷,使得他逐漸具備善良、忍耐、奮斗、智慧之美德。他是全劇之靈魂,作者最為著重刻畫之人物,代表作品之中樞價值觀,正如作者透過他表達對世界之見解一般。與其他角色最大之不同點在于,他不拘于既定性格,而是隨著劇情發展會有一定變化,代表人應該進步。盡管他不能完全走出“侏儒”之陰影,但幾乎已是人類可做到之極致。
奈德?史塔克:律法主義者,即春秋戰國之法家。在奈德看來,所謂正義,就是體現在法律之維護,什么都可以不管,但老祖宗之法則不容更改。所以他一直堅持,但誰能做到呢?奈德都不能。到了瀕死邊緣,他才發覺有太多東西放不下。為了保全兒女性命,他選擇撒謊,尊榮、名譽瞬間崩塌,所謂攀得愈高、摔得愈重。這才是他所犯最嚴重之錯誤,而不是治國無方。
凱特琳?徒利?史塔克:對榮譽之執著更甚奈德,只因其出自徒利家族。當然全是徒勞,因為她并不明白,榮譽即是一個“名”字,名在利前。在名利場上,他們并不比蘭尼斯特家族來得更優越。
羅柏?史塔克:他被刺殺,客觀上為陰謀所害,但確是作為不守信用之代價。更深層說,乃是他對于佛雷家族不屑一顧。根源在于他承襲史塔克與徒利家族之血脈,不免以高貴出身而自居,將人區別對待。所謂誠實守信,在他看來根本無需適用于自己所鄙視之人,正是這點才為對手充分利用。此外,他亦是為愛情做出此種舉動,算作人之常情,被愛情沖昏頭腦之事例亦比比皆是。
勞勃?拜拉席恩:曾向瑟熙坦白說自己并不記得萊安娜長什么樣,只是純粹為了得到。一切行為均是以此為出發點,一旦目的無望達成,便沉淪酒色,亦是不難理解。極為平常之男性思維,一介武夫。
喬佛里?拜拉席恩:他自命不凡、暴虐無章之性格,原本是難以理解,但自從虐待妓女開始,事情就清楚了。作為一個性無能,做出任何怪事均不足為奇。瑟熙如此評價兒子,殘忍,而勞勃則毫不殘忍。亂倫之出產,詹姆再怎么自以為義,亦無法對他親手種下之惡果自圓其說罷。
席恩?葛雷喬伊:自小被當作質子送到臨冬城,一方面極力討好史塔克家族,另一方面則時刻期望重塑父家之輝煌。如此心態,導致其在攻下臨冬城后做出非理性之殺戮。他稱殺戮是為了表現強硬作風,但恰恰相反是暴露了軟弱,連姐姐雅拉都道出這一點。他被拉姆斯虐待完全是咎由自取。
奧柏倫?馬泰爾:作為次要角色,奧柏倫親王也是足夠吸引眼球,最主要來自于另類之作風及傳說中超凡之武力。當然仍是必須說一句,其目的十分簡單,那便是復仇,除了亮出本領即刻赴死之外,該角色亦毫無繼續存活之必要了。以為其枉死而扼腕之朋友們請仔細想想,倘若他繼續活著,又能做什么呢?
“小指頭”培提爾?貝里席:若出身足夠高階,想必其成就在七國之內連泰溫亦要甘拜下風了。僅算劇集所述這段時間,小指頭可謂最大贏家,但絕不是作者所要褒揚之人。假設他最終取得了一切,往后呢?再假設他得以善終,在死后,一切一切均只成為一捻塵土而已。他什么都考慮到了,惟獨對死亡缺乏考慮,殊不知這恰是命門所在。他敢于冒險、承擔失敗,卻承受不了死亡。
瓦里斯:在審判臺下他向提利昂坦誠“很遺憾,我從不忘記任何事”。是的,這極為不利之證詞,絕非針對提利昂,而是有自我之打算。其實太監從不加害任何人,包括奈德。而且他亦從不說謊騙人,他所說均是道出事實而已,出問題的都是聽者,而不在他。這世界不正是如此么?人都不喜歡聽真話,也不會聽真話,更聽不懂真話,只是根據己意任意扭曲。
魯溫學士:飽經學識與歷練之人,不眷戀俗世,面對歹徒之兇暴殺戮,亦能夠處之泰然。可以說,史塔克家族管轄臨冬城,而引導臨冬城行路的,皆是像魯溫這般之學士。
波隆:相信沒有觀眾會討厭波隆這種人。當提利昂咨詢他對待弒殺嬰兒之命令時,他說“我會問多少錢”。在談及為何不愿為提利昂出任代理武士去對抗魔山時,他仍是足夠坦白地反問“我們是朋友,但你可曾為我赴死?”他太誠實了,完完全全地接受自己原本之樣貌。劇中不斷地表現他如何愛錢,但千萬不要以為他唯利是圖,他只是太誠實,對所有人、所有事都誠實,誠實之人活得才輕松。而在座每一位看客是否都向往此種心態,卻得不著?
“獵狗”桑鐸?克里岡:童年之不幸遭遇使他破相。他似乎在說“外表兇惡么?那我在外面便做一個惡徒,但在里面,我仍舊是原本那個我。小惡魔并不孤獨,他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還有我——獵狗。”桑鐸人雖卑賤,信念之堅定則毫不遜色。
4 ) 多少生命為一陣屁風所熄滅
多少生命為一陣屁風所熄滅——蘭尼斯特、坦格利安、馬泰爾家族的恩怨情仇
《權力的游戲》第四季剛回歸,多恩親王“紅毒蛇”奧伯倫?馬泰爾便高調登場,桀驁不馴,行事干脆利落,還是個雙性戀,和小惡魔的一席話更是帶出了一段跨越幾代人的糾葛紛爭。此文基于原著對馬泰爾、蘭尼斯特以及坦格利安幾大家族的恩怨情仇做一個簡單的梳理,曾經是重讀原作卷三后的一篇整理小文。也許電視劇會對一些地方做出修改,但是原作在處理這段故事的時候有很多妙筆,沉迷其中后總是讓人扼腕嘆息。那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被時代交織成了一張巨大的網,里面曾經充滿了太多的可能性,最后卻無法挽回地走向了一樁樁悲劇。
從泰溫大人的少年時代說起。蘭尼斯特并非一開始就與鐵王座上的龍王家族坦格利安不合,實際上在早期泰溫和伊里斯國王的關系很不錯。伊里斯不到二十歲便登上鐵王座君臨七國,在他的統治早期瘋狂的癥狀并不明顯。其實當時坦格利安王朝由于龍的絕跡、私生子內亂和無能荒唐的統治者,已經顯露出沒落頹敗的跡象。伊里斯二世上臺之后希望有一番作為,他認為祖父和父親的朝廷腐朽陳舊,毫無生機,于是開始進行革新。在成為國王前伊里斯便與泰溫相識,而后者在處理背叛凱巖城的雷耶斯家族時,強大而冷酷的手段深得伊里斯賞識,于是任命泰溫為國王之手,協助其一同治理國家。
然而泰溫大人實在太過能干強勢,往往有喧賓奪主之嫌疑。年少時兩人可能也曾滿腔熱血、懷揣理想,試圖給國家和王朝帶來復蘇和繁榮。然后這一理想漸漸被嫉妒、猜忌、怨恨帶來的陰影所掩蓋。伊里斯發現,盡管自己有著試圖改變現狀勵精圖治的宏愿,貴族和百姓卻總是將一切歸功于偉大的泰溫?蘭尼斯特。更糟糕的是,他愛上了泰溫?蘭尼斯特的妻子喬安娜。
喬安娜是泰溫的堂妹,同屬于蘭尼斯特家族,她是泰溫一生的摯愛,也給泰溫鐵血殘酷的形象帶來了一絲溫情。泰溫的妹妹吉娜?蘭尼斯特曾回憶,泰溫與喬安娜結婚時甚至露出了罕見的笑容,七國上下也流傳著此種說法:“泰溫大人統治著七國,喬安娜夫人統治著泰溫大人”。伊里斯國王與喬安娜也淵源頗深,他們早就相識。童年時代,喬安娜和道朗親王、奧伯倫親王的母親(后來成為了多恩女親王)都曾是蕾拉公主的女伴,蕾拉公主日后嫁給了伊里斯成為了王后,喬安娜也通過這段宮廷女伴的經歷與紅毒蛇他們的母親締結了相當深厚的友誼。
想來喬安娜肯定非常美,雖然故事里并沒有對她有什么直接描寫,然而她的女兒瑟曦?蘭尼斯特有著近乎“艷冠七國”的容貌。詹姆雖然對早逝的母親已經記憶模糊,然而夢里見到喬安娜,一度把她錯認為是姐姐,只是眉眼更加溫柔、悲傷。
伊里斯對喬安娜傾心不已,愈發嫉妒泰溫,這也更進一步地激化了國王和首相之間的矛盾。在泰溫和喬安娜的婚禮上,伊里斯酒后失言,大呼初夜權的廢止實在是太可惜,并在洞房時賓客為新娘脫去禮服的儀式時對喬安娜有冒犯之舉,想必泰溫亦心生警惕,懷恨在心。
泰溫一直想讓自己的血脈在統治維斯特洛這件事情上名正言順地分一杯羹,最早的計劃是讓瑟曦嫁給雷加。后來由于和伊里斯日益加深的矛盾而被斷然拒絕并且遭到羞辱。但是當時泰溫應該仍舊念及舊時情誼,并未完全放棄這一想法,他將瑟曦帶入宮中,接觸君臨的上層,目標是坦格利安的二王子韋賽里斯。
而詹姆也日漸成人,泰溫開始積極給他物色對象,他瞄準了徒利家族的萊莎。泰溫打發詹姆以送信的名義去奔流城,實際目的則是看親。后來萊沙雖然成為了一個神經質的瘋女人,然而在少女時期樣貌也算是楚楚動人。然而詹姆當時心里已有了姐姐,而且英雄和騎士的故事更吸引那個從小視“拂曉神劍”為偶像的少年。在奔流城的宴會上,詹姆對傳奇般的騎士“黑魚”更感興趣,萊紗自然被晾在了一邊。此后泰溫對與河間地的大貴族徒利家族聯姻仍不死心,提議讓小惡魔娶萊沙,此舉被霍斯特·徒利視為侮辱,斷然拒絕。
詹姆前往君臨探望姐姐,瑟曦早已得知泰溫正在給他物色合適的對象。她告訴詹姆這一消息后令他震驚,詹姆到此時已經深深地迷戀上了姐姐,為父親的舉動慌張不已。瑟曦提議讓詹姆放棄長子的繼承權,加入御林鐵衛,這樣便需依從律法不得婚娶。詹姆起初略有猶豫,最后在凱巖城和姐姐之間選取了后者,想著能在君臨守護著姐姐也是一大幸事。和姐姐瑟曦在君臨的客棧一夜云雨后,凱巖城在他心里早已無足輕重。然而正是此事,讓泰溫和伊里斯徹底鬧僵,伊里斯為了羞辱泰溫同意了詹姆的要求,奪走了他的長子,凱巖城的繼承權便落到了泰溫十分嫌惡的小惡魔身上。泰溫大怒,以微不足道的借口辭去了首相一職,并帶著瑟曦離開了君臨。諷刺的是詹姆和姐姐只是換了個位置而已。
再看看馬泰爾家族。
伊利亞公主和紅毒蛇要比詹姆和瑟曦年長5、6歲左右。伊利亞公主和舊鎮之主雷頓?海塔爾的長子貝勒?海塔爾的相親告吹以后(事實上應該是前者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能夠看上后者),多恩女親王和蘭尼斯特家族的喬安娜夫人謀劃——實際上可能是喬安娜主動伸出橄欖枝——提議將瑟曦許配給紅毒蛇,或者讓詹姆迎娶伊利亞,甚至兩件事一起辦。當時七大王國盛傳,泰溫大人統治著七大王國,喬安娜夫人統治著泰溫,所以可見當時此事還是相當靠譜的。
得知喬安娜夫人即將生產的消息,多恩女親王帶著十四五歲的伊利亞和紅毒蛇前往蘭尼斯港祝賀,并打算正式將聯姻一事敲定。但是命運總是和人開玩笑,行至舊鎮他們得知喬安娜生下了畸形的侏儒小惡魔,難產而死。也許他們應該當時就折回,但是多恩的女親王選擇繼續北上航行。
到達凱巖城,泰溫沉浸在悲哀之中,并未熱心接待。而當伊莉亞與紅毒蛇的母親向泰溫提出這門親事時,立即遭到了粗暴的回絕。泰溫明確告知女親王,他的女兒是為雷加王子準備的;而當她提出讓詹姆娶伊莉亞時,泰溫提議由提利昂代替。 多恩女親王將其視為侮辱,于是謀劃報復。
馬泰爾家族歷史上曾有與坦格利安家族聯姻的先例,龍王們曾屢次想征服多恩而不得。多恩在伊耿登陸后的兩個世紀內未向鐵王座臣服,直到國王戴倫二世迎娶了彌麗亞?馬泰爾公主,馬隆?馬泰爾親王則取了戴倫的妹妹丹妮莉斯?坦格利安。丹妮莉斯在遠嫁多恩前已與伊耿四世的私生子戴蒙?黑火相戀,但是戴倫為了帶來鐵王座與多恩的和平,以及避免聲望很高的戴蒙離鐵王座更進一步,仍然把妹妹送去了多恩,一說此事件是導致戴蒙叛亂的直接原因,這些是題外話。馬隆?馬泰爾為遠道而來的龍家新娘修建了流水花園,丹妮莉絲最終也決定接受現實顧全大局,她對后人的教導一直影響著馬泰爾家族。很多年后,雷加王子娶了多恩的伊莉亞公主而非凱巖城的瑟曦.蘭尼斯特,仿佛歷史重演,女親王好像獲得了最后的勝利。
但是伊莉亞并不幸福,看看各種歷史的回顧我們甚至可以將其歸為全書中最為悲慘的女子。錯誤的春天的比武大會上,丈夫騎著馬把“愛與美的王后”的花環當著全場人的面送給了萊安娜?史塔克,這對伊莉亞來說不啻為巨大的羞辱。其后雷加與萊安娜私奔,直接引發勞勃叛亂,伊莉亞被瘋王伊里斯軟禁在紅堡,以威懾馬泰爾家族,防止他們的背叛。最后君臨城破,一雙兒女慘死(伊耿的真假暫時不在討論之列),自己也未得善終。造成這一結局的人又有誰呢?泰溫公爵絕非不記仇的人,“在君臨,他教導了伊莉亞公主”。
紅毒蛇回憶,自己向來特親近喜歡姐姐,少年時最開心的莫過于嘲笑姐姐的求婚者。“喏,有懶眼皮大人,果醬唇紳士,有個人還被我稱為陸行的鯨魚。稍微像樣點的是年輕的貝勒?海塔爾。這小伙子不錯,姐姐幾乎愛上了他,直到他不幸地在聚會中放了個屁。我迅速將他命名為“屁風”貝勒,在此以后,伊莉亞除了發笑沒有正眼瞧過他。少年時代我是個怪物,真該把毒舌切下來。”
提利昂不禁在心中感慨,“是的,他默認,貝勒?海塔爾不再是小伙子了,他身為雷頓大人的繼承人,如今富有,英俊,聲名顯赫,外號“歡笑”貝勒。如果伊莉亞嫁的人是他而非雷加.坦格利安,如今她也許會在舊鎮生活,她的孩子會長得比她本人還高。他不禁思忖多少生命為一陣屁風所熄滅。”
“這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提利昂心想,是我們的父母和前人做的事。我們不過是他們的牽線木偶,直到某天我們自己的孩子連上我們做的線,在我們的牽引下跳舞。
5 ) 詳解紫色婚禮Q&A(劇透,慎入)
喬佛里·拜拉席恩燦爛謝幕,謎團重重的婚禮謀殺也引起了大家的討論熱潮。看討論發現不少沒有看過原著的觀眾眼睛很細的猜到了兇手是誰,真的蠻厲害的,不過整個謀殺事件的諸多細節上仍然有不少疑問題,有些是因為劇集鋪墊不足造成了理解上的信息缺失,這篇小文就結合原著把紫色婚禮的一些迷惑點梳理一下吧。如果能夠引起大家對小說的興趣再好不過了。如標題所示,本文含劇透,不想被劇透的筒子不要繼續往下看。
1.喬佛里是中了什么毒死的?
喬佛里中的毒名為“扼死者”。是一種結晶物質,從植物中提煉而出。該種植物只生長于遙遠東方的玉海諸島。葉片需要經過長期放置,隨后浸泡于石灰水、糖汁以及某些產自盛夏群島的珍貴香料中,之后丟棄葉片,在藥水中加入灰燼使其濃稠,然后靜置結晶。整個制作過程極其緩慢,所需配料價格昂貴,極難尋求。知道配方的僅限于自由城邦里斯的煉金術師,布拉佛斯的無面者,以及學城的學士。
扼死者具有發作快、必然致死的功效。它容易融于酒等其他液體,受害者服用后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面部呈現紫色,這也是“紫色婚禮”這一稱呼的由來。
原著中該種毒藥的第一次登場是龍石島的克里森老學士用來對付梅麗珊卓,兩人共飲下一杯毒酒,克里森登時斃命,紅袍女卻由于魔法的原因而存活。劇集中這種毒藥此前的介紹和鋪墊顯得有點不足。
2.殺死小喬的兇手是誰?如何行兇?
這是一場策劃精密的謀殺,主謀是小指頭培提爾·貝里席與荊棘女王奧蓮娜·提利爾。最先給荊棘女王散布消息說喬佛里是個變態的便是小指頭,荊棘女王得到這個消息后找到珊莎進行確認,最終決定執行這一計劃。小指頭參與制定計劃、準備毒藥,弄臣唐托斯其實是小指頭安排接洽珊莎的人。婚禮會場荊棘女王取走毒藥,直接下毒的人是瑪格麗·提利爾的可能性最高,她下毒非常方便。
3.毒藥藏在哪里?
劇集里毒藥藏在珊莎的項鏈吊墜最左邊一顆中,被荊棘女王假裝搭訕時取走。書中毒藥藏在發網里面,為了確保珊莎會戴著藏了毒藥的發網去參加婚禮,唐托斯花了一番心思。
發網里藏了毒通過一個書中擁有“預言”能力的老太婆給出了隱約線索:
“我夢到一頭狼在雨中嗥叫,但無人傾聽他的不幸,”矮個女人續道,“我夢到一陣刺耳的喧鬧,鬧得頭都快炸了,其中有鼓點、號角、笛子及尖叫,但最悲哀的是小鈴鐺的聲響。我夢到一位少女參加宴會,她頭發里有紫色的毒蛇,致命的汁液從它們牙齒上滴落。稍后,我又夢到那位少女在冰雪城堡外殺了一個無敵的巨人。”她突然轉頭,朝黑暗中的艾莉亞微笑,“在我面前藏不住的,孩子。走近些,快點。”
劇中有拍攝奧蓮娜撫弄珊莎發辮的畫面,畫面切過后,項鏈最左側的掛墜不見了。
4.為什么要通過珊莎把毒藥帶進婚禮現場呢?荊棘女王自己去準備不行嗎?
前面提到“扼死者”是一種很罕見的東方毒藥,發作快,必然致死,極為稀少,但是對這個局非常重要,如果小喬不是死在婚禮上,小惡魔的嫌疑肯定大大減輕。玫瑰家族動用人力物力去找毒藥風險太大,不免引起其他人懷疑。 小指頭在暗中活動,這類事情很適合他。
此外對小指頭很重要的一點是,他需要珊莎被卷入其中,就算是被動的,這樣他才可以趁亂帶走珊莎并且斷了珊莎的回頭路,讓珊莎不得不依賴于他。玫瑰一方應該是沒有算到小指頭會趁亂帶走珊莎的。
5.小惡魔給小喬當侍酒是小喬一時興起嗎?
不是。這同樣是計劃里關鍵的一環,需要讓小惡魔給小喬侍酒才能讓他在這次事件中具備最大的嫌疑。小指頭想辦法給他吹了耳旁風,提議這樣可以當眾羞辱他討厭的舅舅小惡魔,包括婚禮上的表演侏儒也是小指頭的提議,可以使得兩人的矛盾更加尖銳緊張。
書中有此段為證:
他(小指頭)帶她(珊莎)走下甲板,一邊道,“給我講講婚宴的事。虧得太后陛下精心籌劃,歌手、雜耍藝人、跳舞的熊……你的小丈夫喜歡我準備的馬戲侏儒嗎?”
“你準備的?”
“可不?那是我千里迢迢從布拉佛斯找來的,婚禮之前,一直藏在妓院。花的錢就不用說了,藏人更費心機,最關鍵的是喬佛里……這樣說吧,別的君主渴了,端給杯子就會喝,而小喬呢,不伸手進去甩甩,他還意識不到里面有水。當我把這份小驚喜帶給他時,陛下道:‘我干嗎讓丑陋的侏儒在我的婚宴上表演?我最討厭侏儒!’我只好摟住他肩膀,湊在他耳邊低語:‘然而你舅舅更不喜歡……’”
甲板在腳下顛簸,珊莎覺得整個世界都在搖擺。“他們認為是提利昂毒死了喬佛里。唐托斯爵士說他被捕了。”
6.荊棘女王和小指頭的動機何在?
表面上看奧蓮娜·雷德溫似乎沒有什么動機,因為小喬國王死后瑪格麗也不是王后。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奧蓮娜通過多方確認小喬是個變態,難以控制,就像個定時炸彈,瑪格麗嫁給他就算目前能夠安撫,暫時相安無事,但是日后難免不出現危險。五王之戰剛剛結束,蘭尼斯特方非常需要提利爾家族的聯盟來鞏固剛剛穩定下來的局勢和還沒有捂熱的勝利果實,讓瑪格麗和瑟曦的次子托曼·蘭尼斯特聯姻就成了第一備選方案。而托曼遠比小喬易于控制。
其次,通過嫁禍給提利昂,奧蓮娜可以挑起蘭尼斯特家族的內部分裂,削弱蘭尼斯特家族,讓提利爾家族在君臨的斗爭中攫取更多的權力。也可以拆除之前被泰溫先下手為強的珊莎·史塔克和提利昂的聯姻,事后甚至可以慢慢盤算怎么把珊莎撈出來再打她繼承權的主意,只是小指頭先下手為強帶走了珊莎。
而小指頭的動機之一,如上所提,是帶走珊莎。其二是繼續擴大混亂,他好趁勢獲取權力往上爬。書中的小指頭有段很有意思的臺詞:
一切盡在他計劃之中。“大人,我……我不明白……喬佛里不僅把赫倫堡賜給您,還讓您,總督三叉戟河流域……為什么……”
“為什么我卻要他死?”小指頭聳聳肩,“別傻了,小姐,我沒有動機。你瞧,我遠在千里之外,什么也做不了。記住,永遠都要讓你的敵人迷惑,永遠都要讓他們猜不透你的打算、看不清你的為人,這樣你真正的目的就不會暴露。很多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做一些沒有明顯好處的事,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來有損于自己利益的事。珊莎,當你日后加入到游戲中來時,請記得這第一課。”
“游……游戲?”
“只有一種永恒的游戲:權力的游戲。”
6 ) 《權利的游戲》的繡像美感
《權力的游戲》好看,對一般觀眾來說,好看就是貢獻。但是欲作更細致的欣賞,則必須說出個所以然來,因此想談一談它的創造,談創造就要先談一談根源。
美劇的根源,是一套完整的生態結構,既有《破產姐妹》、《邪惡力量》、《吸血鬼日記》、《行尸走肉》、《迷失》這類低級趣味的劇集,也有《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CSI》、《白宮風云》這類中規中矩的劇集,它們是美劇的基石。在此之上,突變激發出《廣告狂人》、《絕命毒師》、《國土安全》、《嗜血判官》這類劍走偏鋒的發人深省的好劇,由此再往上,才磨練出《黑道家族》、《兄弟連》、《真探》這樣的精品,無論形式、內容、氣韻,全不亞于上乘的文學作品。
一部電視劇要成為真正的經典,就不能為自身的通俗性所束縛,不能為題材的類型化所限制,只有勇于開拓,致力精微,才能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權力的游戲》是一部懸疑魔幻劇,在懸疑和魔幻兩方面都處理得別開生面。在懸疑上的開拓,一是所謂的無“主角光環”,一是多人物視點敘事,這兩點已經有很多人論述過,此處省略不談。魔幻上的開拓,在于把握到現實與想象的距離感,一方面描繪出一個古色古香的光怪陸離的世界,一方面又與素常的神話有所區別,在想象力上懂得節制和保留,不至于流于浮夸和荒誕。這種距離感,弱化了故事的血腥與黑暗,也消解了觀眾對于感官刺激的反感,誠如朱光潛先生所說:“戲曲的臉譜和歌舞,雕刻的抽象化,圖畫的形式化,以及詩的音韻之類都不是‘自然的’,但并不是不合理的。它們都可以把我們搬到另一個世界里去,叫我們暫時擺脫日常實用生活的限制,無粘無礙地聚精會神地諦視美的形相。”
《權利的游戲》對懸疑與魔幻的處理雖然別致,可是還談不上獨步,唯獨一點它是當仁不讓的,就是它在經由小說向影像轉化的過程中,無意間構建起了一種類似話本文學里才有的繡像美感,竊以為這是本劇對通俗藝術最大的貢獻。這種巧合并非偶然,而是兩種文化全方位的所見略同。
拿《權利的游戲》和小說《三國演義》作比較,可以看出二者的差別很大,拿去和鼓詞、戲詞、評書話本中的三國故事比較,反而能發現驚人的相似。話本文學的“下回分解”和評書表演中的“栓扣子”即是懸疑,而代言體的表白并重,即是多人物視點敘事,這是民間文學在表達上的默契,只不過我們這一支如今不大景氣而已,王玥波的《大隋唐》中,尚保留了某些原貌,至于單田芳、劉蘭芳、田連元就別再看了。
繡像美感,首先是重視造型的價值。造型之于人物的重要被提到了和性格能力功勛事業一樣的高度,好比《失空斬》諸葛亮出場,念“羽扇綸巾,四輪車,快似風云;陰陽反掌定乾坤,保漢家,兩代賢臣。”諸葛亮不僅是一個智者,他還是拿羽扇戴綸巾坐四輪車的智者,他的形相和名聲是綁定的,拋開這些,人物就不能成立。再如關公是綠袍紅臉長須,持青龍刀,騎赤兔馬,翻案說他心懷叵測也許可以,給他換一柄斧子使使不成,這就是易于流傳的的魔力。
為什么要強調造型的重要呢?因為在通俗文學里,不適合留白。留白固然雅致,固然純粹,但不易為一般群眾所理解。劇中人物從出場,到發揮作用,到顯示性格,到制造事件,這中間總相隔著一段時間,要使觀眾保持持續的興奮,不冷場,就必須加強造型的吸引力,這是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經驗,一般的格式是這樣的:頭上戴,身上穿,腰中系,掌中擎,坐下跨。好比呂布出場:“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手持方天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真所謂先聲奪人,如果只走走過場,隨便說個頭戴金盔,身披金甲,掌中銀槍,坐下寶馬,那味道就差遠了。這個道理不是中國的創造,而是世界人民的共識,比如日本動漫里人物變身,會用大量的特寫鏡頭交代其從頭到腳的打扮,即是應用一種。
在《權利的游戲》中,衣服的顏色、甲胄的款式、花紋的明暗、材料的質感、配飾的繁簡,均與人物的性格及經歷一致,劇中展示出大量令人驚艷的服飾,從瓊恩的黑皮草大氅,耶哥蕊特的翻毛素皮襖,黑魚的鐵鱗甲,到小惡魔的金飾件紅坎肩,喬佛里的金絲刺繡衫,泰溫公爵的黑色外鏡面內燙金修身皮風衣,可說是數不勝數,應接不暇,醒目到了嘩眾取寵的地步。與《指環王》扎根現實的審美觀不同,《權利的游戲》始終是“戲說”,它的特點在淺白。淺白不是什么壞處,不同的類型罷了,正如景陽岡武松打虎,既有施耐庵的小說版,也有王少堂的評書版,蓋叫天的京劇版,高元鈞的快板版,劉繼卣的連環畫版。功夫下到了,同樣是精品。
服飾的典型化并不妨礙它常常變換,同一個人物在不同的場合或時期內可以變換衣著,如詹姆蘭尼斯特出場時穿的是花樣鮮明的御林鐵甲,被俘后穿的是破爛流丟一件粗布衣;丹妮莉絲出場時穿的是希臘式素紗裙,嫁人后改穿草麻編肚兜長褲,進駐魁爾斯城之后又換上了藍色絲綢長裙加金束腰、金肩扣、金串珠。造型變換伴隨著人生的窮通否泰,是一種內景外化。這一點類似于戲曲中的更換行頭,秦瓊賣馬時穿青箭衣戴羅帽,到了瓦崗寨,就扎起大靠來了。不在乎是否裝腔作勢,只求塑造特定時刻下的特定形相。
繡像觀的造型范圍不僅涵蓋外貌(獵狗的疤臉,馬王的長辮)、氣質(小指頭的陰險,山姆威爾的善良)、體型(小惡魔是侏儒、布雷妮是巨人)、穿戴(各階層的差異)、飾品(小到艾莉亞史塔克的縫衣針,大到龍母丹妮莉絲的三只飛龍),還包括身份和綽號。原本在獨自閱讀時,書中人物的身份和綽號只具有提供信息的功能,但在傳播時,卻增加了裝飾和渲染的作用,比如民間講“林沖夜奔”的故事,不甘于說“林沖”如何如何,好像這樣太干枯,太平淡,一定要說“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如何如何,或者“豹子頭林沖”如何如何,方能說得痛快,聽眾方能聽得過癮。人們對待傳奇一直有這種能被簡單概括的要求。《權利的游戲》中,有不少拿身份和綽號做題目的,如御林鐵衛、北境之王、百花騎士、閃電大王、弒君者、小惡魔、魔山、獵狗、熊老、斷掌等等,每一個題目之下,都是一篇好文章。
造型做到了這一步,做的依然是人物造型,在人物造型之外,還有故事造型。如果把故事情節比作創作戰術,那么故事梗概就相當于創作戰略。所謂的故事造型就是對故事梗概的程式化設計,用評書藝人的話說,叫“書梁子”,可以概括為出世、成名、逆轉、結局四個時刻,以精忠岳飛傳為例,槍挑小梁王是出世,青龍山八百破十萬是成名,朱仙鎮十二道金牌是逆轉,風波亭是結局。這種設計的缺點是太死板,好處有是提綱。這種提綱,能屈能伸,往小了說能壓縮成一句話,如“孿河城少狼主中計,黑水河小惡魔用兵”,往大了說可敷衍增益至無窮,填充細節,任意擴展,類似于折子戲,劇場版,獨立成篇。
寫到這里,姑且對繡像美感做個總結,它是在古典題材的通俗藝術中,以形形色色外化了的人物群相為對象,用附庸式的象征式的戲劇性的方法,所做出的一種玩賞。格調也許不高,但也不算低,是一種閑情逸致吧。
那么何以說《權利的游戲》中的繡像美感是可貴的創造呢?因為繡像感原本是一種模糊想象,或是說是一種平面印象,把它搬上熒幕,使其立體化是很難的,而且只有群相才能形成繡像感。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對角色的想象,都有靈光一閃的時候,但就像朱光潛先生說的,“詩和詩意是兩回事。詩一定要有作品,一定要把詩意外射于具體的形相,叫旁人看的見。”想象也如是,實相和想象終究是兩回事,HBO居然繪出了這幅長卷,創造了這些實相,不由得肅然起敬。
我終于懂了《冰與火之歌》的思路,是這樣的:如果你看上去很厲害很囂張很帥很正統很了不得,那么,很快你就會死了,而且死得很慘很不體面……如果你很弱小很畸形甚至殘疾了或者是被歧視的私生子,倒會殺出一條屬于自己的血路。“你永遠不能走路了……但你會飛。”
時間線越來越清晰,所謂日久見人心,各方勢力的版圖、歷史、走向也越來越明晰。Black Castle一戰蕩氣回腸,悲劇英雄主義大綻放。Peter Dinklage的Tyrion越來越精彩,簡直是一步步掙脫人生枷鎖走向自由。龍母逐漸面臨的統治危機設計出色,期待下季更加深化。
長城一戰,是目前僅次蘿卜之死的經典。史塔克一家悉數開始黑化,三傻開始會騙人了,二丫冷血了。當然還有小惡魔,為我們制造了最經典的“石室獅氏屎時逝世”
小惡魔才是第四季真正的主角,都知道他不是兇手,但都想趁機除掉他,尤其是瑟曦和泰溫,甚至波隆也離他而去。那段“我的罪就是生為侏儒”的臺詞真是蕩氣回腸,終于選擇正面剛。第一個妻子被泰溫賞給士兵,第二個妻子的經歷更為曲折,她不理解小惡魔保護她的良苦用心,反而作偽證陷害他,甚至和泰溫睡覺,以至于小惡魔不得不親手殺死了她,堪稱第四季最虐的情節。三傻終于變聰明了,懂得撒謊、演戲、利用他人。如果小指頭死了她也沒有好下場,幫助小指頭就是幫自己。最聰明的還是小指頭,眼看三傻不跟他走,所以讓人演一場報恩的戲騙她上船。布蘭登見到雪諾卻不相認,二丫和三傻差一點見面,遺憾也是一種美。最讓人意外的是瓦里斯,本以為他要陷害小惡魔,沒想到是逢場作戲、做樣子給泰溫看,這種有計謀和心機的人才玩得轉權力的游戲。
這一季毫無疑問是冰火目前四季中的最好看最精彩的一季,小惡魔的怒吼、雪諾送愛人的悲鳴、紅毒蛇的慘死、艾莉亞的成長等等等留下為數眾多經典段落,同時各種線的錯落和轉折給未來留下了無限的發展空間,美劇第一。
有好感的角色可能死也可能不死,但厭惡的角色最終一定會死,這大概就是看本劇最大的安慰了……
《權利的游戲》和《絕命毒師》于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劇情負能量爆棚,但那并不影響我選擇繼續我的觀影。⒉喬佛里國王死得大快人心;⒍人是被逼出來的?殺人放火也許是,但虛情假意、睜眼說瞎話也許不是(這集真同情小惡魔);⒏親王竟然突然死于話嘮,太出乎預料了;⒑石室獅氏屎時逝世,笑死我了哈!
最無謂的死亡——獵狗、最無奈的死亡——蕊特、最可笑的死亡——紅毒蛇、最痛心的死亡——雪伊、最嘲諷的死亡——泰溫........大派便當和熱血的長城大戰,精彩無比的第四季!
死掉的小喬才是好小喬!愛你。
這一季可以代表眼下美劇的最高水準了!
Ep01:誰他媽都別想動我的炸雞,誰他媽都別想 Ep02:恭喜雷克雅未克土搖團西瓜肉絲上位為婚宴必備【呵呵不聽后搖活該領便當 Ep4:他媽這劇情是寫同人嗎沒有人管了啊已報警 Ep07:沒了原著的茫然與掙扎龍媽就是瑪麗蘇 Ep08:入我春夢的演員又死了:) Ep10:黎德和美人的線鬧哪樣!還有說好的石心和金屎呢!
“Did you love her? She loved you.” "She told you?" "No. All she ever talked about was killing you. That's how I know."
親王是我今年看過死得最慘最虐的男神沒有之一!!!順風不能浪,逆風不能投。自古槍兵幸運E。一代帥鍋,死于話多。
等不及要看下一季!PS:好煩龍女那條線
其實就kings landing的戲好看,其他幾條線都一般般,jon snow尤其無聊。最煩的還是龍媽,每次報那一長串頭銜就想翻白眼
Sansa黑化技能get,Bran飛翔技能get,Arya殺人技能get,John Snow, You know nothing.
一年又一年,給冰火跪成習慣。我最愛的惡魔虐得我喘不過氣,監獄戲心疼哭,審判日帥哭,臺詞牛逼的要拿獎。求你別在意那個妓女,弒君者也求你不要理你姐。紅毒蛇虐得我快失心瘋,難過獵狗和耶哥蕊特的離開,四季過去我終于感受到snow的勇武,艾婭才是最帶種的,最后五集的揪心是遞增的。日子沒法過了!
耶哥蕊特死的那段完全沒拍出文字的感覺,遺憾。再見,火吻而生,整片大陸最值得愛的姑娘。
放逐了一位忠臣,逝去了一位勇士,黑化了一位少女,牢獄里誕生了一位洞徹生死的哲學家:人如螻蟻蟲豸,頭頂隨時大石落下,死得瞪眼翻肚皮,尸積如山血流成河,或碎身為齏粉,歸于爛泥塵土。我們以為秉持公義憐憫的神,誰知是不是個沉迷殺戮的傻子,每日在Kuuh、kuuh…中取著樂子。好虐心的一集。
丹妮莉絲夜半投宿。老嫗:誰在外面?丹妮莉絲:‘風暴降生’丹妮莉絲,不焚者,彌林的女王,安達爾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 ,大草海的卡麗熙,奴隸解放者和龍之母!老嫗:我這住不下這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