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和《楚門的世界》《超體》《黑客帝國》《逃離克隆島》等電影類似,這又是一部建立在西方哲學重要根基之一“柏拉圖的洞穴之寓(Plato's myth of cave)”的電影。柏拉圖傳達的最核心的理念是:什么是真正的現實(reality)?人們如何能覺醒并認知真正的現實?
但不同于上面提及的電影,Don't worry darling這部電影把目光聚焦在女性的覺醒和自由。
女主角和周圍的鄰居們一起生活在“安全、幸福、和諧”的社區里。丈夫們工作體面,早上西裝革履地駕駛著五顏六色、價格不菲的汽車出去工作,妻子們則在家日復一日重復著泡咖啡、煎雞蛋培根、烤牛排、擦玻璃和浴缸、聽著電視里對于美好社區的夸贊的生活軌跡。鄰居們常常開心聚會,社區領導者常常辦個大party然后來一場振奮人心自吹自擂的即興演講。這里擁有著美好的一切。
然而鄰居之一黑人妹子卻打破了女主眼中完美無瑕的生活,她聲稱這里的生活是一場騙局,她說自己的兒子被他們奪走是她試圖離開這里而遭受的懲罰,她想要向女主求助,別人卻都認為她瘋了。最終她當著女主的面一刀抹了自己的喉嚨從房頂墜落,卻被奇怪的紅衣人收走尸體。期間女主也曾坐在巴士上看到墜落的飛機,為了去救人而來到山頂一處擁有很多鏡面玻璃的奇怪建筑。但每當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發生,女主似乎要覺察到什么時,她就會昏迷,醒來時又是一片歲月靜好。當她焦急向眾人包括自己的丈夫訴說這些時,人們卻都告訴她:停下吧不要再說了,你也該去看醫生了。
正如柏拉圖的故事里那樣,當洞穴里第一個覺醒并離開洞穴探查到真實世界的人再度回到洞穴,試圖告訴洞穴里的人真相時,洞穴內的人是不會相信的。不過這并不妨礙他帶來的曙光讓越來越多的人覺醒,女主顯然就是覺醒者之一。
她開始越來越多的做噩夢,噩夢里是匯聚成瞳孔形狀的芭蕾舞者,舞者們就是自己社區里一起練芭蕾舞的鄰居妻子們的臉。她努力想要說服丈夫一起離開,卻被丈夫叫來的紅衣人拖進手術室重新洗腦。原來深愛的丈夫才是主動幫她營造虛假生活的始作俑者,而她本來是一個事業繁忙的醫生,擁有自己的事業和生活。而丈夫自己一事無成卻不想失去她,所以隱瞞她讓社區的人幫她清洗了記憶,一起進入虛擬社區過起了美好生活。
女主被再度洗腦后,生活又回到了之前按部就班的樣子,但丈夫無意識哼的歌很快再度喚醒了她在現實世界中的記憶。這次,她選擇一刀捅死丈夫,在鄰居好友的幫助下,來了一場大逃亡。在社區領導人打電話催促手下把她抓回來時,社區領導人的妻子也云淡風輕地一刀捅死了丈夫。原來她也早就覺醒了。在影片最后,她終于回到了山頂上那面溝通虛假世界和真實世界的玻璃面前,旁白又一次映射了柏拉圖洞穴之寓:once someone realizes the reality, then let them go (當有人意識到什么是現實時,就放他們離開給他們自由吧)。至此,全片結束。
電影中有幾個片段非常耐人尋味。比如當女主覺察到美好社區是場騙局,邀請了社區領導人和鄰居一起到她家聚會的時候,社區領導人說很期待她的反抗。但身為一個衣食住行全靠丈夫的全職太太,女主所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反抗也只是坐在桌前質問鄰居們難道沒有察覺到大家的經歷為什么如此雷同?因為那些都是社區給他們灌輸的虛假記憶!然而,社區領導人妻子幾句反駁、領導人一句“走吧”,大家就紛紛離開。事后,她能做的也只是不停哀求丈夫帶她離開。在社會資源和話語權完全依賴他人的狀態下,她的所有反抗都如此蒼白無力,掌握資源的人只需要輕飄飄一個電話、一個眼神就可以置她于死地。
另一個有意思的點是她想起原來的記憶時和丈夫發生爭執,丈夫口口聲聲說這一切都是為了她好,都是因為覺得她之前的工作太辛苦了想讓她開心,都是太愛她了,而現在他可以給她一切。而她憤怒地指著自己胸口說,不需要你來替我抉擇,那是我自己的人生。當他質問丈夫鄰居妻子們都是怎么來的時,丈夫說大部分是人口販賣(traficking)得來的,諷刺度更是拉滿。
此外,閨蜜鄰居的反轉也很有意思,她是知道一切卻主動選擇進入社區生活的人,因為在社區里她沒有失去她的兩個孩子。如同柏拉圖的故事里一樣,電影里也分三種人:操縱虛假世界的人,被困在虛假世界里不自知或試圖覺醒的人,明知是虛假世界卻依然選擇欺騙自己留在這里的人。閨蜜顯然就是最后一種,而我們日常生活里,恐怕也有大把的人是最后一種。
總之,這是一部我非常喜歡的電影,男帥女美,以哲學架構為依托,經典框架里卻又用獨特的女性視角映射了這個世界里男性對女性的綁架和利用。很多細節都非常有意思,導演很有誠意。值得女孩子們好好看看!
剛剛在電影院看完這部電影,回來趕緊寫下影評。這部片力薦給容易戀愛腦的姐妹們看!據我的不完整不負責的有限樣本觀察,給它差評的大部分是男性,目前給出好評的以女性居多。
我給它的豆瓣電影標簽是:文藝,美國電影,小驚悚。我不是專業的電影點評人,也不是資深的驚悚片影迷。但我是個電影愛好者,從我的角度淺說一下為什么我給四顆星。
首先,我喜歡它有不太符合邏輯且略顯“刻意”的文藝表現形式和暗喻。
芭蕾舞畫面跟瞳孔影像的結合,這個巧思我喜歡。幾句對仗工整暗藏深意的口號臺詞反復出現,太太們每天在精美的房子前跟老公kiss goodbye以此開始自己“幸福” 的一天。每個“幸福”太太們不斷重復著華美又普通的生活,無非是打掃衛生,看看電視,做飯,等老公回家。從炒培根和雞蛋配烤吐司的早餐,到每個“努力工作”的先生們一同離家發車的整齊畫面,看得出導演在努力嘗試營造某種本應該顯得詭異的氛圍。
但可惜,電影并沒有讓人覺得詭異,反而有種莫名的熟悉感?這些可不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映的嗎?即便是21世紀的今天,仍然有大把人把女性的價值與婚姻掛鉤。能給老公作賢內助,在家相夫教子,仿佛這就是女性最大的殊榮。要做你自己?呵呵,不存在的。“你咋這么不識相?老公已經這么辛苦了,你就不能為了老公,為了這個家,多忍讓一下嗎?” 這就是電影里的臺詞,只不過換成了英文。看電影過程中,我驚嘆的是即便已經更發達思想更開放的歐美,這樣傳統價值觀也還是如藩籬一樣死死地困住女性,如果你已經覺醒,聽到這類言論大概都會覺得不適(微笑臉)
其次,情節上,雖然沒有什么太大的懸念,看過《楚門的世界》,《香草的天空》的觀眾基本都能猜測到大概的情節,也就沒有驚喜了。但是,沒有看過這兩部電影或對懸疑情節不那么高要求的(比如我)這類觀眾還是可以看看的。整個電影的情節是有些地方不太合邏輯的,但撇開那些,在情感上有打動到我的地方!所以說我更偏向標簽它為情感文藝片!
三個畫面很觸動我
1.男主口頭上欺騙女主一起逃跑,實際上把女主送去“改造” 那個畫面,他是痛苦的,但他歸根到底還是自私的。還滿嘴說我愛你,對不起。女主撕心裂肺地哭喊,男主在車里砸車盤。
2.頭目frank的老婆一刀刺向他,說了句you stupid man,一個字 - 爽。
3. 最后女主穿著染著老公鮮血的白色裙子(有點血色新娘服的感覺),赤著腳瘋狂地逃跑。在就要逃跑成功最后一刻,心里還是對男主的溫情有無限的眷戀。開放式的結局,但我覺得很真實。
這三個畫面我覺得真實到不行。在現實生活中,對應的不就是男人的pua控制女人,女人一次次上鉤。女人天生更多情容易為了愛而傾付所有。男人也容易利用女人這一特點打造一段以愛為名義實則控制的關系。但是,女人一旦覺醒,也絕對可以比男人聰明 - 所以有了frank老婆的刺殺情節。
所以,總結:推薦便戀愛腦的女同胞們看這部電影。看完防pua警惕感更高一層。
警惕任何形式的情感控制!
警惕任何形式的情感控制!
警惕任何形式的情感控制!
重要的話說三遍。
對了,導演是個女性就是里面的這個最狠的老婆,哈哈所以導演絕對是為了呼喚大家女性覺醒。harry用他的演技呼喚廣大男同胞們,請不要再自以為是,不要覺得你們要的就是女性要的。女主識破發生什么事之后說 - 你直接奪走了我的生活。男主回:我是為你好,因為你以前工作太累了沒有自己的生活。女主說,那是我的工作,我忙但我喜歡我的工作啊。。。你特么憑什么改變我的人生啊。男主說:我都是因為愛你,我想要我們一起過上最完美的生活啊。女主說 - 你讓全世界覺得我在發瘋,那是在愛我?看到那里坐在影院的我覺得無限窒息。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隔閡真的如一道無形的墻,把你堵的無話可說。
一切不尊重當事人自由意志的控制都是耍流氓。請不要打著愛的名義為對方好去掌控別人的生活啊!
請不要讓任何人以愛的名義來掌控你的生活!!!
尤其是女性們!
不管這個人是你老公,老爸還是什么天王老子,你的生活你主宰,你的人生你說了算。
女性獨立路漫漫,但請一定要有這個意識并不斷努力。從這部電影開始吧!
上午看完新上映電影《親愛的別擔心》,因為是科幻驚悚題材,所以很期待,結果看完發現是部女權電影,最后女人把男人都殺了,科幻驚悚只是外衣。雖然,但是,總之性別問題是解不開的死結。中國是,美國也是,不發達國家更是。我個人是婚姻制度的反對者,總覺得那是個火坑,除非很熱衷的人可以去赴湯蹈火,但凡有一點猶豫都千萬別輕易跳進去,尤其女人。從小到大的觀察,身邊結婚的女女男男,狀態變得更好的是少之又少的,但肯定是有的,不過大多數人都在婚后變得有點死氣沉沉,男女都累,進而心生怨懟,相互對立。有時在想,如果沒有婚姻這東西,每個人都過好自己的生活,那世界會變得怎樣呢?可能影視劇會少了大半吧,因為世間矛盾也會少了大半吧。但也許我想得太簡單了吧。
3星, 一個癡情男人,沒本事還想控制自己的妻子,那他就是世俗眼中的敗類,可恨又可悲,婚姻本來就是一場交易契約,如果這筆買賣做不下去了,那就應該選擇終止合約。 一夫一妻制婚姻這個東西是近代才完善的,是建立在小家庭單位基礎上的,再往前的遠古社會是大家族社會,部落混居有氏無姓,人們只知母親是誰,誰是爹都不知道。 這是社會生產力決定的, 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個人生存變得更加的容易更加的自由, 連小家庭都不用了, 近代的婚姻體系也就面臨消亡, 這個事情馬克思早就有所預言。 在馬克思的設想中,未來人類物質極大豐富,實現共產主義,人類生存不必相互依賴搭伙,也就沒有了婚姻的必要。
劇作來講,三幕分別是:虛擬世界的美好生活、可怕的蛛絲馬跡以及醒悟吹哨無果、謎底真相及勝利逃亡。整體來講是個雖然不算新穎,但卻可以玩出深度的好題材。中間我一度以為本片的主題是”幸福的假象更好還是不堪的真實更好”、“自己以為的真相到底是不是客觀真相”等。
虛擬生活的部分雖然很有年代感,但從細節上還是可以夾帶更多的私貨,目前除了美好沒有其他的展現,或許這個虛擬世界可以更豐富一些。前任黑人覺醒者抹脖子以后就沒有后續了,如果讓她談笑風生地出現,比別人笑得更投入更大聲甚至比其他人更加維護這個幻境,會不會更豐富呢?
再者就是第一部分的故事進入節奏過慢了,開場20分鐘其實沒有重要情節點,在黑人覺醒者的出現之前,幻境中應該安排個什么事,比如男人們競爭一個重要崗位,夫妻是不是要一個孩子等等的“假矛盾”來轉移觀眾的視線,這樣在后面揭開真正的懸念時,才有掉入大坑的感覺,也體會到日常中再較勁的事,與“哲學三問”相比,都輕如鴻毛而已。
后面兩個部分中規中矩,一度以為影片的三番是“幸福生活,女主覺醒(觀眾也以為),其實女主瘋了眼前就是真實”,然而沒有等來滴三番,這就是幻境,也行吧。
男主的設計有些弱了,沒什么人性的點,“”現實中的Loser希望拯救愛妻及自己“這個點其實也沒有很好滴說明白。
故事的開始,感覺不過是西部偏遠小鎮的一幫奮斗青年的聚會。
然而,鏡頭一轉,當男人們開車上班時,妻子齊刷刷的站在各自的家門口揮手送別,整齊劃一得讓人感覺到詭異。
老外,向來不喜歡擺水果這一套,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當所有男人開著車前往“勝利總部”時,基本可以斷定,這看似平常的日常,必然是有點古怪的。
其實,此時就可以發揮想象力了,故事究竟會朝著什么方向發展。
但,大概此時也就最多能想象到是不是又是搞了個什么所謂的柏拉圖什么的,或者,可以參照《西部世界》來一波。
可是,故事的女主就“發現”了更詭異的事兒。
好好的一顆雞蛋,打開來竟然是個空殼。
按照套路,如果事情不詭異,那就是女主詭異。
兩者必據其一,否則無法自圓其說啊。
緊接著,故事又給了一個這樣的鏡頭。
這個小鎮,貌似被一只巨大的“手”給控制了。
讓人不得不認定,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西部世界》。
然后,墨菲定律起作用了。
這個貌似一片祥和的小鎮,很快就出現了“不和諧”的音符。
一群“衣食無憂”的師奶,其中一個忽然就出了狀況。
按照故事套路,出狀況的那個,往往是掌握了事情的真相的。
這部也不例外。
當然,更不例外的是,這位“不和諧音符”,很快被delete了。
而此時的女主,和心愛的男人,在小鎮“一把手”的酒會上,情難自持,上演一出好戲。
奇妙的是,一把手好像并不以為意,露出的笑容,充分證明,絕對是一個反派。
需要注意的是,當“不和諧音符”被大多數人孤立的時候,女主的選擇其實是一樣一樣的。
只是因為“天性善良”,而目睹了一些不該看的事兒。
但這些事兒,很快被女主“遺忘”。
直到有一天,女主也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兒坐公交車玩,忽然目睹了一起飛機墜毀事件。
誤打誤撞,闖入了小鎮的“禁地”。
這是小鎮的大忌。
女主再次習慣性暈倒。
在這次的暈倒過程中,故事插播了一段貌似無關痛癢的“萬花筒”,即便是拋開鏡頭的隱喻,表現出來的美感,也絕對讓人驚艷。
當然了,鏡頭表現出的隱喻,已經足夠讓人毛骨悚然。
不由得讓人浮想聯翩,莫不是,這是一次大型“洗腦”的試驗?
醒來后的女主,還是一如既往的日常。
但是擦個玻璃,被墻壓實在玻璃上,這足以體現其中的不尋常。
關于“洗腦”的猜測,又必須打一個問號。
但是,“沒有你的忠誠,我就沒法保護你”,這樣的臺詞,卻又讓人感覺很茫然。語句背后隱藏的邏輯,讓人不敢深思。
想一想,我等好像從小到大,就是這么被教育著,然后視之為了真理。
不過,女主既然已經到了這種狀態,必須進行一定的“修正”了。
小鎮上也有所謂的專家,他的職責就是負責告訴你,什么是應該做的,什么是不應該做的,甚至是不應該想的。
可是,事情就是這么發展的。
一旦亞當和夏娃偷吃了禁果,就不會輕易停下來。
“她問了他們不想我們問的問題”,這句話,得好好解讀一下,貌似有些拗口。
然而,已經活生生的告訴我們,其實,問題,“他們”是知道的。
但是,如果你問,那就是你的問題了(要不要劃重點,好好體會一下)。
不過,問題始終是問題,女主不會輕易就范。
此時的一把手,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呢?
不妨了解一下。
首先,一把手拉攏了女主的丈夫,許以高官厚祿。
這一招,看起來非常眼熟吧。
好多鬧事兒的,一般用這招就可以完全拿下。
至少,在故事里頭,女主的丈夫,被一把手成功忽悠。
然后,一把手開始故意挑釁女主。
要知道,一個體系,其實對個體根本是不屑一顧的,因為它知道,一個個體面對手握資源的體系,根本不堪一擊。
抹黑一個人,對它而言,實在是舉手之勞。
女主有沒有踏入一把手的臥室?這個問題,至少故事里頭沒有交待,唯一一次,也是女主和丈夫在一把手的酒會的放縱。
可是,到了一把手的嘴里,就變成了這樣。
女主,沒有辯解的機會。
自然而然,女主的一切說辭,都是無理取鬧。
這個邏輯怎么樣,也是滿滿的一百分吧。
女主陷入了孤軍奮戰,結局可想而知。
想起了一個關于“神經病”判定的段子,大概都耳熟能詳。
一個人,在一群神經病里頭想證明自己是個正常人,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兒,甚至是一件“mission impossible”的事兒。
屈原留下“舉世皆醉我獨醒”,也只能無奈投江。
不過,女主是幸運的(貌似,老美的價值觀里頭,也不能容忍類似的事情發生),她成功的掌握了通關密碼。
事情,一下子跳脫到了《黑客帝國》,女主的現實世界,在女主的虛擬世界里閃回,終于成功讓女主覺醒。
然而,現實世界的一地雞毛,和虛擬世界的一片祥和,哪個才是自己最需要的呢?
這個問題,大概也是折騰人的矛盾吧。
現實世界的丈夫,看起來好像是徹頭徹尾的loser,大概是對現實世界徹底失望了吧。
這個時候,只要有一個誘惑,就很容易讓人迷失。
不過,話說回來,你認識真正快樂的人嗎?
這個問題,想一想都讓人絕望。
在現實世界掙扎無望的丈夫,選擇了虛擬世界。
讓人細思極恐的是,在那個虛擬世界里頭,依然不停的有人加入。
甚至,有人為了躲避殘酷現實,寧愿選擇在虛擬世界中茍安。
所以,紅丸,藍丸,你選擇哪一個?
至于資源……其實公眾號只是專注于影評,所謂的資源,均來自于網絡。 可是接到侵權投訴,實在是誠惶誠恐。 再次聲明,本公眾號只是提供網絡已有的分享,如果喜歡,請支持正版。通關密碼見封面,你懂的。僅供個人學習之用,請勿用于商業用途。
這個游戲專為現實世界的失敗家庭、不幸家庭打造,尤其是遭遇婚姻危機、意外喪兒、失業潦倒等逆境的男性,讓這些被生活“忽視”的男性在游戲中重新掌控命運話語權。
Jack以為讓老婆沉浸于游戲是在幫助她從生活的困頓中徹底解脫,是出于對妻子強烈的愛,實則只是在滿足自己對事業有成的中產家庭“秩序”的臆想,以征服妻子為樂。在現實世界里,Jack是個不折不扣的敗類。
游戲創始人Frank就是個妄想改變男女平等中產秩序的egoist,最后被意外覺醒的老婆在游戲里捅死了。
金星有句話說得好:“女人要做一棵樹,不要做攀附于樹的藤蔓。”再艱難的坎,也要自己挺過去,不要把命運的決定權交給其他人,即便是與你同床共枕的男人。
6.9/10 #AMC IMAX (我也不知道這片我為什么要看IMAX...) 非常典型的“反烏托邦”式心理驚悚片,無論是剪輯還是調度還是音效的搭配都在大部分時候顯得公式化,但也無可厚非,在“中產烏托邦失效”的背后加入了更多的元素:成功學/新媒介/男女權力結構等,擴大了諷刺面,但似乎并未呈現太多值得被討論的模糊性,更多的是清晰的批判態度。布景/服裝上當然是精致的,但似乎介于“現實”與“想象”兩者間,稍有不倫不類之嫌。劇本上似乎仍有更多可探索空間,“驚悚”或“懸疑”的高強度類型也限制了電影對“小鎮”本身的地貌延展或環境描繪,總體而言即是稍顯局限或單一。相較于男性角色,大部分女性演員都有極高水準的演繹,構建了相對帶有深度的社群百態。
前面的鋪墊顯得冗長而無聊,驚悚感不夠,對于日常生活的著筆過多而關鍵信息描繪太少,以至于最后真相揭開的時候讓人忍不住想說一句,就這?
配樂真的驚艷,攝影還算不錯但好多畫面不停濫用到審美疲勞了。除此都很一般,好多地方都有點冗長,比如兩個人膩歪的時間也太多了點(個人覺得harry演技沒有特別爛,但florence還是非常棒
旺達幻視+使女的故事+1984balabala。。劇情老套還賊拉長。。心疼哈卷
趣味性還是有的,意思拍出來了,只是后面收得有點潦草。仿佛本片幕后的那些事情一樣,由于處于失控的邊緣,所以只好趕緊弄出來一個成片,好讓大家趕緊分道揚鑣,各自安好……
概念不錯,但劇本漏洞太多,比如那神秘的震動到底是啥?飛機是咋回事兒?HQ是如何運作的?@ AMC Bay Terrace
導演實在是不懂什么叫show don’t tell。從開頭觀眾還沒來得及進入這個烏托邦世界就開始在破壞了,感覺導演恨不得立馬跳到結尾的反轉。攝影也是單調乏味,美術設計拯救了整個電影。演員們沒發揮好,但好在沒有到讓人出戲的地步。很多地方沒解釋清楚,邏輯漏洞多到數不清。A lot of things to worry darling
關于虛擬現實和男性控制的反烏托邦。Olivia Wilde還是有才華的,可惜這個偽科幻故事信息濃度太低,看到一半就感到厭煩了。哈卷老老實實演了個男花瓶啊...
這樣一個女權內核的劇本怎么會被一個女導演拍成這樣?不知道真以為哪個老白男拍的
最近兩年都很喜歡皮尤,她的身材像希臘雕塑的仕女而非女神,表演技巧還沒有完全開發但充滿力量。 片子三分不至于最起碼有3.5-4。配樂充滿現代感深得我心。最諷刺的是,電影結束在場的男士幾乎都急不可耐地站起來想要馬上離場(甚至有位iPhone14男士中途就開始玩手機),女士大多都在慢慢回味。這個好笑的場景令我好一會無法出戲。
一個開場十分鐘就能猜到結局的老套反烏托邦電影。真的辛苦Pugh美女了跟一個木頭對戲。總結就是美女們放下助人情結不要靠近軟飯男。
完完全全靠著Florence Pugh撐著,感覺這樣激烈撕扯的內心戲已經是她的強項了。不過導演深諳宣傳營銷之道,以戲外的抓馬新聞成功吸引走大眾對于男主不行和導演更不行的評說。
開始講的是《復制嬌妻》,然后發展成了《致命女人》,鏡頭語言和配樂又總讓人想起《仲夏夜驚魂》和《陰風陣陣》,雜糅了這么多的結果就是完全失掉了導演上一部《高材生》最難能可貴的靈氣,整個還不如電影幕后的Gossip好看。皮尤如果想演這種還是回A24吧,不要在這浪費時間了。
所以屌絲♂到底做了什么工作能負責那一切的開銷?以后有全息異世界也好,造夢者,但至少得經過所有人同意吧。一人一個夢,把夢境相似的組到一起,這邊一個男權世界,隔壁一個女尊世界。
又名:《被困住的妻子》。電影一結束旁邊白人妹子的第一句話便是I will never trust a man. 劇里似乎只有皮尤和派派能互相接住對方的戲。
你看男人們編造的夢幻世界就知道,為什么女性爭取權利面臨更多的陷阱,不僅有直觀的身體剝削和暴力,還有影片里這樣溫柔的掌控和奴役。以愛情、婚姻的名義來支配女人不也是一場侵略嗎?
三個大美人+一個木頭臉歇斯底里的心理驚悚片。50年代繁榮白人中產生活的背景設置還蠻特別的,但故事還是老套,驚悚部分也始終在重復一些套路和意象,2個小時實在是過于冗長了…(可Gemma Chen真的好美??)
好端端的日子不過干嘛要和loser男談戀愛??
劇本很需要打磨,前面鋪墊了很久的緊張懸疑氣氛,到最后那么潦草地收場,很破功。一大堆問題沒有解釋,而且很多設定都有漏洞。昨晚看了一篇關于導演的訪談,說是受《盜夢空間》和《楚門的世界》啟發,但這兩部都比這部好太多了,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導演又說是想反映近幾年的incel現象,但說實話觀影時完全沒看出來,或者說她表達的太隱晦,一般觀眾很難get到。總之本片預告片讓人很有驚喜,但成品淪為平庸之作。
一般,不過看到年齡可以當我兒子女兒的演員已經晉身花旦小生行列了,還是感慨的。Chris Pine的角色據說是模仿Jordan Peterson,太像了吧,成了本片最大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