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邊看邊碎碎念
300多集可以看很久,隨手記下一些想法。
1. 殷大德真是非常不討喜的一個角色,又自私又幼稚,最關鍵是不負責任。以他為主的集數都很想跳過去。
2. 甄志強到了TVB后幾乎沒演過重要的角色,可能跟他日益發福的外型也有關系。Richard算還不錯的角色,和Tina最后的分手挺動人的。“你是需要我,你不是喜歡我。”
3. Tina這個角色很豐富,內心深處的自卑與表面的冷漠無情,還有不時流露出的自私又有些善良。郭少蕓不管是演技和外形都很適合。
4. 李綺雯要離開劇組,所以給Icy和Gary鋪排了100多集的感情線來了個嘎然而止。觀眾感情上自然很難接受,但看得出編劇也盡力了,其實處理的不錯,臨別的擁抱,Icy的淚水,Gary說我不會等你的,半夜看的我很感動。
5. 金燕玲戲份很少,也沒有主要的故事線,但很有喜劇效果。表面看是很霸道虛榮,其實很三八又心軟,每次弄巧成拙或是出丑都很好笑。對比她演的其它悲劇角色,包括最近的春潮,愈發覺得她的厲害。她和殷賞從初期的針鋒相對到后面的同一戰線三八閨蜜,生動有趣實在好玩。
6. 何傲兒,其實外形是我的菜,但不喜歡她的原因除了演技差之外,還有戲外的種種拜金爺孫戀這些匪夷所思的新聞,連帶著她和Macro的感情線我都不太想看。前幾年的倉底劇波士早餐里面扮丑演出可能是最順眼的一次了。
7. 社長和老總的愛情應該要等到大結局之后再寫,但是真的,這段步步為營勢均力敵不按常理發糖的中年CP實在好精彩。看完心意禮物,酒醉前后這幾集實在忍不住激贊,也太好看了吧!
8. 王祖藍也提前離開劇組。他真是個很特別的存在,不管演什么角色保留下來的大部分依然是王祖藍本人的特質,以及強烈的綜藝感,但擁有正面自然的觀眾緣。鄧勵軍這個角色自然是為他量身定做,這樣煽情的結局雖然符合角色性格但還是覺得突兀,其實也是舍不得他離開男子組吧。
9. Kobe當了250集的人肉偷聽背景板終于上位,不知道當年是不是有群眾的呼聲在。青蔥軒仔很帥,多年后兜兜轉轉一大圈他又回到TVB重新出發,不知道這次會不會更好運。
10. 朱慧敏的高Ling應該是她生涯最可愛的角色,現在TVB有了真正的高Ling也很久不見朱慧敏了,她明明有樣有貌演技OK的。
11. 包公和堅姐這對CP,編劇用了一百多集鋪排了從歡喜冤家變成情人,好不容易在一起了,安排幾乎無缺點的廉記出場突然搶走堅姐,還來了失憶的梗(也有可能是堅姐假裝的 ,還未看到)。讓我說什么好呢。年初的時候看了一部老劇新同居時代,郭晉安和關詠荷演的一對愛情長跑的情侶只差臨門一腳莫名分手了,原因都是來自于男主的自(腦)卑(殘)。只不過那部戲里關詠荷遇到好男人就堅定地嫁了,編劇更狠的是即使后來好男人身亡,關詠荷還是堅定不再回頭,因為都過去了。
是啊,都過去了。過了那個timing,不是每個人都有第二次機會的。這才是人生。相反的皆大歡喜,只能是情景喜劇了。
12. 其實是演到275集的時候烈哥就去世了,一直到310集才交代了與現實里一樣心臟病發離開。一直忐忑不舍的看到這一集,挺難過的。如果有個平行宇宙,大閆生和潮雜志的他們可以一直都在,該多好。不知不覺看了三百多集,有好看的,有敷衍的,怎樣都能接受,親切地像每天見到的家人朋友。
13. 鄭子誠又演奸角了,周政名實在是太太太乞人憎了,也證明他演的好,讓我忍不住去搜這該死的Ryan什么時候領盒飯。盡管為了他的故事線,把各個角色上至Tina 汝大 社長 老總,下至 June 牢騷岳都寫的智商忽高忽低,哪有這種明面上得罪全世界把奸字寫在臉上的壞人嘛!可是少了他作怪,這個故事該少了多少樂趣啊!起碼比現在看起來還是相當雞肋的臥底線精彩多了!
2 ) 看評論的評論
這部引人入勝的劇,讓我很矛盾要不要來看評論。因為才看到二百十幾集,但社長和賞賞的感情真是叫人牽腸掛肚。
也知道來看了會看到劇透,但真的看到劇透的時候,又后悔為何要踩進這個坑。
于是就選擇看看這些評論的標題,一路看來,卻是滿滿的愛,就如同畢打對我一樣,畢打對大家也是這樣溫情滿溢。
只可惜身邊沒有一起分享的朋友。但今天看到211集的時候,差點哭出來,梗在心口,然后傻愣愣了好久,老爸都以為我有心事。其實我是在想,當我看一部劇看得如此投入,如此被牽扯,心里充滿想法的時候,卻無人能king,點算?
就咁!忽然很開心,這是一個成長,上帝說,這該是你不再依賴人的時候了。
寫到最尾,覺得自己很有公德心。我沒有在“有關鍵情節透露”項上打鉤,因為真的沒有關鍵情節透露!
3 ) 《畢打自己人》--殷賞
最近迷上《畢打自己人》,雖然只是情景喜劇,但看的集數越多,便越發喜歡毛舜筠主演的殷賞一角。
頂著女一的光環,殷賞不僅有亦正亦邪的男一號余家升為其一路保駕護航,還有相識于大學時期的男二號前夫閆汝大難忘舊情深情守護,更有青梅竹馬的“觀音兵”包國仁為她鞍前馬后。看似熟悉的“男人都愛大女主”的劇情,卻因為殷賞這一角色的特質而大為不同。
曾經的殷賞,軟軟糯糯,沒有主見,鵪鶉一樣的性格。所以即使對師兄閆汝大只是仰慕,也在師兄表白后迷迷糊糊作了他的女朋友;因為渴望家庭的溫暖,所以即使不清楚對師兄的感情有幾許,也在大學畢業后與他結了婚;雖然渴望穿婚紗,卻因為師兄主張結婚不一定要拍婚紗照而放棄,一直留有遺憾;明明愛吃豬頭肉,卻因為師兄說不健康,而違心地對爸爸說吃豆芽菜健康,其實自己不喜歡那個味道。因為她鵪鶉一樣的性格,所以師兄在她的世界是一個雙面的存在。一方面,她仰慕師兄的才華,佩服師兄敢于堅持自己的原則,所以在師兄面前,她不僅不自信,也沒有任何主見,甘愿以師兄為向導,由他主導自己的人生;另一方面,她深知師兄性格乖張偏激,發起脾氣來六親不認,所以與師兄在一起后,她一直活得小心翼翼,甚至不敢說任何與師兄意見相左的話,遑論做任何師兄不贊同的事情。
現在的殷賞,在師兄不辭而別后恍若新生。她獨立有主見,性格隨和但堅持原則,懂人情而不世故,遇事不退縮且敢于擔當,小事糊涂大事精明,最可貴的是,她清楚得明白自己要什么。這中間的十幾年她發生了什么才讓她有如此的蛻變,劇情并沒有展開敘述。可能是因為師兄的不辭而別,讓她在房間痛哭后幡然醒悟曾經的依靠不再,只有自己能讓自己站起來;可能是記者的生涯讓她直面了太多的社會的明與暗,人性的美與丑,讓她深刻地認識了現實,體會了人情世故,百般淬煉之后終脫胎換骨;可能是老爸一直游戲人生,讓她不得不變得堅強去應對生活的難;也可能是她對名牌的喜愛,鞭策她積極向上,努力掙錢,才能買最新一季的LB和哈密瓜手袋;又或許是這些原因的疊加,構成了她過去十幾年的生活,促成了她的蛻變,使她成為現在的殷賞。
也正是現在的殷賞,能對歸國后的師兄說我已經不再是十幾年前的我了,從里到外,我改變了很多。正是這種蛻變,逼得師兄不得不重新看待這位曾經鵪鶉一樣對自己惟命是從的師妹,不得不重新審視并改變自己與這位師妹的相處方式。也正是這種蛻變,讓師兄看到了更加迷人的師妹,自己的前妻,并重新愛上了她。
又豈止是師兄?現在的殷賞,怎么能讓人不愛呢?
她熱愛并尊重自己的工作。作為曾經的記者,現在的《潮》雜志總編,她始終堅持報道真相,不以嘩眾取寵的方式吸引讀者,不以金錢購買新聞材料,不受利益誘惑或威逼而歪曲事實,始終遵守并堅持著作為一名新聞媒體人的職業道德。
她不卑不亢,有禮有節地堅守著編采部的陣地。當Susan數次以廣告額為由要求她撰寫或者修改雜志內容時,她始終堅持“編采自主”的原則,以真實、公正、多樣的報道內容吸引更多層次的讀者,使《潮》雜志在短期內得到業內的認可,提升了《潮》雜志的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廣告商。
她被下屬稱為“老總”,卻沒有“老總”的架子。她沒有也無意建立不怒自威的氣場,性格隨和到連新來的秘書都能對她看人下菜碟。但她憑借自己的撰稿能力,對新聞事件的洞察力,追求真相時的果敢和勇氣,以及出現問題時主動承擔責任,給犯錯的下屬改過的機會,建立起“老總”的威信,贏得同事們的尊重和擁護。
她處事磊落且懂得處理人情世故,真心待人卻不求回報且不計前嫌,即使是面對曾經為難或者傷害過自己的人,也能仗義相助。Susan因與她之間的誤會而總是為難她,她總能四兩撥千斤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Susan要被前夫趕出現在的居所時,她偷偷給予援手,讓Susan不僅留住了現在的居所,還維護了Susan的顏面。Ryan曾經欺騙她的感情,讓她莫名其妙做了第三者,還被原配打了一個耳光,但在得知Ryan不濟時,依然不計前嫌幫助他。Tina因為嫉妒她搶走了哥哥閆汝大的愛,而總是與她不對付,可是最后陪著Tina去自首,幫Tina了卻心愿的卻是她。
她渴望家庭溫暖,即使曾經求而不得,也始終溫柔地對待自己的家人。即使師兄不辭而別,她始終與公公大閆生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雖然為難,卻常常硬著頭皮幫大閆生處理與汝大和Tina之間的關系。雖然總是數落老爸殷大德游戲人生,花錢大手大腳,還常常向她伸手要錢,但她總是在數落完之后,如數把錢交給殷大德,甚至在自己拮據之時,不惜撒謊向最討厭人撒謊的師兄借錢好讓殷大德還債。她感激包老師對她的教育和照顧,所以對包老師的獨生子包國仁視如親人,引導他從善。在自己有能力之后,不惜被Susan暗諷用人唯親,也要給包國仁機會,讓他有了一份正式的白領工作,不用再似從前一樣混街頭,代客泊車,亦或是在車房修車。
她敢愛敢恨,也終于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怎樣的一份感情。面對師兄,她雖然因害怕失去與他之間的親情,怕傷及他的自尊和顏面,而不敢直言拒絕他的愛意,但在需要表態的場合,總是用她的方式,以尷尬的笑臉婉拒著。面對曾經意難平的Ryan,在他重新追求自己的時候,不顧旁人的目光和不堪的過往,與曾經的白月光重修舊好。但在看清Ryan的真面目之后,也能干脆利落地給他一個巴掌,警告他以后莫再有小動作,手起刀落,大快人心。面對余家升,她相信自己的直覺,相信兩人相處時那些不足為外人道的曖昧和小心思是真真切切的存在,所以即使一次又一次被余家升欺騙,一次又一次被余家升利用,她依然一次又一次“厚顏”得去敲他的心門。看著殷賞借著酒勁問余家升明明已經偷步向前了,為什么又往回走;看著殷賞醒悟過來余家升只是利用她帶U盤出大廈而滿心失落得對余家升說你好恐怖;看著殷賞對著余家升崩潰大哭撕心裂肺地說“稻草人對過路人是真的”這句是“最毒的謊話”;看著殷賞看似云淡風輕地問余家升警察的守則有沒有教過他傷過人之后就可以一走了之,旁觀者如我,亦忍不住問自己一聲:如果換作是我,是否還能相信,或者說服自己,這些不愉快的過往,撕心裂肺的痛楚,都值得以愛之名,既往不咎?
她總是丟三落四,跑“快閃族”的新聞也能忘記帶相機;她超級八卦,還總是打著記者要追求真相的旗號為自己的八卦正名;她對行政事務一竅不通,偏又迷糊不記事,其他秘書都叫苦連天,唯有堅姐能為她打理得有條不紊;她愛死了名牌,尤其是LB和哈密瓜的手袋,對著新一季手袋垂涎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她像尋常小女生一樣計較自己是不是師兄的初戀,經過一番曲折得到肯定答案后,一個人在房間手舞足蹈不停地自言自語“那是我,那是我”;她與曾經的白月光Ryan再次相見時依然會小鹿亂撞,慌亂地向女子組借來各種化妝品,修飾通宵會議后欠佳的形象,用精致的妝容掩飾內心的波瀾;她借用自己的小說《情迷馬戲團》的角色,坦然得回答師兄和余家升,“哪個女人不虛榮”。
她的迷糊,她的八卦,她的小虛榮,這些缺點都讓殷賞這個角色更加飽滿、立體,也更加真實可愛。
感謝編劇最后讓殷賞得償所愿,她愛的人,終于不再躲閃,而是大聲告訴眾人,“我余家升好鐘意殷賞”。
4 ) 愛≠需要?(看《畢打自己人》第106集有感)
這是我2009年3月19日寫的一篇評論,發來分享一下吧!
剛剛看了《畢打自己人》第106集,名字叫做“情深緣淺”,故事內容我不想說了,因為有些朋友沒有看過這部片子,所以說了也得不到共鳴,我只想提一點,這集最后Richard終于決定要離開Tina,Tina追出餐廳想挽留Richard,Richard說了一句“你是需要我,不是鐘意我。”
我覺得這是一句很值得研究的話,在愛情的世界里,我一直都認為愛和需要是等同的,如果我愛一個人,那我一定很需要他;反過來也一樣,如果我需要一個人,那也證明我很愛他。我也一直都覺得我的這種想法是非常順理成章的,從來也沒有細細去想過愛究竟是不是等同于需要。可是聽了Richard這句話后,我開始動搖了,想了想,確實如此,也許愛真的不能和需要劃上等號,但是我同樣認為愛也并不是完全不等同于需要,聽起來很難理解,很拗口,不要緊,我做個假設,或許會對我的陳述更有幫助。
假如我現在因為某一些事正處在傷心期,這個時候我很需要一個人去陪伴我、安慰我,偏偏就這么巧,有這么一個人出現了,在我需要人陪的時候他就出現了,此時此刻我的確非常需要他,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我是不是愛這個人,當然談不上,因為這個人之前在我的感情世界里是不存在的,這個時候,我可以大聲地告訴他“我需要你”,但是我絕不可能告訴他“我愛你”。
在我需要他的那段時間,他對我來說僅僅可以稱作為一個幫手,他可以幫我度過難關,至于我愛不愛他,那還需要日后的相處才能證明,不能僅僅因為我需要他,就說我是愛他的。
可能這個假設并不完全對癥下藥,這樣說吧,需要一個人其實有很多種類型,而我今天把需要劃分為三個類型,一個叫做“短期需要”,一個叫做“長期需要”,而第三個是由“短期需要”過渡到“長期需要”。
“短期需要”就好像我剛剛的假設,只是在一段很短的時間內需要某一個人,而過了這段時期,這個人就顯得可有可無了,結論:需要≠愛。
“長期需要”指的是在從遇到這個人開始,我無時無刻都需要他在我身邊,無論是順境也好,逆境也罷,都對這個人有著無止境的需要,而不是希望這個人在我需要他的時候就出現;不需要的時候就不要出現,結論:需要=愛。
第三種類型可能是比較常見的,由“短期需要”過渡到“長期需要”,也就是說,剛開始可能因為一些突發事件我非常需要這個人,過了一段時間,這件事情解決了,和這個人也想處久了,開始覺得離不開他了,慢慢就轉變成“長期需要”了,結論:需要是可以轉變成愛的。
從這三個類別可以很明顯看出需要不完全等同于愛,但也不完全不等同于愛。
以上文字均屬個人意見,不強求任何人認同,寫完才覺得其實這個話題還挺無聊的,大家見諒。
5 ) 兜兜轉轉還好我們在一起
一集不落的看完了337集...一集22分鐘,以20分鐘一集計算,最后大結局45分鐘,大概需要6765分鐘,也就是112.75個小時。如果每天看一集,大概要看將近一年;以每天看一個小時計算,大概要看三個多月, 即使不眠不休不吃飯不睡覺坐著電腦前動也不動也要看差不多五天。
TVB當年出這個劇從08年拍到了10年。其中經歷了Icy、鄧勵軍、Richard還有好多的人離開,經歷了大閆生的過世,好像到結尾的時候,跟開頭已經頗有不同。一路看下來,自己好像跟他們一起生活了這么久,他們變,自己也變。
開始的時候,不過是佐餐娛樂,在學校的時候,看著劇吃著飯,一個人吃好像也變得頗有意思。慢慢地,也快要畢業了,離開了學校,劇集也越來越扣人心弦,從一日一集到一日幾集,再到最近一日十幾二十集...休息的時候都在聽他的插曲。
忘記開始睇這個劇的初衷,好像也不是刻意為了追誰而來,可是慢慢賞賞好打動我,怎么會有這么可愛勇敢而又馬大哈的女人,都說她大事精明,小事糊涂,對著哈密瓜和LB的手袋就舍不得放手,到后來和社長一步步看的我都心焦又捉急。211集,殷賞在樓下大喊著余龜蛋,醉后說著“你明明偷步向前走了,你做咩向后...掉轉頭....點解啊....”那里看著我心都要碎了...還好在一次又一次你出賣我利用我之后,還有些感情是阻擋不住的,是忘記不了的,還好你會在我中意的食物里藏起那份驚喜,“我愿意”啊!
這個有著深深酒窩又腹黑的社長,讓人真的好癡迷....
到了終于看完的這一天,突然好舍不得,舍不得就這樣說再見,舍不得就這樣就要分手,舍不得以后聽不到賞升吵架,舍不得看不到他們婚后的幸福模樣....
其實一直都知道不過是電視劇而已,可是還是無法自控的中意...中意這種情景喜劇,雖然真的很長很長非常長,可是一路走來,仿佛大家在一起成長,那種感覺真的很棒。而劇就像生活一樣,每天一點點,一點點又一點點,伴隨著小小驚喜和小小挫折,在不知不覺中改變了最初的模樣,讓我們變成現在的自己...而不管如何,不管如何兜兜轉轉,情節如何起承轉合,浮浮沉沉,到最后,一個會有一個Happy ending 等著我們,一定,一定!
6 ) 關于畢打的瑣碎記憶
<痛快>
如果我的人生有瘋狂的事的話,那么看《畢打自己人》算是其一了,曾經連續看了一天零一夜,直至凌晨五點才戀戀不舍的去睡覺。
大概是因為我喜歡“痛快”這個詞吧,人生只有一次,做人還是做事,要痛快!
不然,誰會給你下一次人生?
或者有了下一次,你會不會選擇“痛痛快快”呢?
<角色>
三百多集的劇能一集集看下來,真的很不容易,有時候我也好佩服自己竟然可以一直堅持下來,或者能堅持下來還是因為喜歡,不喜歡早放棄了吧?因為是處境劇,集數多,小角色也有空間發揮的。
在所有的小角色里,超初最顯眼的是鄧勵軍,從外型上來講就很顯眼,矮矮的個子,卷卷的頭發,大大的眼鏡,每天拿著金句小紙條的小男生。不過剛開始幾集里,我超級討厭他,不知道是因為他的表演,還是《保持通話》里的小店員印象太深刻了,但,慢慢的,我開始喜歡這個角色,他善良、細心、正直,可能因為劇太長了,逐漸接受他,把他列入畢打大家庭里的成員了吧,缺一不可的感覺。當后來他帶著患病的女朋友去澳大利亞時,我真感覺不舍得,那一刻,我感覺這個小男生成長了,變成一個有責任感、有擔當的男人了,那一刻不止是助養人龍珠感到安慰吧,連我這個畢打迷也深深的感動了一把呢。很希望畢打這個大結局時,他能再出現,可惜沒有,走了再沒訊息,是畢打結局的小小遺憾。
包公,之前一直在看他飾演的小角色,不怎么顯眼,第一遍看畢打時也不怎么喜歡他,笨笨的,有些多管閑事,好多事做不成功還會出錯的家伙。最近又重新看一遍畢打,給我印象最深的卻是他了,起初真的是我形容的那樣,但后來,變化了,無論是對工作、同事、還是對待愛情的態度,與先前的很不同,我想這就是成長吧,仔細看下來,有些像個莽撞男變成了穩重男,一個男人做事努力,對朋友講義氣,對自己愛的人想盡辦法讓她幸福,這難道不是男人中的典范嗎?
閆汝大和賞賞,放在一起講是因為兩個有一點相似之處,就是之前他們的戲里的角色給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后來看畢打的角色時要很久才能接受,總覺得是有些神經質的汝大和男人婆賞賞,呵呵~看來有些演員要打破自己的戲路真的很不容易呢,印象是很重要的,好在現在我看到他們只會想起汝大和賞賞,他們成功了。
周政名,畢打里不能不提的一個角色,我想如果沒有他的出現,劇情一定無聊死了,呵呵~也顯示不出來社長的魅力了。tvb里一個經常出來的配角,不怎么喜歡他,大多是拋棄老婆或者第三男的角色,而這次畢打里的周政名他的表演還是很不錯的,起碼讓我有恨他,在恨他的同時,也暗贊他演技不俗。在最新的處境劇,還是畢打原班人馬里,他又飾演了一個遭人罵的角色,現代陳世美,呵呵~看來是之前周政名給編劇的印象過于深刻。
余家升,如果說起初看《畢打自己人》是因為這個演員的話,理由一點也不無過,之前看了他的《巾幗梟雄》,覺得演的太好了,自己也好久沒看到過太讓我著迷的戲了,就找了一些他的其他劇集來看,剛剛這個《畢打自己人》也一直在播,就跟著看了,起初拍《畢打自己人》和《巾幗梟雄》這兩部戲時撞期了,所以造成《畢打自己人》38集時才正式出現,害我等了好久,自己有30集畢打沒看過,呵呵,沒有社長的我不看。《畢打自己人》和《巾幗梟雄》不同的劇,祥仔展示的是不同的演技,我總結是一收一放。
<畢打里的愛情>
每部戲都是一樣,無論是古裝還是時裝,都會來那么一些愛情,比親情和友情的戲份還多,因為觀眾喜歡看,畢打也不例外,大多數人都是奔著升賞戀繼續追的。
鄧勵軍——青梅竹馬
原來鄧歷軍有一個青梅竹馬的女朋友,兩情相悅,卻遭家人的爸爸反對,多年后,女孩嫁給一個富家子弟,后被老公拋棄給離婚,是鄧歷軍陪在身旁。不管她是否嫁過人,還是患有艾滋,都不離不棄、相偎相依,陪她過剩下的日子,當他和她去了澳大利亞,當時的我感動了,或許那女孩也是幸福的吧,雖然時日無多,但,這世人還有一個人如此不嫌棄自己,愿意放棄一切,只為陪在自己身邊過最后的日子。那一刻,我想到了“安全感”這三個字,起初的認識只是簡簡單單的看字的表面,現在看來,并不是如此,“安全感”并不是一個人寬闊的肩膀,也不是有人欺負你替你出頭,是世界再怎么變化,人再怎么變化,總有一個人與你一起承擔著所有的事,因為這個人的存在,讓你的心里很踏實。
堅包戀——命中注定
當堅包戀放到一大半的時候,我看到他和她的回憶串聯了起來,一幅幅錯過、相遇、再錯過、再相遇的畫面,老天爺好像在和他們開玩笑,讓他們彼此錯過,陪在另一個身旁,彼此卻不知道對方,原來圣誕節禮物之前已經錯過了n次,這可惡的“命中注定”,我想,這或許是老天爺在考驗這對情侶吧。“十年之前,我不認識你你不屬于我,我們還是一樣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堅包戀也算是畢打里最出彩的一段愛情了,也是最讓人艷羨的一對了吧?有天看到網友的截圖,堅姐的笑,真的很甜,一幅幸福小女人的模樣。兩人的愛情里最打動我的不是包公身上的責任感,也不是堅姐的包容,而是兩人的堅持,卻不是對他們愛情的堅持,而是堅持讓對方幸福,哪怕他的幸福不是我。
汝賞戀——手放開
閆汝大,十年之前和十年之后的他差別好大哦。
十年之前的他,大男子主義,為了什么事可以不顧家、不顧任何人,有些神經質,十年之后的他真的成熟了,變得穩重,有責任感,懂得設身處地的為別人考慮,這男人就好像女孩心目中的白馬,堪稱完美了~
只可惜,當他重新來過的時候,已經錯過花開的時間,當時的賞賞已經愛上社長了,所以,任何時候時間是不等人的,不是愛人不等你,是時間不等你而已。
好多人在糾結賞賞是更適合汝大呢,還是更適合社長?
其實,答案一直存在的。
十年之前的小師妹絕對喜歡師兄的,只是十年之后,這個小師妹長大了,變成了獨當一面的總編殷賞了,愛情會變化的吧。聽說,愛情里的激素多巴胺,只能讓一個喜歡另一個人三年,所以怎么能讓小師妹喜歡師兄十年呢?還是一個當初棄自己而不聲不響走的帥兄,不恨,已經是很好了吧?
其實,怎么樣才算適合呢?不是這個人多好,而是你喜不喜歡這個人,這就夠了。
物質的滿足,并不能決定一切的,起碼不能代表心理的滿足。
重新看的時候,很喜歡汝大有關“手放開”的那幾集,幾個片斷里的臺詞很經典,以蘋果落地來說他與賞賞的時間錯過,潛水課教會他在適當的時候放手,不然可能同伴也會一起溺水。
“潛水有一課,就是教我們懂得在何時決定要放手,放開一直依賴你的搭檔。就是當你自身都有危險的時候。當你的搭檔要遇溺,你還是不肯放開拉著她的那只手。最后的結果,就是你自己也會被淹死!我不想因為不舍得,而拉著你陪我一起沉下去!”
或許,不止愛情,人生也是如此,任何時候有舍才有得,并不是所有的事只要努力就可以的,好多事并不是人能把握的,唯有做最好的努力,最壞的打算,該放手的時候就把手打開,然后繼續好好生活。
升賞戀——隱忍
如果大哥是白馬的話,那么社長一定是黑馬的人選,亦正亦邪的角色,黑白兩道都不怕,如果大哥是一條路走到底,撞到南墻不回頭的話,那社長是條條大道通羅馬,可見社長比大哥要圓滑的多了,是社交場里的佼佼者,畢竟“吃三家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做的,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說“我不系你想象中噶文人”的。
只是他碰到了她,有些八卦,大事精明,小事糊涂的女人,能夠有自己的主見、堅持,獨立、自主,勇往之前,他喜歡的類型,針鋒相對、好戲上演。
愛情戲看了太多,小說讀了太多,有感動也有喜歡,但當看到升賞戀時,我才知道什么叫癡迷。當看到升賞時,才知道什么叫做心有靈犀、棋逢對手,好像這才是純愛吧?
兩人的愛情戲份很緊湊,既不影響劇情的發展,每集只利用個2分鐘給他們,導演好會利用時間呀。雖然兩人只有幾句臺詞,但,氣氛不同,感覺也不同,兩人飆戲還是很精彩的。
升賞最初的針鋒相對讓我想起一本漫畫書,說幼兒園的時候小男孩總會欺負小女孩,抓女孩小頭發什么的,不是因為討厭,而是因為喜歡。或者人的本性如此,我喜歡你,就是不說出口,故意和你作對,讓你的眼中只有我,不管是和你作對的我,還是對你惡狠狠的我。
他們的對話很精彩,除了一個人的智慧、經歷、學識,我想應該還有默契,不管就算你再有學識、再幽默,未必會接得如此天衣無縫吧?無論是對手、朋友還是情侶,還是棋逢對手最好,這樣才精彩,只有你最懂得我再想什么,我的上句只有你接得下句。
猜心游戲,應該不是所有情侶會做的吧?起碼直率的人不會做,直接表達了嘛,還用猜嗎?當然,任何一對相信也不會有升賞這樣做的如此極致,整部畢打里升賞的戲份大多是猜心游戲,兩人心里都清楚,卻都不說,彼此猜對方的心思,這大概是愛情中最美好的時期了吧?看賞賞的偷笑就明白了。明明心心相印,獨欠一句表白,我就不說,你奈我何?隔著一層窗戶紙,那人更美了吧?猶如鏡中花、水中月,就怕錯說了那一句,連這一層都沒有了吧?
《禮物》和《心意禮物》這兩集很精彩,第一次為升賞的愛情鼓掌,原來禮物也可以送的這么不平凡、曲折而難忘,起碼可以讓收到禮物的這個女人終生銘記,默默收藏~一個小小的禮物就如此花心思,只是因為是她,是別人應該不會了吧?做人做事,對人對事,其實無外乎兩個字“花心思”,只要有心,肯去做,其實沒什么難的。《禮物》中他送出,只是想看到她的笑,《心意禮物》里她的深藏,感動在心底~如此默契的兩人,讓我們看的也是糾心,如果不是她和他,相信禮物應該也沒有了下文了吧?
《酒醉之后》和《酒醉之前》也是畢打迷們的最愛,因為那句經典的“我們wrong timing。”簡簡單單的一句我們時間不對,道出了升賞戀的辛酸和無奈,不是我不喜歡你,只是因為我們的時間不對。只有看到賞賞醉了,才能看到社長會如此關心和心疼賞賞,這大概是本能吧,不忍心看到她難受的樣子。也只有賞賞喝醉了,社長才會說一些心底話吧,這個把心事藏得好似他的酒窩一樣深的男人。
最喜歡的還是《危情告急》這一集,好像是mo姐和祥仔演的最為默契的一集吧。我看完之后心里很難過,有想哭的欲望,差一點眼淚就掉下來了。忍了三百集,終于看到社長那擔心受怕的眼神、驚慌失措的舉止、緊張賞賞的一通通電話、一條條短信,但是太快,太快又被這個男人給隱藏掉,并且消滅了證據,只能把滿腔的擔心化為罵人的話、傷人的話,只是眼前這個女人,因為驚嚇過度,變成了一個可憐的小女人,像個無助的小孩,此時應該安慰吧,聽了那些傷人的話,她痛哭的樣子真的讓人很難忘。“傷人三分,自傷七分”Doris說,是啊,連看劇的我們也傷了呢。
7 ) 同一套劇談戀愛
看《愛你就像愛生命》時又一次毫無來由開始走神,想畢打。汗。。沒救了。如果畢打是一個人,我一定是中意咗佢(實在不知用“他”還是“她”好,又不愿用它。。姑且以佢代之)了。。
看佢的時候會想佢,不看的時候都會想佢,隨便見到什么人事物都可以聯想起佢,任何一只杯子都能讓我想起我要買賞賞的pacific coffee杯,用任何做圖軟件都可以想起191,開支票都會讓我想到社長欠賞賞的一千萬,從來不會關注車的我都會夢想一輛車牌KK160的奧迪A4,看人喝咖啡就想起社長同賞賞喝咖啡,看局面陷入困境就想要是社長在就好啦,看到劇里有人去世就想這個角色死后還能再拍些別人回憶的鏡頭烈叔就不行了,看到獨白橋段就想到畢打強大的各種內心戲各種細節各種內涵各種表情,一看到其他TVB劇里的自己人們甚至和畢打中相似的場景就激動得要死,看TBBT時都會想到包公、marco、gary、阿軍都是四男住一屋來著。。。
不管看畢打還是想畢打時,就總會忍不住的覺得幸福,想到我有一輩子的時間好好一遍遍看畢打更覺得幸福得要命。。佢的悲讓我每看一次每想一次心里都揪著揪著,佢的喜讓我一個人坐那就好像沒來由的傻笑起來,畢打的氣質確是超萌的,68、171、185、191、269。。。太多情節讓我分明心跳加快~
肯定不止社長有毒,畢打整個劇都劇毒無比!偏又甘之如飴!就算佢后期有小小狗血我都不忍心計較了,佢的缺失,我愿意在足夠長的時間用想象去填補,據說愛那陣激情只能維持3個月,但眼見貼吧的自己人們1年之后仍在重溫、活躍、、就知對畢打是比愛更愛了。。也許就有一個不同——不會嫉妒,只恨不得全世界都來看佢愛佢~
338,一集不落。
黎耀祥 向來最適合這種亦正亦邪又城府極深的角色,誰人不愛余家升,一見社長誤終生!!整部劇亮點頗多,每個演員都恰如其分,故事情節也環環相扣,很美好很喜歡,結局的時候很不舍得。
我都幾鐘意個結局……不過我想gary同果個阿邊個一齊波
什么時候香港喜劇也喜歡像美劇一樣加入犯罪類的劇情了。前200集合和后137集前后隔了一年多分別看完,后137集花了一個星期沒日沒夜地看,還真的挺喜歡的。不過為什么余家升變回阿sir之后整個人都兇了那么多?!// 2017 5 3 重新完整看了一遍!好喜歡!!
睇第一集那時,我還是一位大學生,每天蹲在電腦旁等最新一集,今天睇到最后一集,我已經工作半年了。
港式情景劇,大有可為啊!其實港劇的溫情,本就抓住了情景喜劇最本質的DD。雖然三百多集太長,我還是看了八九不離十,好看!
還好吧,萌點不夠
雖然有些劇集不太喜歡,但是只要毛舜筠和黎耀祥一出場,就覺得這戲開始有光彩了。呵,真有這樣的感覺!。。喜歡殷賞!
大愛社長,就喜歡這種高深莫測運籌帷幄有智商有手段的男人了,現在那些偶像劇的男主在社長面前簡直就是弱智
黎耀祥算是個萬精油的三屆視帝了吧,跟雯女CP感滿滿,跟毛毛搭配也特別有感覺,TVB的八點黃金檔劇場真的很考驗編劇的功力的,又要有茶余飯后的笑點,還得有人生小哲理,五星推薦啦!
最近在看第三遍了,可能真的是因為里面的每個人我竟然都不是很討厭,迷糊但是很執著很有記者精神的賞賞,腹黑又有魅力的社長,視金錢如生命但后來又很有義氣的marco,比大哥還執著的寶拉,后面越來越讓人感受到魅力的susan,還有摳門到極致的閆老先生…我甚至覺得他們真的就在畢打街里的金波集團里一直這么工作生活著,每天吵吵鬧鬧很多煩心事但又很多有趣的事發生,但再煩惱的事下班后去好玩bar喝一杯大家就又能歡天喜地的第二天繼續工作啦
看不下去了。。。拖拖拉拉
一天六集一個暑假看完300+集。我覺得我好牛逼啊。PS,這個世界需要毛舜筠。。
因為八時入席,勾起對這劇的回憶。二刷。余家升是我最喜歡的黎耀祥角色,沒有之一。
殷賞好野啊~~~
到最後,還是要把“正在看”改為“看過”。。
一個人一生中不會有太多的機會,即使多愛你的人,愿意給你機會,就算愛情這么大的力量也總有耗盡的一天。(我怕遲早有一天,余家升在你心中會變成三個毫無意義的字。)三部曲里人設最棒
20分鐘一集,看起來毫無負擔的室內情景劇,很warm,很真實,又很妙,每集一個小故事,感情線竟然也有讓人怦然的感覺。喜歡祥仔。
黎耀祥真是帥到無語
這兩天突然發神經又重看賞昇經典集數。不得不說這兩人的曖昧真的挺經典的。但是我現在我再看就看不懂了。都成年人了,雙箭頭了這么久,就一直拖拖拖。不過現在看來殷賞其實很主動了,主要是余家昇這個人非常讓人琢磨不定。辛虧殷賞心理強大,能夠頂得住這種折磨。而且余家昇這個臥底線太牽強了。根本就是為了不讓賞昇在一起而設計的。編劇坑挖的太大,沒有想到兩個演員的火花太過猛烈,大家都希望他們可以在一起。最后圓不回來,搞得太過狗血了。其實要我看,兩個人要是能夠確認雙箭頭然后在一起看多點小甜文沒啥不好的。后期的曖昧反而有點太拖沓了,沒有一開始那種高手過招的感覺。不過毛舜君和黎耀祥的演技真的是神仙!化學反應簡直沖爆屋頂,想當年我對這對兩個人歲數加起來過百的CP可是非常真情實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