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故事發生在1896年的紐約,那時的紐約一片繁榮景象,一邊是科技的長足進步,一邊是貧富差距的加劇。這時發生了一連串男童妓被殘忍殺害的事件,新任警察局長(日后的第26任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找來了犯罪心理學家拉茲洛·克萊斯勒、記者約翰·摩爾去秘密調查。他們并非孤軍奮戰,時任局長秘書(日后成為首位女警探)莎拉·霍華德組織了一個行動小組,利用心理學和新興的法醫學,抽絲剝繭,去抓捕這個連環殺手。
美國TNT電視臺,大家可能聽得少。
臺下比較經典的劇集有《西部風云》、《罪案終結》、《野獸家族》、《南城警事》、《都市俠盜》、《一善之差》等
最近TNT有部新劇——《沉默的天使》
剛播出第一集就大熱,破了TNT六年以來的收視紀錄,成為2012年以來TNT最成功的的一部作品。
沖著卡司,這部劇就值得一看。
三個主角,丹尼爾·布魯爾,出演過《無恥混蛋》、《極速風流》等,曾在《美國隊長3》中扮演反派,觀眾對這個臉孔應該不陌生。
盧克·伊萬斯 ,代表作《美女與野獸》《速度與激情》系列,此外,他還是“霍比特人”系列中的巴德。
達科塔·范寧,童星出身,小時候超級超級可愛,長大后也同樣美若天仙。
除了主演以外,制片人凱瑞·福永,曾憑借《偵探》第一季拿下第66屆艾美獎劇情類最佳導演。
導演陣容也很強大,《權力的游戲》第二季導演大衛·彼特拉克,《倫敦諜影》導演雅各布·維爾布魯根,《黑鏡》第三季導演詹姆斯·哈維斯,《布萊切利四人組》第二季導演杰米·佩恩以及《荒原》第二季帕科·卡貝薩斯,都在。
卡司強大,劇情更有料。
故事背景設定在1896年的紐約,開頭第一幕就讓人冷汗直冒。
雪后的深夜,相比往常安靜了許多。
街道上,除了積雪,還有一只斷手。
值班的巡警站在橋下,恐懼的抬頭往上看,一滴血,正好落在他的臉上。
于是,瘋狂地敲響了橋墩,全城示警。
警察在橋上發現了一具尸體。
是一個男孩,穿著帶有挑逗意味的女裙。
沒有了眼睛,身體被肢解,被開膛破肚,內臟和肺放在旁邊,生殖器也被切掉,整具尸體像一灘爛泥。
這個男孩叫喬治奧,生前在一個名叫“極樂堂”的妓院做童妓。
丹尼爾·布魯爾在劇中扮演一個精神病醫生——拉茲洛·克雷澤勒博士,聽到目擊現場的小男孩的描述后,非常震驚,預感此事不簡單。
便立馬通知在紐約時報任插畫師的朋友約翰·摩爾(盧克·伊萬斯扮演),當時照相技術還未普及,想讓他把案發現場的所有細節都畫出來。
雖然插畫師正忙著尋花問柳,但事情重大,但仍然硬著頭皮去了
第二天,插畫師便帶著這幅畫來到了醫生辦公室。
并告訴醫生,已經找到嫌疑犯了
這么快?
醫生表現出了質疑,果然,去了趟監獄找到這個嫌犯,幾句話就知道這個梅毒晚期的嫌疑犯背了鍋。
醫生和插畫師兩人又去找了當時的警察局局長,西奧多·羅斯福。
就是后來的美國總統,1901-1908在任,人稱“老羅斯福”,富蘭克林·羅斯福人稱“小羅斯福”。
但西奧多·羅斯福并不認同醫生,反而認為他越界了
羅斯福有自己的處理方法,他叫來了死去男孩生前所在的“極樂堂”兩個老板,要求他們關門停業。
兩個老板一個唱白臉一個唱黑臉,極樂堂確實關門了,但極樂堂對面又立馬掛起了破鞋。
而收受賄賂的警察們全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顯然,西奧多·羅斯福此舉,治標不治本。
醫生又該如何破案呢?在那個沒有科技的年代,魚龍混雜的紐約。
只有我成為他,只有我親自切開孩子的喉嚨,只有我親自用刀刺穿無助的身體,從驚恐的臉頰上挖掉無辜的眼睛,只有那時我才能真正明白究竟是什么,只有那時我才能認識到驅使我的不是情感的缺失,而是噴涌而出的感情,那種賦予我墮落靈魂,以意義和目的的情感,我必須以他的眼光看待生命,感受他所感受到的痛苦,走他所走過的路,我必須這樣,無論后果如何,即使這將為引向最黑暗的地獄。
要找到殺手,先成為殺手。
但醫生也可能會因此墜落在不可挽救的深淵。
警察局局長的秘書,霍華德小姐(達科塔·范寧扮演),是第一個在警局工作的女性員工。
在那個女性都穿緊身束胸衣的時代,這簡直太了不起了
雖然霍華德小姐在警察局經常受到歧視、調戲,沒有得到絲毫尊重,但她仍然是女性意識覺醒的象征。
這樣的霍華德小姐,也有可能成為醫生和插畫師破案的出口。
除了劇情以外,整部劇中的場景布置和演員服裝簡直無懈可擊,很大程度的還原了1896年的紐約。
畫面大多時間是灰暗的,黑夜的無盡,雪天的冰冷,還有撲面而來的潮濕感,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有種英劇的冷冽。
目前這劇出了兩集,想看的伙伴們,天天已經為你們準備好啦
撐了兩集,棄。
然后馬上把Ripper Street最后一集翻出來又看了一邊,1899年12月30日,世紀末的夜晚,仍然讓我淚流不止。
剛開始看劇情簡介的時候,心想這不跟開膛街一個路數么,太好了,又有得看了,更別說還有我喜歡的Luke Evans。
看了一集,發現確實跟開膛街一個路數,但是,但,是!…編劇、導演、制作各方面比Ripper Street差了不是一星半點。…
RS里的臺詞精煉而精彩,有效且有力;這個劇——暫且簡稱TA吧——里各種裝逼未遂的廢話。
RS里的三個男主,時刻能讓人感受到他們在不同方面的強大和勇敢,暴露自身人性弱點時又讓人或心痛或惋惜;而TA里的幾位,包括我很喜歡的Luke Evans,卻正好相反,時刻讓你感覺到他們在不同方面的弱——這個“弱”,不是說角色沒有牛逼技能,而是指角色形象根本立不起來的那種弱,沒有飽滿的感覺,尤其是那個男主!這個男主casting我真的,不吐槽不行。
最后是節奏,不說了,兩集棄。
我想想還有什么要說的……噢,對,找個時間把Ripper Street再看一遍吧。
兇殺案現場,慘不忍睹,講真,我有點害怕,抽絲剝繭,步步驚心,看的我也是心里沉重!
故事發生在1896年的紐約,那時的紐約一片繁榮景象,一邊是科技的長足進步,一邊是貧富差距的加劇。這時發生了一連串男童妓被殘忍殺害的事件,新任警察局長聯合心理學家,共同破案,其中的機智,勇敢,令人稱奇,所以心理學與生活與犯罪,息息相關,不得不承認,大寫的服氣!
In the 19th century, persons suffering from mental illness were thought to be alienated from their own true natures.
19世紀,患有精神疾病的人被視為是脫離了他們真實本性。
Experts who studied them were therefore known as alienists.
而研究這類人的專家,則被稱為精神病學家。
美劇《The Alienist》(沉默的天使)
作品類型:犯罪
主要演員:Daniel Brühl(飾演Kreizler博士)、Luke Evans(插畫師Moore)、Dakota Fanning(飾演Howard小姐)、Douglas Smith(飾演探員Marcus)、Matthew Shear(飾演探員Lucius)、Brian Geraghty(飾演專員Roosevelt)
故事概述:1896年的紐約,一系列的殺童案(男童妓被殘忍殺害)引起了當地警署的注意,與此同時,由精神病博士帶頭組成的五人小組也在暗中展開了調查。
開播時間:2018年1月22日開播,共10集,已完結。
相當有看頭的影片(優缺點突出)。
優在:演員表現、劇情架構、氣氛烘托、內在思考,頗具玩味;
劣在:先仰后抑、虎頭蛇尾,實在可惜。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邊看邊聊。
I,三大主角,熠熠生輝
金童玉女完美組合——德國帥哥Daniel Brühl+英倫紳士Luke Evans+美國麗人Dakota Fanning
Daniel飾演幼年時心靈受過創傷,成年后化身為精神病理專家的Kreizler博士。
Luke飾演家境富裕、性格內向、為人憂郁的報社插畫師Moore。
Dakota飾演胸懷大志、聰明伶俐的Roosevelt專員秘書Howard小姐。
三個人在自己戲份上都竭盡所能,表現可圈可點,唯獨一點,令筆者不太滿意,那就是三人之間的“化學反應”(Kreizler?Howard,Moore?Howard,Kreizler?Moore),差強人意。關于這一點的缺失,個人感覺是編劇對于角色設定存在一定的問題,無形中削弱了角色之間的連攜。
II,敘事鋪陳,步步為營
不可否認,本系列劇的前幾集,釣足了觀眾的胃口。
接連發生的殺童案件、被虐慘死的男妓、警局內部的明爭暗斗、官商勾結的腐敗現狀、正義的五人調查小隊、患有精神疾病的各式罪犯,這就是19世紀末的美國紐約,罪惡蔓延、正義失落,這個開場布局實在太有吸引力了。
隨后,環環緊扣、步步為營的故事鋪墊,進一步牢牢鎖住了觀眾的焦點。
為什么要肢解這些男童妓?
為什么將他們的尸首隱藏于高處?
兇手是不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
下一個目標又會是誰?
...
隨著一個個未解之謎的拋出,故事的走向越發撲朔迷離。
可惜,導演在最后關頭,失誤了。草草了事的收尾方式,讓作品掉了一個檔次。兇手的作案動機?精神狀態?都成了“千古之謎”。白白浪費了前面如此工整、如此撲朔迷離、如此意猶未盡的鋪陳墊場。
III,氣氛營造,細致入微
陰暗的色調(長期徘徊于黑、灰之間)、低沉的配樂(暗潮風味)、驚悚的畫面(被肢解的孩子、殘缺的軀體、破碎的面容),將這些黑暗元素配在一起,構成了這部作品的鏡頭語言,簡直讓人欲罷不能。
IV,內在思索,看古論今
a,探索精神疾病的成因
是先天所造?還是后天所致?
b,孩童時期的陰影,對于一個人今后的成長,會起到何種作用?
兩極分化
1,自暴自棄,任意墮落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c,腐敗,墮落的根源
行賄、受賄,蒙蔽了貪婪人的眼目,讓罪肆無忌憚的橫行于世。
d,蒼穹之下,男女平等
從男性集權,到女性崛起,再到求同存異、男女平等,這個演變過程不簡單、不容易。導演很聰明的用了兩個角色(一女一男。Howard小姐與Captain Connor),就輕而易舉的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呼吁“男女平等”,駁斥“男尊女卑”。
e,浩瀚世間,信仰平等
在博士的小隊里,有兩名猶太人,兄弟倆Marcus與Lucius。在警局中,他們少有露臉機會,為什么?①宗教信仰②少數族裔。然而博士卻接納了他們,這有何寓意?信仰自由、信仰平等。
V,劇情脈絡,先仰后抑
正如在下前文所說,本劇的前幾集無可挑剔,各方面水準都很高。或許正是由于這種高調的開場,導致觀眾對于此劇的期望太高,所以當后續劇情趨于平淡之時,作品的口碑急轉直下,在所難免。尤其是最后一幕(收尾,Kreizler查看兇手大腦,結果發現其并沒有任何精神疾病的癥狀),這個橋段是有何深意?筆者略有不解。
書不盡言,就此擱筆。下次再見。
導演★★★☆☆(原著改編還算成功,至于敘事節奏的把握,比較一般)
演員★★★☆☆(主角們都還不錯,入戲很深,可惜激情不夠,對手戲看點為零)
劇情★★★☆☆(劇情略顯拖沓,開場經驗,結尾莫名)
視效★★★★★(幽暗、冷峻,鏡頭語言太美了)
音效★★★★☆(緊張刺激,與畫面的默契度比較高)
推薦度★★★☆☆(上一季度值得關注的美劇之一)
更多影評+推薦首發于微信公眾號“floyd與helen的旅途集錦”,謝謝
the aliensit 季終。以為是犯罪懸疑類,還覺得用十集講一個案子,19世紀末的刑偵很落后啊,全部追完才發覺意不在此,連兇手的意圖都沒有清晰地展示給我們。 劇里每個人都有灰暗的過去,主角團的人仍然選擇了善良,kreisler甚至在最后都在憐憫兇手,但是也有兇手這樣的人會選擇犯下惡行,把自己的痛苦加諸他人。在經歷了那么多痛苦之后,善良是一件很困難也是很勇敢的事,洞察人世間那么多殘忍和冷漠之后,仍然溫柔地給予同情,堅定地捍衛弱者,這不是圣母,這是真正的善良。這是我很喜歡這部劇的地方,暗黑的氛圍里有希望。 我喜歡就至少有三星啦。 減分項是覺得跟劇情不太相關的部分展示得太多了,有點削弱懸疑的部分,即使是為了解釋背景和破案阻力,也沒有控制好篇幅和節奏,并且沒有在后文好好交待,如果當成19世紀末美國社會風貌,階級矛盾和官僚腐敗的片子來看,會覺得很好看,然后忘了這部劇是在講什么。 加分項。 很喜歡主角的表演,澤莫教授用后背就能演戲,范寧堅毅高冷的樣子很符合人物,Luke整部劇都是一個無害好欺負的形象,很驚喜。 #最后兩集是真的被驚悚到叫出了聲。。。 #Luke表白的時候太撩了我竟然都有幾秒把持不住(醒醒
偵探推理和犯罪心理的分析穿插,都是比較扎實可信的。在主線探案之余,劇中也展現了十九世紀末的紐約城,一個貧富差異極大的罪惡之都,腐敗墮落如濃霧一般籠罩上空,但仍然不乏羅斯福(對 就是那位你我耳熟能詳的美國總統先生 本劇的重要配角)等追求大刀闊斧的改革者。劇本也很有野心的提及了性別、種族、階級和意識形態的討論,包括黑人問題,女性平權,白種人與印第安人沖突等。
本劇的時代背景是,心理學(由此延伸的犯罪心理學)、偵查學、法醫學等尚處于萌芽階段。分析嫌疑人作案動機被認為是愚蠢的;少女自慰行為被神職人員所唾棄,并認為應使用水蛭治療;早被廣泛應用的指紋識別還未得到主流認可。其中留下的最大懸疑讓我印象深刻,“波士頓男孩”和孌童連環殺手的動機是什么(這也是以主角為首的精神醫生所追問的),他們為何會做出殺人的舉動。但這些秘密,“只能被他們帶進墳墓”。正如杰克所說:“你以為我只是被父母虐待才這樣?那你真的太天真了”。
至于劇終集,我認為編劇達到點題目的了。所有人與自己的心魔和解 “走向罪惡 或者走向光明”;而主角對罪犯的評價讓我深以為然,“我們本以為自己在追逐已有野獸 確實是找到一個哭泣的孩子”,“他無時無刻不提醒我們,每一扇緊閉的大門之后,都有深藏的罪惡”(大意)。
好多現實人物啊,羅斯福, J.P.Morgen, Paul Kelly....原書作者他爸就是Lucien Carr,“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殺死汝愛》里DHH演的那位“藍顏禍水”。原書作者說過Lu是這樁(著名的垮掉派謀殺案)青少年(性)虐待案件的受害者,而且把這種虐待轉換成心理上的虐待和控制傳遞給身邊的人。
不好意思,這故事和人物設定實在太浮夸了,甚至中二了。
本來想打5星的,結果最后一集殺人魔就那樣死了,也不知道作案動機,太失望了
范寧的儀態.......與妹妹一對比更虐了,十年前人家說“這是范寧的妹妹”,十年后人家說“這是范寧的姐姐”。看了三集,沒有特別吸引我的地方,也沒有特別差,平庸。
沈默的倉鼠hhh 好喜歡John和Sara這一對
上古版《CSI犯罪現場》和《心理神探》
越看越感覺Luke才是女主, 范寧是男二... 19世紀的心理獵人, 比較擔心的是中后期節奏會變得拖沓
這才是犯罪懸疑劇該有的劇情。18世紀末紐約昏暗的街道,彌漫著一股“變態殺人”的濃烈氣息。第一集開始就以男童妓被殘忍的分尸,重口味血腥暴力。強烈的視覺沖擊感,配樂帶著幾分驚悚感。利用心理學和法醫學分析案件,追捕連環殺人犯。挺有意思,期待更新,決定追了。#沖三位主演,都值四星#
最佳短評“Luke才是女主”哈哈哈哈哈哈哈
第一集,還以為是英劇,不過很喜歡灰灰的色調,探討變態殺手心理的劇不少了,希望這部會有驚喜。
看下去還是很好看的,扎實且標準,和《心靈獵人》一樣從兇手角度層層鋪墊苦難經歷導致的扭曲心理,盧英俊對卷毛小哥的單箭頭(?)關照很可愛。從第七集一步一步梳理線索鎖定兇手之后敘事速度突然加快,劇情終于進入佳境,女仆和醫生的感情線實數累贅哇。
結局扣分!TNT燒經費之作,服道化一流,再現十九世紀末的紐約、女權崛起、犯罪分子精神分析的元年。再現的犯罪現場男童尸體有漢尼拔之感。雖勝在氛圍營造和懸念鋪墊,但難掩虎頭蛇尾之氣,一衰三竭,有些鋪盡筆墨的角色和細節沒有下文,選角不能算失敗但毫無火花而言。
有男神Luke有女神范寧這陣容實在是太完美!風格有點像電視劇版的大偵探福爾摩斯,鏡頭配樂看得人毛骨悚然,有點嚇人啊,嗯嗯很合我口味
luke這個男二演得又美悶騷,就是女主沒錯了!
節奏感不好
John始終讓我有種看到郭富城的錯覺...
節奏很奇怪 看似緊湊 其實都是邊角料 【不過印證了凹凸那句話:叫Luke的美人確實很多
看是歷史的題材真不喜歡,因為沒有各種高科技的破案看不出來什么。但看了第1集感覺不錯,畫面偏灰藍,可能這種題材都是這種色彩,下著大雪的案件又陰冷又恐怖,很多地方很緊張,人物的刻畫不錯,死的鏡頭還有各種特寫,值得一看。
雙男主加女主,我開始設想會有三角戀,之后懷疑加上女配湊兩對,甚至想過是沒愛情戲的三人合作探案,沒想到最后女主才是妥妥的大總攻啊……男主們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軟且可愛著……嚴肅說,除了節奏有點慢,還算是蠻值得追的時代探案劇。丹布演技真心好。
雖然兩主演都不是美國人,但這才是美版福爾摩斯與華生啊!一個是細節推演,一個則是心理分析,兩位男主的互動和對白寫得太精彩了,不像福爾摩斯和華生那種打情罵俏短兵相接,而是高深莫測曖昧至極,每一段都倒回去看了好幾次。擼哥承擔了大部分笑點,丹尼爾不能說演得不好,但這個角色的辨識度或許可以更強一點。另外,作為一部劇,這個剪輯也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