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冒險就像舞臺 考驗接踵而來
長久以來,動畫市場一直是歐美系、日系作品占據主流,拿今年上半年來說,《瘋狂動物城》、《憤怒的小鳥》、《功夫熊貓》等輪番坐莊席卷大銀幕,國產動畫也不斷推陳出新,陸續上映了《青蛙王國》、《摩爾莊園》等佳作。說起來,國產動畫的設計、包裝和情節并不差,欠缺的是市場和觀眾的認可。就拿正在熱映的《糖果世界大冒險》來說,在制作技術上與好萊塢還有一定差距,但通篇充滿著愛與成長、挑戰與勇氣、個人與團隊的正能量,印證它是一部既走心又接地氣的動畫精品。
《糖果世界大冒險》是由河馬動畫出品,由徐克執導的動畫電影。講述了聰明機智的小女孩小雨,為了將變成糖果的母親恢復原狀,和綠林星球的小伙伴:天真善良的布勒、正直話嘮的穆勒、成熟穩重的圖勒,組成了“風之隊”,深入到咕嚕咕嚕星球,共同面對各種有趣又復雜的難題,通過一道道團隊與信任的終極考驗。
片中,無論是小雨、布勒、穆勒、圖勒,還是嗚嚕、咕嚕、照相機等,種種造型都令人印象深刻,每個角色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特征。既然是《糖果世界大冒險》,秀色可餐、甜蜜誘人的糖果更是必不可缺,甜甜圈、冰激凌、巧克力、糖果、面包等造型設計,完全從孩子的欣賞角度出發,符合孩子的審美情趣。片中,闖關環節的設計更是是用心良苦,祖瑪、俄羅斯方塊、投籃、魔方等寓教于樂、老少皆與的游戲,成為了擺在“風之隊”面前,考驗團結與協作的難題。
片中,小雨的原型是現在家中的獨生子女,但沒有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陋習,有的是堅強、勇敢和不拋棄、不放棄的決心;而嗚嚕和咕嚕兄弟倆的設定,很是符合當下的“二胎政策”,當哥哥的讓著弟弟,本該幸福的弟弟卻心態失衡,最終釀成大錯。其實,本片也在告訴我們,無論是獨生子女也好、兄弟姐妹也罷,家長和孩子之間、兄弟之間的理解、包容才是關鍵之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強調了團隊協作意識,這也是當下孩子們所缺乏的。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個人的能力畢竟有限,團隊的力量和相互間的團結協作才是王道。孩子在觀影中不光能體會成長的快樂,更能理解團隊的重要性,并感受真摯的母女情、濃濃的兄弟情和強大的團隊力量,這也是影片的意義之所在。
本片導演徐克并不是香港著名導演,而是從小鐘愛原創動畫、力圖打造中國動畫航母旗艦的動畫人徐克。徐克執導的動畫電影《超蛙戰士》系列,榮獲天下動漫風云榜“十大年度動漫新銳”獎、第三屆“全球華語科幻星云獎”、“中國文化藝術政府獎首屆動漫獎”入圍獎等一系列大獎。制作團隊河馬動畫同樣是屢獲殊榮,榮獲第二屆中國政府動漫獎“最佳動漫創作團隊獎入圍獎”,獲選為文化部、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認定的全國重點動漫企業。此次,導演和團隊傾力打造的《糖果世界大冒險》,故事的編寫就經歷了多次,視覺設計圖也是修改了數十版,布景圖更是多達上百張,彰顯影片的硬實力。
六一兒童節歷來是動畫電影的主戰場,今年更是寸土必爭,已上映的有《糖果世界大冒險》、《小螞蟻之環球大冒險》,六一當天上映的有《動植物大戰》、《斗龍戰士之星印羅盤》、《水果寶貝之水果總動員》等,集合了愛與勇氣、團隊與成長的《糖果世界大冒險》,能否殺出重圍,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得到市場和觀眾的認可,無疑更值得期許。
2 ) 孩子們的大片,綺麗多彩
隨著六一節的臨近,又到了孩子們狂歡的節日,各路“英雄”紛紛出動,清一色的動畫卡通。無論中外大片多么猛,內地影市票房增長多么強大,但在孩子們的眼里,跟他們一點關系也沒有,各類動畫卡通才是他們的“大片”現在適合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孩子們,二胎還輪不到他們,都是獨生子,家長們得寵著,孩子們要看,撒潑打滾可不是鬧著玩的,還不趕緊買票!
<圖片1>
有人問了,為什么要關注這樣一部名不見經傳的兒童動畫電影,這個問題還要分開討論。
一部續集!
首先,《糖果世界大冒險》在如今的國產動畫海洋中,還算一個IP。本片其實是一部續集,意外不?
電影是2013年《綠林大冒險》的續集(“綠”林,發音為綠色的綠而不是lu),主人公依舊是小雨,故事主題依舊是小主角穿越到奇妙異世界與母親的情感的故事,上一部場景是綠林星球,本片則是糖果世界。上一部主題是環保與責任感,本片的主題類似,卻也側重了友情與親情。一部電影的續集,在電影片名上沒有采用與前作相關的任何標示,才是意外的地方(可能考慮到前作的片名有些歧義才放棄使用)。
《綠林大冒險》當年看過,印象很深刻,有點類似卡通版的《阿凡達》,雖然有不少模仿西方電影的痕跡,但在當時電影的畫面和質感,在同類華語動畫片中是非常亮眼的,幾乎可以說是在當年國產動畫電影中,效果相對最好的一個。同時故事雖沒有新意到非常流暢。這是我關注《糖果世界大冒險》的一個主要原因。
同時呢,這里也要從本片的角度出發,探討一下華語動畫電影的受眾問題。
兒童向的第一受眾
作為一部動畫電影,《糖果世界大冒險》核心受眾很明確,以少年兒童為受眾核心,這一點不得不說該片的定位很準確。一個任務過關類的冒險故事被糖果卡通形象擬人化的演繹出來,從這方面來看,電影面向的就是兒童階層,這一點包括中外各類動畫各類本質都是一樣。但在兒童受眾要做到老少咸宜合家歡就不容易了。比如《功夫熊貓》、《瘋狂動物城》就是正面典型,孩子們看得很歡樂,大人也比較喜歡,動畫做到這個地步也是沒誰了。西方動畫除去質量上的優勢,這方面也是不服不行。
<圖片4>
很多人抨擊華語動畫都比較低幼,這里其實是站在成年觀眾的角度上,動畫本來就是孩子看的,這是第一屬性沒的說。而動畫片拍得好,成年人看了不會犯困煩躁, 就像《瘋狂動物城》,大人小孩都非常歡樂,還有故事背后的意義,絕對沒人說低幼,因為拍得好,老少咸宜。相反,當年以《喜羊羊》為首的卡通片,成年人在影廳里簡直受罪,當然會說低幼了。
歸根結底,還是拍得好與不好的問題。
《糖果世界大冒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讓人想起了前不久的《年獸大作戰》,本片與后者半斤八兩,野心不大,制作水準有限,但定位極為準確,。將核心受眾兒童層面把握的非常準,孩子們一定會喜歡。同時電影的故事依照西方卡通片比較成熟的冒險和趣味模式。在成年觀眾看來,也不會覺得無聊,充其量有趣而已,完成了一部動畫電影最基本的功課。
單純冒險的流暢度
本片的前作,是以母親去異世界尋找女兒的故事,教會了女兒的責任感,同時體驗到家庭的親情與伙伴的力量,這個雙向引導的故事模式,故事還是有些說教。《糖果世界大冒險》則比較簡單,女兒小雨去異世界尋找母親,單向的任務模式,故事簡單流暢,與小伙伴之間的團隊友誼,小雨經歷了第一集的波折,對母親的回報,親情的觀念,主題依舊是冒險與成長,這就是該片核心內涵,完全擯棄了其他動畫電影中為了吸引成年人而設置的假純真。
成長與冒險的動力之下,是向情感方向的回歸。如此老套的故事,在各種“舊瓶裝新酒”的故事模式下,幻化出各自的色彩。而本片這個來源于中國傳統神話的故事,顯得那么的與眾不同。可以說《糖果世界大冒險》在故事模式下臨摹痕跡很重,但充滿激情的笑料、真摯而富有想象力的映畫,它并不是一流作品,但它對經典角色的塑造是如此風趣、精巧且栩栩如生,這個設定在兒童動畫市場上屢試不爽。
在被好萊塢動畫高超的畫質慣壞的中國觀眾眼里,該片的畫面總的來說也就“那樣”,畢竟國產動畫工業水準與西方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但這里要夸贊的是畫面的流暢度,3D角色建模,人物來完全原創,擬人化、Q型、卡哇伊化的各類角色形象很能吸引小觀眾,而成年觀眾所關注的更多還是畫面的完成度。
絢麗場景的完成度
該片最突出的地方在于背景和流暢,色彩斑斕的糖果王國、美輪美奐的場景都非常吸引眼球。背景CG制作其實并不需要過于細致的動畫處理,卻能考驗到電影的完成度,該片的場景變化很快,背景樣本復雜,具有相應的縱深感,能從這一點上看出動畫制作的繁瑣程度,再配以大量運動場面,讓電影整體流暢性極佳。
棉花糖一般云朵,巧克力奶茶般的水流,蛋糕制成的懸崖,曲奇、奧利奧、雪糕、QQ糖等等五花八門的各色糖果角色,電影用完美畫面呈現各種靜態動態美,明暗光影的處理絕對巧妙,背景貼片十分到位,不同變換著的場景細節豐富、質感,因此種種讓這個精心打造的虛擬世界更顯靈氣美感。
<圖片2>
反倒是以主人公小雨為代表的人類角色,效果就相形見絀了。角色的瞳孔、毛發環節塑造的不錯,但細節紋理,以及毛發的細膩感稍微弱了,這也是國產動畫的弱點之一。好在強大的場景的畫面如同被注入鮮活生命,整體算談不上精致,但絕不會讓觀眾感覺到LOW。這都是電影繁瑣的即時演算+動作捕捉生成的CG畫面下,為該片帶來的很不錯的觀賞性。
《糖果世界大冒險》算是一部給成年觀眾準備的動畫電影嗎?當然不是,很多成年向動畫如《魁拔》、《史前一萬年》與電影的區別明顯,甚至也不同于《大圣歸來》這樣熱血為主的動畫。本片依然是給孩子們準備的大餐。成年人不見得會迷戀這樣一部動畫片,但電影的優點卻做到了國產動畫中少見的一幕,孩子們喜歡,成年人不討厭,父母有帶孩子看國產動畫的傾向,這就足夠。
3 ) 玩轉奇幻世界觀
孩子們對糖果的熱情是難以想象的。無論貧窮或富有,無論南方還是北方,每一個孩子都在糖果的伴隨下度過童年,那些或甜蜜或清涼的味道,大白兔、高粱飴、大蝦酥、花生牛扎、果丹皮,簡直就是五彩繽紛的年輪,記錄著童年的點點滴滴。而已經上映的《糖果世界大冒險》建立了一個由糖果組成的世界,想法別致,流動著奇光異彩,而充斥著親情與勇氣、元氣滿滿的冒險故事,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估計關注中國動畫的觀眾都知道小徐克,這個和香港大導演同名的內地導演專注于動畫,曾拍攝過《超蛙戰士》《特功明星》《81號農場》《綠林大冒險》等一系列勇于挑戰新技術的精品動畫,而這部《糖果世界大冒險》則沿繼了《綠林大冒險》的人設,地球女孩小雨這一次遇到了全新的挑戰,媽媽文靜被魔法相機變成了糖果人,小雨必須和綠林小伙伴勇闖糖果世界,從壞蛋的手里把媽媽救出來。
糖果世界的設定比綠林星球來得更具想象力,而且更容易被孩子們所認知,糖果是甜美的,但甜美的事物往往潛藏著誘惑與危險,這是一個挺深刻的話題,影片用通俗直接的動畫語言,傳遞給觀眾。
小雨這一次的冒險無疑是升級了,無論故事的曲折與驚險程度,還是視覺畫面的細膩感與沖擊力,都可圈可點,小雨和小伙伴們陷入了大反派“咕嚕”的圈套,本性固執的小雨一度忽略了團隊的力量,然而個人英雄主義在糖果世界遇到了空前的危機,小雨必須信任她的小伙伴們,才能打敗咕嚕,獲得最終的勝利。一波三折的劇情,驚心動魄的氛圍,影片都表現得相當成熟。
而影片在視覺上,小徐克導演依然堅持追求做到極致,全程依照迪士尼的設計流程,電腦技術建模,使糖果與擬人特征完美結合,神態動作都很生動,在一些視角宏大的場景上,糖果構成的世界更是讓能產生蕩氣回腸之感。在技術的支持下,片中的角色豐富多彩,各種各樣的蛋糕人、糖果人、冰激凌人、巧克力人、甜甜圈人,每個角色都是特質清晰,性格明確,這樣龐大的角色體系以往只出現于好萊塢的大制作中,《糖果世界大冒險》有此表現,算得上是國產動畫的一個突破了。
除了糖果,影片中另一個讓人印像深刻的元素是游戲,小雨和綠林家族的闖關環節中,出現了大量曾經的熱門游戲,籃球機、祖瑪、俄羅斯方塊、魔方等等每一出現,便讓觀眾備感親切。
由這個設計,不禁讓人想起了幾年前的《無敵破壞王》,也是充斥大量的游戲元素,有一段故事也發生在由糖果組成的世界,兩相對照來看,好萊塢動畫的技術更成熟,風馳電掣的糖果賽車激動人心,而咱們的國產動畫則更加好玩有趣,東方視角意境悠遠,各有各的特色,雖然實力差距明顯,倒也無需妄自菲薄,科技時代,技術的差距很快就會被抹平,故事才是未來比拼的重點,動畫片更是這樣。
從《綠林大冒險》看到《糖果世界大冒險》可以看出一種可持續開發的動畫片體系,并不是單純的系列電影,而是像漫威宇宙一樣可以把不同星球不同角色進行靈活的混搭,從而形成一個大而有序的世界觀,小雨的下一站又會是什么樣的星球呢?現在就可以開始期待了。
4 ) 《糖果世界大冒險》:被刻意隱去的“綠林”
如果不是資深的國漫迷,可能不會知道《糖果世界大冒險》中布勒、穆勒、圖勒這些奇怪的生物是什么物種。它們是世界樹種種族,與主人公小雨在2012年的前作《綠林大冒險》中相識并結下深厚友誼。
我特別不理解的是,明明是續作,為什么影片從命名到劇情都刻意在回避《綠林大冒險》,難道回避前作就可以避免前作票房的失利么?何況,一直以來我都認為,《綠林大冒險》是一部相當有意義的國產動畫電影。可能票房不太好,但是無論是科幻素材的引入,還是異世界種族令人印象深刻的造型設計,都堪稱地理穿越類型片的代表。
這下好了,《糖果世界大冒險》中沒了綠林中那種從大自然而來的神秘和敬畏感,取而代之的是一個臆造糖果世界那不接地氣的視覺奇觀。與茂密的森林、高低錯落的樹叢、和那一抹從林間透露下來的陽光相比,影片中那些莫名其妙的照相機、糖果、場景道具,和布勒他們完全不搭。影片顯示出一種必須要借用《綠林大冒險》中的人物,又特別想塑造一個孩子們喜歡的糖果世界,于是生硬地把二者結合在一起的不協調感。
在影片中,小雨與布勒的友情因壞人的挑撥而經受了挑戰,而小雨的情緒變化顯得特別突然,因為在觀眾看來,她與布勒之間實際沒什么值得情感破裂的矛盾。這時候,影片就出現了“為賦新詞強說愁”式的強力扭轉,小雨的情感被極端化,陷入個人的漩渦,觀眾接受起來有種被揪住鼻子生生被拽著往前走的感覺。
更何況,小雨并沒有經歷最壞的情況,一切就好轉了。最壞的情況是,她自己也被變成糖果了,她自己快要失意了,她自己就要丟失對媽媽、對布勒這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人的美好記憶,那時候能喚醒她的將是讓觀眾非常感動的東西——真摯的愛與友情,超越了一切魔力、法術的愛與友情。可是小雨只是在別人的失意危機中充當救世主,她從未給觀眾帶來對危機真正的帶入感。
哪怕是上述這種情況下,我所希望看到的最最感人的一幕也沒有發生,就是當小雨誤解布勒后,當布勒被變成糖果時,小雨會怎樣后悔、怎樣懊惱、怎樣失落。我現在已經記不起來當布勒變成糖果時,小雨是什么反應了,反正沒有沖過去,沒有大哭,甚至沒有刻骨銘心的傷感。于是,作為觀眾的我,反而要傷感了,難道這就是小雨與布勒之間的深厚情誼嗎?
影片開頭所描寫的一大段叢林追捕怪獸的戲,沒有用在結尾挑戰壞主人公的一場戲中,使影片喪失了一個非常不錯的照應機會。不過,片尾主題曲響起后的一段畫面中,弟弟與哥哥的一次擁抱還是挺讓人感懷的,算是影片中最不錯的一個鏡頭吧。
動畫影評俱樂部 inside
5 ) 不只是有食欲
每年的兒童節都會有很多動畫片上映,受眾的小朋友年齡也是有所分別,恰巧這個周末跟隔壁鄰居的小孩一起去電影院感受了這部在5月27日上映的《糖果世界大冒險》,大概之所以選擇5·27這個日子上映的意義就是“我愛吃”吧,滿銀幕的糖果零食看得人眼花繚亂,好像回到了童年。
《糖果世界大冒險》是由徐克(小)導演的,此前他執導的《超蛙戰士》是一部五年磨一劍的作品,制作五年之久,投入了千萬打造了中國首部太空科幻類3D動畫電影,獲得了極大的好評。徐導為了動畫片,顛覆了自己過去的生活,原本是一個高級經理人的他,突然變成了一個“瘋狂”的動畫人,他希望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中國的皮克斯。就是這樣帶著這種“走火入魔”信念的導演,怎么能不拍出好的動畫片呢?這也是我走進電影院去這部看似低齡兒童才會看的《糖果世界大冒險》的原因之一。
果然這部《糖果世界大冒險》沒有令人失望,一直追求高品質畫面的徐導這次也是十分用心,看過這部動畫電影就會發現,片中色彩絢麗的顏色不是每一部動畫片都能做到的,看得出來每一種糖果的造型和顏色都是經過精心設置的,所有糖果雖然都是擬人化的人物,但在觀看的過程中還是有一種“想吃”的欲望,可以稱這是一部令人有食欲的動畫電影。
除卻畫面的精心制作以外,看似簡單的劇情中也有著獨特的意味。小女孩小雨的媽媽被施了魔法變成了一顆糖果,本來并不太勇敢的小雨為了拯救媽媽,變得勇敢起來,不怕重重阻力進入了糖果世界,并且找到了愿意幫助他的小伙伴,一起去拯救媽媽。這里面除了教育小朋友要勇敢以外,同時也在潛移默化的教會小朋友要真誠對待朋友,要有團隊的精神,在困難面前要理智,不能亂了手腳,要做一個有智慧的人。這對于當今被家長們慣壞了的小孩們都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對于這部電影中的情節,最讓我覺得有趣的是一個小細節,就是大家進入糖果世界時,那個帶有“吹泡泡”功能的小門,之后大家都變成了一個被泡泡保護起來的個體,好像我自己的童年里有特別“吹泡泡”的場景,好多泡泡圍繞著自己仿若夢幻之中,尤其讓我感到好像回到了童年。所以我想說的是,成年人在生活和工作的巨大壓力之下,不妨找一個相對清閑的下午,去看一部特別簡單而有童趣的動畫片,可能真的會讓人全身心的放松下來,然后會發現其實生活也可以很簡單。
最后不得不提起的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曲,真是特別的朗朗上口,歌曲名字是《帶我一起去冒險》,聽了的你就會跟我一樣,一直哼個不聽:Right here Right now,帶我一起去冒險;Right here Right now,朋友的力量突破一切……真的不只是正能量!
6 ) 《糖果世界大冒險》:顏色明快,定位粗糙,雖卡哇伊,情節亂套!
這部電影,真心屬于不好看的哦!
不過,開始當然還是先來表揚一下好的方面吧!這部電影中人物的設置和各種情節,比較符合低齡化的兒童觀看,也在場景渲染花了一些心思經營。
它特別討巧的地方還在于,能抓住成長問題進行闡述。類似這樣的從單一個體出發,比較能引起共鳴。這或許也是很多動畫電影,通常都喜歡用一個呆萌的小女孩,進行成長描述的原因吧?比如,《龍在哪里》,那位名叫小珍的人類小女孩。到了這部電影里,這樣類似的角色換成了小魚。她的固執與自私,以及與朋友之間的情感,和獲取對母親親情的各種感恩,是電影的一大優點
這個故事里,主人公和環境的配色比較萌,很卡哇伊,這也是本片有一個好的地方。人物頭發質感很好,表情也設計比較復雜,這都是技術水平上的好。另外一處,是配音特別符合角色定位,能讓人身臨其境,能感知人物的年齡段位。
但是,即便加上這個部分,這也是僅僅是電影中,非常勉強硬是挑出來的,三處做得不錯的地方。
因為,這部電影里暴露出來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而這些問題也都是不能回避掉的,首先就是情節,情節太簡單,簡單到潦草收尾,這是不應該的。你比方說,角色定位、職業、身份、環境各種簡單化,使得影片,各種代入感極其不夠。影片中,僅僅把角色定位為地球籍的小學生和綠林星球的小伙伴,也實在太過去勉強。是不是低齡動畫就可以簡單化到這種地步,值得商榷。
另外還有兩點,就是節奏和笑聲。在動畫電影里,節奏和還能不能讓小盆友們看后,會心一笑?是一個考驗。這部電影顯然在這兩方面都做得不夠好,在整個電影的播放過程中,我在影廳里聽到的笑聲寥寥。就算最簡單的動畫電影,都必須在笑聲或者節奏上有變化,方能做到好看。整部電影的節奏感,這部電影在這方面,又是簡直弱爆了!顯然,這是這部電影另一處做得不好的地方。
嗯,還有必須吐槽下畫功了,這部電影的畫功和它的情節一樣,屬于潦草。潦草到表情幾乎為零,最不能容忍的還有類似這樣的表情。 這部電影之所以沒那么好,或許和導演及制作團隊有關。我是看完等到出字幕,還在等彩蛋的人(當然,結果是木有的)。
最后,說說這部電影導演的名字,叫徐克。一定不是這個徐克,好吧就說到這兒吧,對于這樣的電影,無需再浪費我的筆墨了。
【作者簡介】曾狄 藝術家/知名影評人騰訊娛樂/時光網/電影網 特約影評人
百度百科專業影評人
微博:
http://weibo.com/zengdi77 微信:zengdi07QQ124778977
合作媒體包括:《cctv6中國電影報道》本周之星/ 《看電影》/ 《北京晨報》/ 《羊城晚報》/《 南方都市報》 /《 星途》/《色趣》/ 《航空旅游報》...
更多作品請掃描二維碼,謝謝合作欣賞
7 ) 孩童的世界最甜最令人向往
可能是因為有了孩子,每天家里人都圍著孩子轉,讓筆者的內心深處由衷的羨慕孩童的世界,孩子們只要想要什么想吃什么想玩什么,只要使出他們的殺手锏——哭,一切都能滿足。而成人的世界呢?現實的殘酷沒有人可以讓你撒嬌,只能自己去奮斗去贏取想要的東西。這就是成人和孩子最大的區別,這也是成人羨慕孩童世界的最主要原因。
動畫片《糖果世界大冒險》就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最甜,最令人向往的孩童世界。電影凝結著幕后制作團隊河馬動畫和導演徐克奮戰十幾個月的心血。它沒有令人失望,一直追求高品質畫面的徐導這次也是十分用心,看過這部動畫電影就會發現,片中色彩絢麗的顏色不是每一部動畫片都能做到的,看得出來每一種糖果的造型和顏色都是經過精心設置的,所有糖果雖然都是擬人化的人物,但在觀看的過程中還是有一種很甜的感覺。
電影《糖果世界大冒險》講述了小學生小雨和綠林家族的小伙伴們在糖果王國展開冒險旅途的故事。影片以歡樂溫馨的方式向孩子們展示了成長經歷中的酸甜苦辣,讓孩子們了解勇氣和友情的重要意義。電影圍繞“奇”、“幻”、“逗”、“暖”四大關鍵詞展開故事,以奇幻勵志的情節設計,唯美夢幻的畫面風格,逗趣斑斕的主角形象吸引觀眾的眼球。
國產動漫作品在一部《大圣歸來》讓所有國人興奮不已,當然也經歷了“喜羊羊”的低幼敘事階段,終于將創作的主題回歸到了兒童動畫電影的最大主題——“成長”。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小雨要和小朋友重新認識友誼,重新理解小小的自我和媽媽的關系。《糖果世界大冒險》在營造明媚溫馨的幻想世界的同時,加入了對于兒童冒險題材創作母題的理解,這無疑屬于河馬動畫的一個進步。鬼馬的咕嚕族人“布勒”這一角色的拿捏恰當好處,他不僅是本劇的顏值擔當,搞笑搗蛋的本領還讓觀眾獲得不少開懷大笑。作為小雨的性格的對立面,編導者讓二者的沖突代表了兒童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挫折,更豐富更立體的還原了現實情感,也因此獲得了家長和小朋友的一致認同。
電影在影片色調上同樣也做足了功夫,整體畫面設計走清新歡快的少女風路線。在美侖美奐的糖果世界里,粉嫩的糖果精靈手舞足蹈,天上飄著棉花糖似的云朵,現實世界的各種零食在這里統統擁有了生命,原本刺激味蕾的美味甜品在電影里變成了充滿誘惑力的視覺蛋糕,讓小朋友們欲罷不能。
每個人都有一個英雄夢,每個成年人都有一個孩童夢。在《糖果大世界》中,小雨是一個擁有自己夢想和野心的怪小孩子。不過,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小女孩似乎不被周圍人理解,處處受挫。而在糖果世界里,小雨則富有童心地實現著自己的理想和榮光。
8 ) 娃娃認為好看!
孩子的世界誰懂,娃娃喜歡就行了!
導演徐克,不是那個老的,是年輕的。他的教育背景和從業經歷,他本來可以在美國過上清閑滋潤的生活。但在2000年時,徐克毅然選擇回到了中國。 徐克到了上海,加入復星集團出任投資銀行部總經理,但很快發現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便辭職離開,當時,一位好朋友問他到底想做什么,徐克說,自己的理想還是拍電影。 一直鐘情于畫畫的徐克發現國內根本沒有好的動畫片,日韓歐美的產品占據了絕對的市場優勢,就連自己的兒子也成了日漫的忠實觀眾,放眼望去,國內的動漫市場被外國人瓜分殆盡,他由此做出決定,做中國人自己的原創動畫,做中國人自己的動畫大片。
好可愛
既然想做小孩子的電影,可以多從故事本身著手。
看到“導演 徐克”的時候嚇了我一跳,一直在想這么幼齒的故事,難道是徐導另有深意?好在,在確認之后終于可以釋然了……
辣雞
國產動畫走的奇幻路線最讓人難堪,再好的包裝和制作也沒有用
看不下去。。。
這鬼片子還有閑心找水軍,好低級哦
哦,煞筆
哄小孩的
粉粉的色彩,充滿夢幻,小朋友們應該喜歡看,電影還是有教育小學生的說教意味。
小你媽徐克
導演TM居然叫(小)徐克,咋不上天?
弄了一個老外做宣傳,又弄了一堆水軍刷好評,簡直是,不要臉
很有創意 我主要是喜歡闖關部分 好多不同的星球那里
雖然模范了很多,也算是致敬吧…
大人看有點無聊 帶孩子看的 她還看的挺高興 這就行了 勉強給個四星
冒你媽了個大雪碧!
確實比較適合小朋友。
不知道怎么說的片子,實在是讓我無從下手。不好看不好玩又無趣。糖果這兩個字,我還真的沒有什么體會到。加油吧。差距十分明顯。請把心思用在對的地方。別辜負自己的努力和別人的期待。
想抄襲《無敵破壞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