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大學副教授艾蜜莉遭不明人士綁架,被丟進一個時間持續倒數的密室中,她的記憶喪失,更別說是被綁到這裡的原因。驚恐又充滿疑惑的她,在牆縫發現一個寫有日期的火柴盒,裡頭還夾了一支鑰匙,艾蜜莉意外地對這些東西感到熟悉,但上頭的日期究竟是什麼意思?鑰匙又是拿來開啟何物?艾蜜莉得把握時間趕快找回記憶才行。
仔細想一想,如果男主一開始就是植物人呢,他只是靠著生命維護系統來維持生命,他所遇到的一切都是夢呢?因為植物人雖然有自我意識但是就是醒不過來,這跟他在“機器”的監控下逃不出來有一定的道理呢,結尾的最后,男主看起來逃出了“機器”但最后還是有個一模一樣的探頭。是否可以這樣理解,他還是在依靠生命維持系統,他的親人還是沒有讓他死,最后也只是一個夢,夢的最后也會醒,除非他的親人,拔掉“生命維持系統”,也就是讓他死,才能真真正正逃離這個“夢境”,個人見解。
男主一開始非常抵觸程式化的電腦,當他發現與他聊天的是人工智能時,既憤怒又沮喪,覺得生活被電腦禁固,他覺得不應被如此對待。他希望電腦中病毒,癱瘓,希望有“人”來修,這樣就可以離開了。但事與愿違。反復神游時總被電擊,意識中斷回到囚室。后來,經“首袖”(人)指點用意識轉變習慣,主動與Ai戀愛,或者說教會了電腦人性化,而他也轉變了抵觸的執念,最后的場景,丟棄了鑰匙(放棄改變Ai的信念)。
病塌上的老人也許經歷著同樣的感受,彌留之際,每次心臟起搏,都被拉回到生命維持系統禁固的現實中。接著意識彌漫,接著心臟起搏,如此反復。其實老人想活著,但想像人一樣有血肉的活著;老人痛苦的是被程式化機器禁固的活著——孤獨、無趣、壓抑、被動、無望。既離不開生命維持系統,又無法改變。
正如男主嘗試出逃,但外界不是酷暑荒漠就是冰雪嚴寒。第一次出逃,外界是荒漠,男主渴得不行,發現一家無人超市找到水就大飲起來(只有豐富的物質,沒有人氣),雖然自己被救了,但感覺糟透了,因為還是被禁固者。第二次出逃,外界是嚴寒,男主冷得不行,最后是“人”救了他,回到熟悉的城市中。他感覺很好,放棄抵抗,把鑰匙丟了。
我想此劇想用男主與他爸相互映射一個類似的主題,人既然離不開電腦,電腦【人性化】是不是與人更融洽。
《無限密室》是一部典型的以情節本身為賣點的低成本之作。故事以一個密室為主要場景,圍繞人的記憶展開,復雜的部分是這記憶可真可假,如何判斷便成了主人公能否擺脫困境的一個重點。這也是整部電影的關鍵所在。 影片的主角是一個叫弗蘭克的男子。他被襲擊醒來發現自己被關在一間密室之中,陪伴他的只有一個“生命保障操作員”霍華德。這霍華德并不是人類,而只是一臺執行命令的電腦,在密室中以一個監視探頭現身,并和弗蘭克對話。 弗蘭克說,他完全弄不清為什么會被關在這里,他是個守法公民,一定是哪里弄錯了。霍華德說,它的任務就是保障被關在這里的弗蘭克活著,其他什么也不知道。 事情當然不是這么簡單的。 弗蘭克其實很懂電腦,但又很討厭電腦,不喜歡生活中的一切都被電腦控制。他的父親心臟病發后被機器維持了四年毫無意義的生命,在他看來這是對人的自由以及尊嚴的踐踏。 而霍華德也不只是“保障生命”而已,在密室中還有一臺被稱為“神經掃描儀”的神秘機器,它可以利用人腦中的記憶碎片去制造記憶(像做夢一樣),以求發現被人主動隱藏的秘密。 弗蘭克和霍華德,不僅在密室中朝夕相處,也是記憶中針鋒相對。 弗蘭克的記憶反復循環。一段是他起床準備行動,從電腦上拔下一個U盤;另一段是他被襲擊之前,在一家咖啡館里和女店主加比的互動。 (下文涉及關鍵情節劇透和個人解讀) 從這些記憶片段中,透露著密室外面大概是個怎樣的世界。外面的世界被一套人工智能系統嚴格管理著,人的自由與權利受到了侵犯,反對者結成了一個聯盟,要破壞這個系統。 弗蘭克就是這個反抗者聯盟中的一員。他被抓之前,已經制造了可以破壞這個系統的病毒,存放病毒的U盤被他藏了起來。現在U盤的下落便是雙方關注的焦點。 弗蘭克對系統非常熟悉,他也知道如何應對機器對他記憶的窺探。他設置了一個“機關”,一旦觸及,記憶便會中斷,他的秘密也就不會被發現。 影片后半的主要內容是,由于某種意外密室與外界的聯系斷了,密室里食物和水都要耗盡了,弗蘭克利用霍華德必須讓他活著的程序漏洞逃了出來。 這段內容是真實發生的,還是由電腦制造的記憶? 我認為是后者。不是弗蘭克抓住電腦的漏洞逃了出來,而是電腦利用弗蘭克的求生意志,破壞了他的“機關”,最終發現了他的U盤。 最直接的證據,是影片在弗蘭克出逃的過程中插入了咖啡館女店主被關在另一個密室中的畫面,所以最后弗蘭克與女店主在“新世界”相會的場景的假的。 下面簡單分析電腦是如何戰勝弗蘭克的。 電腦,一邊不斷循環弗蘭克原本的記憶,另一邊則為弗蘭克制造新的假的的記憶。 弗蘭克在咖啡館的記憶不斷循環,他和女店主越來越熟絡,讓被關押的孤獨的他有了情感寄托,“生有所戀”。記憶一次次被中斷,但電腦也并非一無所獲。它沒有找到U盤,但漸漸發現了弗蘭克的“機關”所在。 “機關”不是弗蘭克被掃描身份引來警察的攻擊,而是咖啡館墻上的某張照片。他的U盤就藏在照片背后,只要一看到照片記憶就終止,U盤就不會被找到。電腦制造了第一次逃跑來測試這個“機關”,并在第二次逃跑中用真實風景替代照片來破解了這個“機關”。 弗蘭克為什么會上當?他自己已經分不清真假了,任何在他身上發生的事都可能是電腦制造的假的記憶。電腦讓他相信密室已經失去供給,他再待下去肯定沒命,必須逃出去。電腦又設計了霍華德這個“單純”的有漏洞的角色,故意讓他覺得還有一線生機。 其實一切盡在電腦掌握中。 跟電腦相比,人還是脆弱的。但,這些“缺點”——自由,情感,甚至恐懼——不正是人之所以為人而應該被珍視的嗎? 《無限密室》,和很多也表現人類受挫的科幻電影一樣(當然格局和質量各不相同),是一個寓言,提醒人類不要在發展之路上迷失。 (首發于公號“星期三噪音”noiwed,歡迎關注!)
看了豆瓣上所有人的影評,我發現沒有人真正的看懂了,因為所有人都在一開始就接受了一個設定:密室是現實存在的,他不斷進入咖啡館這段記憶是為了找到某個犯罪證據。
如果要理解這部電影,需要把電影分解成三個場景:1、密室,2、臥室及咖啡館,3、病床。
既然臥室和咖啡館是創造的記憶,那么病床才是現實,老人是真正的Frank。
第一次密室出現故障,畫面轉向一個簡短的畫面;病床上的老人呼吸急促了一下
男主第一次走進咖啡館,請注意畫面一個非常莫名的細節,這個細節和病床的一個細節非常相似(按屏幕按鈕),并且出現了很多次,這應該是現實場景在夢境中的投射。
而后在講述他父親在機器的維持下生活了4年。并說明,是機器將他困在了不算活著的生命中。而畫面中的老人并沒有證據表明是Frank的父親。
第二次密室出現故障,大樓發生爆炸,病床上的老人又呼吸急促了一下,并借陌生人之口,道出這個設備的意義所在。
第三次密室出現故障,是男主主動出擊,他以為成功的逃出了密室,結果卻發現只是幻覺(自我解脫的失敗,就如我們噩夢中掙扎或奔跑卻無法擺脫)。
第四次故障,男主依然是主動出擊,這次醒了過來,用手摘掉氧氣罩(自我解脫成功),在他和Howard的對話中,已經表達的非常清楚
直到此時,輪回在真正的結束,打開了隱藏的路徑,女主不再是Gabby,代表著新的開始,Frank安息了。
本來可以寫成短評,但短評劇透答案比較不道德,就放在長評里吧。
結尾挺有趣,盡管男主很象逃出來了,但根據一些關鍵點做推理的話,只能說男主最終還是上當了,但他無疑還被騙得挺開心(因為拿出U盤后和瑪德琳的交談的確是放松愉快的樣子)。
最關鍵的推理節點:片中有一處完全不可能是男主夢境的劇情交代——咖啡館的女主“加比”也被單獨關在一間密室里,神色悲傷。
這必須是現實狀況。
所以男主片尾在咖啡館里看到的長得一模一樣的“瑪德琳”是夢境中人(不要說什么雙胞胎)。
還有一處不起眼的證據:男主最后一次逃脫之后,電視新聞里說“軍方遺棄的密室囚所里面除了男主無一生還”,這新聞也是程序捏造的,因為“加比”要是死了,“瑪德琳”怎么還活著。
片尾還有幾處暗戳戳的提示:男主“逃脫”后,一邊放著畫外音新聞,鏡頭一邊閃過男主在家沏的咖啡(杯子卻是咖啡館里用的上黑下白),悠閑趴在地上的狗狗(男主在電影開頭就咆哮過他被抓這么久家中的狗無人照料早該死了),咖啡館里的攝像頭(如果不是霍華德那種應該也不必特意交代)。
這些小道具在片中都是很重要的推理線索,男主在夢境中時會胡亂組合這些記憶中存在過的物品,比如他在夢中起床的那間陽光明亮的百葉窗臥室,床是截然不同的白床單大雙人床,墻角擺放的卻是囚室里的沙發,桌子上還有囚室里用來喝飲料的特制杯子。
1-Frank為聯盟的黑客,被ISN關入密室,ISN通過不斷的催眠Frank從他夢中探出U盤的下落。
2-密室是真實的,而所有發生的事,從停電,到咖啡店戀情,到兩次出逃,都是夢境。最后一次出逃時,女店員閃現密室,以及最后的攝像頭都暗示仍然在夢境中。
3-最后一次出逃,Frank到底是故意漏出U盤下落還是他真的以為已經成功脫身?我認為是故意漏出,他不愿意繼續活在密室和夢境的循環中,后半段他有提及后悔沒有終止他爸爸的呼吸機,映射他不想這樣茍活著。
電影中有很多毫無營養的對白,應該可以精簡一下。
男女主演技都太尷尬了。
很喜歡
這片子為什么才6.4
50/100 注意計算機的任務是“to keep him alive”,AI就是一臺高級生命維持機的化身。導演調動觀眾情緒的手段太少了,并不是只有創意就能成功。
一個U盤惹的禍!男主被人工智能困在密室,要套出他的病毒U盤。AI下了許多套,比如重復女招待、突現黑人牢友、假裝逃出生天,讓他放松警惕去取U盤,都被識破。最后真地放他逃離,然而。。。電影可以各種解讀,但前中期太冗長,太悶太瑣碎。還以為是《心慌方》,但差遠了。女主特別路人甲,算種氣質
燒腦看不懂
比較討厭這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片子,不是單純的看不看懂那么簡單。而是明明片子不怎么樣還被某些人自行腦補后增加了色彩然后宣稱為“神片”。這種行徑無異于去解讀“跳大神”的科學道理。為什么看個片子我還需要自己腦補?此片就是老中翻新的噱頭,開始還挺懸疑,卻越來越無聊,真實還是幻境?WHO CARE!
對科幻片而言,小成本從來都不是問題,但沒新意是硬傷,看介紹以為是心慌方,看著看著覺得是源代碼,再看是生死停留。這就很sorry啦!
你所有認為的現實,都是虛構。
還是覺得電鋸驚魂、心慌方系列帶緊張氣氛的密室逃脫更有意思
看的快要睡著,還是晚上看的,真的太慢了,不喜歡這種慢的電影,最后才有結局。其實也沒講什么內容,只是300個被關在里面,只有他1個人活下來,而且逃跑幾次都失敗被抓回來,最后一次成功是因為ai幫助了他關門。總之是一部挺無聊的電影,看到50分鐘就快看不下去,要不是評分高真不能堅持看下去
這個密室設定賊恐怖,而且是越想越恐怖,但拍得索然無味,本身已經沒有那么多東西了,為什么還不90分鐘結束,拖這么長這么多重復內容,有什么用?
開放式結局。那幅畫就好比盜夢空間里讓人辨識虛實的陀螺。
6.5分。略有小驚喜,但整體上依然犯下了類似密室電影的問題:太過枯燥。各種設計和安排看得實在是太多了,風格上讓我想起當年的《超級立方體》,但神游的情節有點故弄玄虛,最后到底有沒有出來?我個人是覺得已經出來了的,但也有不同的解讀吧。
小成本科幻概念片,演員很少,場景很小。一點心慌方,一點黑客帝國,一點源代碼,一點肖申克的救贖。沒了。前半小時的戲拖沓,完全可以精簡掉。
小成本燒腦佳作,一開場就知道,最重要的線索肯定在前10分鐘,于是本片有了多種解釋。編導是同一人,所以細節和伏筆都不能忽視。至于結局,到底是不是開放式的,在于是否留意導演給出的大量細節。我傾向于《黑暗侵襲》方式的結局。
結尾的攝像頭細思極恐,其實男主好像從來沒走出去過吧。所有你認為的現實,其實都是虛構,真的可怕。好好看的電影。
完成度不錯,以低成本科幻片而言男主演技也頗在線。后半收尾到底意味什么可反復思考一下(注意標題的提示性)。
創意不錯,拍得太拖沓,拍成半小時的短片就好了
難以捉摸、構思精密的故事,其真相如何給予觀眾不斷思考和探究的空間;正是如此,本片經久不衰的觀賞價值讓我也必須持保留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