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巴斯特基頓好厲害
哈哈哈哈哈 好搞笑 巴斯特基頓是個雜技演員吧 有跑酷 有漂流 還有熱氣球 電影分三個故事
1.七次機會 得知有7億遺產繼承,條件是需要27歲前結婚,知道的當天就是他的生日,(對了沒人慶祝生日呢),他去找瑪麗告白,可是太直男了,說只是要找個人結婚,誰都可以。還好瑪麗電話聽到了他愛她,除了她誰都不想娶。登報征婚一大群女人那段好搞笑,太會跑了,永遠別得罪女人,哈哈哈哈。最后在七點前成功結婚,結束。
2.鄰居 我愛你,我也愛你。開頭的串場好厲害,一張紙條,挑起多邊矛盾。他真的好欠扁,滑頭一個,串上串下太厲害了,哈哈哈。頭被埋那段很喜歡,笑死了。三人串窗那段也好驚艷。最后男女主在一起,結束。
3.氣球 開始沒想到怎么跟氣球聯系上,哈哈哈哈。氣球上搓衣板洗衣服覺得好可愛。堵河抓魚破簍子,邊抓邊掉。跟女主第一段是女主跳河準備游泳撞上男主,第二段男主腳朝上頭朝下悶在船里,女主救他,第三段女主斗牛,男主抖熊。最后在一起,坐船上要掉下去嚇到我,船飄在空中還以為變成玄幻片了,結果是氣球啊,結束。
好厲害,好多動作也好劇情也好銜接得太厲害了!!
2 ) 七次機會
從夏天到春夏秋冬又一春,從夏日到冬天,吉米一直向她求愛,可是一直沒有成功,夏日里見到的那只狗也長大了,不知道為什么這么搞笑。
公司破產,但是卻有一份遺產。
哈哈哈,律師為什么這么搞笑。總是差了一步,坐在前門等他們,結果他們從后門出去了,等他追上他們,差了一步,他們已經坐電梯下去了。等追到農莊,律師用盡心思給他們看到那份遺產,他們倆開始倒追律師,那個保安看著一臉懵。
律師給他們看了繼承遺產的條件,得在27歲之前結婚,而今天剛好是最后一天。好想說會不會想辦法去假結婚?
他開始各種醞釀求婚儀式,瑪麗,你是我這輩子唯一愛過的姑娘。你愿意嫁給我嗎?男主成功求婚瑪麗,但他如實告訴了她必須得今天結婚的原因,但是卻越描越黑,突然好心疼這個男主。或許這就是所謂的語言的藝術?
這種時空轉換,還蠻有意思的。
打電話沒打通,瑪麗寫了一封信給吉米,結尾的一個X比現在很多事都浪漫,才曉得竟然是a kiss,吻你。
果然是好朋友,一直勸著他結婚,不知道是否承認同性戀?或者具體是什么時候開始的,是否有效嗎?好朋友開始給她介紹女性朋友但是感覺每一個都很有特色呀,都很美。為什么非得點題,有七次機會呢?
第一次,一見面上來就說,你能嫁給我嗎?哈哈哈,太直接了吧。還不如直接說我有七百萬,誰要嫁給我來的快。
好朋友教他怎么去求婚,拉著律師的手,律師一臉的生無可戀。
第二次,做了心理建設,結果后面一堆看熱鬧的,社恐真的太不知所措了。
第三次,用紙條傳信,結果被撕了,哈哈哈。
第四次,朋友出手來幫他了。結果卻看上了朋友,朋友都沒臉看。說替他朋友求婚,但是在他看到他朋友那樣的時候,躲開了,等到那女孩看到的時候,是律師的模樣,那個律師還一臉的天真無邪。真的好搞笑。
第五次,第六次都以失敗告終。為什么繼承個遺產也這么難呢。
遇見的女性角色都好有魅力呀。哈哈哈哈
話說另一邊,送信的人還在路上,騎的馬因為中途下來過一次,就沒法再爬上去了。在路邊等著其他人。
一路上都在找個女孩和他結婚。
然后他朋友給他幫忙,打廣告征婚了。
然后無數個新娘正在路上,開車的,騎馬的,自行車的,跑來的,坐滿了整個教堂。竟然還有溜冰的。未婚女性來到了教堂,擠滿了,難得一見的景象,但是最后為啥有點嚇人。
哈哈哈,笑容逐漸變態。
它的背景音樂也真的代入感。朋友和律師倆個人弱小無助又可憐。送信使者終于把信送到了他手上,可是這個時候又出現了其他的問題,但這個時候,離最后七點鐘還有45分鐘。男主在前面走,后面跟著全城的女性,經典的場面啊。
一人一塊磚,裝修老爺爺直接提前下班了。
司機也被趕下來了,遇上了車禍,警察看到了也只想逃跑,到那個廠里,他從小門走,結果其他人光明正大的從大門進。被吊上去了,直接送走。以為殺了他,結果轉身又看到了他,立馬翻臉。
那群女的真的太拼了,競走賽跑,又是蜜蜂,還有水塘,翻山越嶺,最后那一段山上滾石頭下來真的挺危險的,還有最后十分鐘,終于最后歷經千幸萬苦,可是卻來遲了。失落的他走出門外,卻看到外面的那個鐘,原來并沒有遲,趁著七點之前,結婚了。
里面的音樂真的是太了,能夠調動情緒和氛圍,故事也挺好玩的。
3 ) 2020-10-14,巴斯特基頓之七個機會,第77部
1925年上映,距今95年,騰訊視頻,時長1:35:43,豆瓣8.9分
這是我看的第二部默片電影,第一部是《神女》,于1934年上映,距今86年。
順便把默片的時代背景了解了一下,1925-1930年屬于有聲電影開啟的時代,在此之前,屬于默片時代。
我發現默片電影比有聲電影更考驗演員的演技,需要動作、肢體、神情都到位,才能把劇本的核心內容傳達給觀眾。
反觀現在的有聲電影,有些演員連臺詞功底都不及格,吐字不清,真的應該向這些前輩學習一下。
這部片子,有幾個情節的設置很“卡位”,第一個是遺囑揭開,男主發現自己要娶老婆,第二個女友的親筆信由管家騎馬送出去。
片子中有些情節,跟卓別林還挺像的,后來我在彈幕上看到有網友說,他跟卓別林是喜劇片數一數二的開山鼻祖。
4 ) 七次機會
講述商人吉姆面臨經濟危機,幸好去世的祖父留下巨額財產給他,但條件是他必須在27歲生日晚上七點前結婚,結果引來全城婦女的求婚,當然,最后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我看過了
5 ) 七次機會
講述商人吉姆面臨經濟危機,幸好去世的祖父留下巨額財產給他,但條件是他必須在27歲生日晚上七點前結婚,結果引來全城婦女的求婚,當然,最后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直觀的感受就是整部電影搭了一個空洞的劇情框架,只是為了用來給他自己炫技,但是老天爺啊,這技也太TM炫了,后半程大段的追逐戲,甚至是今天都很難達到的水準
6 ) 快樂,繞梁百年不倦不減。
這不是影評。也不是小說。
情節主題:
商人James Shannon(下文簡稱吉姆)為了利用祖父留下的巨額財產擺脫經濟危機,必須完成祖父遺囑上的唯一條件:在吉姆27歲晚上七點前結婚。
關于巴斯特基頓如何表現情節主題:
《seven chances》在結構上大致分為四個段落,分別是:吉姆向心儀已久的女孩Ruth Dwyer表白未遂、吉姆出現經濟危機(這是本片戲劇性轉化的臨界點,因為他經濟上出現問題,而這個時候律師正好告訴他其祖父留下一筆巨額財產給吉姆,但是又有附屬條件)、吉姆想盡辦法結婚(這是故事繼續發展最有看點的部分,進一步深刻反應了故事中的人物沖突、心理沖突等)、吉姆和Ruth Dwyer終成眷屬(這是影片的結尾部分,主人公不僅和心愛的女人結婚了,并且完成了祖父遺囑上的條件)。
構成影片的兩條主線:
其一是由巴斯特基頓扮演的商人吉姆對Ruth Dwyer的愛慕之心構成的情感主線,或者說是吉姆和Ruth Dwyer內心兩廂情愿,卻又因為雙方的羞赧而產生互相表白障礙的情感背景。
其二是吉姆的祖父留給他一筆巨額財產,而這筆財產正好可以幫他擺脫經濟危機,可是祖父在遺囑中卻給吉姆出了個難題:在27號下午七點前結婚。
兩條線索在故事的第二個段落產生交集,并相互作用,激化了矛盾將影片推向高潮。
影片的開頭主要的場景很單調:在Ruth Dwyer家門口的白色柵欄門口,影片利用疊畫分別標記了春夏秋冬四個時期,展現出吉姆和Ruth Dwyer聊天、眉目傳情、彼此心照不宣但又開不了口的場面。這也是影片的第一個段落,主要為我們交代了吉姆對Ruth Dwyer的感情,也通過Ruth Dwyer的時而期待,時而激動,時而失落的表情告訴我們,其實Ruth Dwyer對吉姆也心存愛戀。可是第一段落最后卻無果而終。
當吉姆的生意狀況出現問題,隨行律師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拿出了吉姆祖父的遺囑:只要吉姆能在27號下午七點之前結婚,就有資格繼承這筆財產。戲劇性的畫面產生了——吉姆看了看日期和時間,發現離27號下午七點已經只剩下半天的時間。緊接著,吉姆鼓起勇氣去照Ruth Dwyer,想向她表達自己一直埋藏在心中的感情,觀眾們也在這個時候滿懷期待。當吉姆站在Ruth Dwyer的面前向她求婚的時候,出現了引出第三個段落的矛盾:吉姆竟然告訴Ruth Dwyer,只有她在七點之前嫁給他,吉姆才能獲得祖父留下的遺產。Ruth Dwyer從興奮的心情跌到谷底,她以為,吉姆是為了遺產才向自己求婚,于是懷著悲痛失望的心情拒絕了吉姆。影片逐漸被推向高潮。
影片的第三個段落,也是最精彩的地方,吉姆的拍檔T. Roy Barnes和律師分別提議:將吉姆包裝成億萬富翁,在當地報刊上發征婚廣告,只要符合條件并愿意嫁給吉姆的女性都在七點之前于當地教堂集合;另外讓吉姆在俱樂部尋覓女性并當場求婚。他們本著同樣的一個目的:七點前讓吉姆順利結婚,拿錢!
內心激烈斗爭的吉姆迫于無奈和形式的發展,順應了律師和拍檔的提議,開始在俱樂部尋覓女性,他先后向七名女士唐突求婚,滑稽的動作,俱樂部其他人的反應等等一系列因素都進一步增加了影片的戲劇性,最后七個女性都沒有答應吉姆結婚的請求,而吉姆也因為此事被當作異類看待,因此吉姆俱樂部尋妻的議案正式宣告失敗。就在這個時候,Ruth Dwyer在家中苦惱萬分,她心中對吉姆的期待在一定程度上戰勝了她對他的失望,于是她撥通了吉姆辦公室的電話。粗心的接線員在這個時候接錯了電話,也正是這個錯誤,Ruth Dwyer在電話中偷偷聽到了吉姆和拍檔精彩的對話:“我寧愿不要錢,也不能娶我不愛的女人,我只愛Ruth Dwyer!”這個電話是影片高潮前的最后一級臺階,也是Ruth Dwyer情感變化的導火線,她意識到自己對吉姆的誤會,于是迫不及待的將寫有愿意嫁給吉姆的字條交給奴隸Jules Cowles,要求他迅速將字條交給吉姆。
第三段落高潮中的經典部分在這個時候呈現在觀眾面前,巴斯特基頓利用格里菲斯的平行交叉剪輯法,對同一時間的不同場景進行加速度切換,讓情節越來越快,產生的巨大的時間壓力不僅調動了觀眾的情緒,也充分反應了情節主題在發展中的戲劇效果:被拍檔拽到教堂的吉姆看到了人山人海前來應婚的女人(夸張的造型和人數的龐大讓吉姆和觀眾嘆為觀止),結果吉姆臨陣脫逃,被整條馬路上的瘋狂女人追殺。而身負重任,負責傳遞愛情字條的奴隸奴隸Jules Cowles卻在路途中受盡坎坷,不止一次失去傳遞字條給吉姆的機會。Ruth Dwyer家中的鐘表時間一步步逼近,她焦急的等待著吉姆的出現。
影片在第三段落的尾聲講影片的兩條主線融合了,我們不知不覺的意識到這樣的事實:吉姆必須拿到遺產,必須在七點之前結婚,必須和心愛的Ruth Dwyer結婚。
第四段落,吉姆風塵仆仆擺脫了追殺他的女人們,牧師和Ruth Dwyer在家中準備婚禮。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小插曲,Ruth Dwyer家中的鐘表時間快了五分鐘,本來以為錯過時間的兩個相愛的人沮喪不已。不過巴斯特基頓還是在七點鐘聲敲響的時刻,讓吉姆和Ruth Dwyer結成連理。影片終結。而最后這個小插曲就如同一陣微風,讓本來逐漸平靜的漣漪再次輕輕翻滾,傳向周遭。
簡單的情節主題在兩條主線的相互交錯中構成了經典的四個段落,其中運用了大量的人物造型、幽默情節安排(瘋女人們拆墻抱磚砸吉姆等)、畫面語言(吉姆在被追殺過程中,滑落山體的巨石在“逃難”路上尾隨其后等),將這一情節主題發揮得淋漓盡致。
《seven chances》是一部經典的默片,短短的五十分鐘,在影片上映后過去了將近一個世紀,卻依然讓觀眾在沒有一句對白的情況下捧腹、緊張、興奮、擔憂、歡喜,并能一直延續巴斯特基頓的帶給我們的歡樂。這是默片時代當之無愧的經典。
7 ) 時光帶不走的經典和歡笑
時光可以帶走很多東西,那些它帶不走的,可能就是經典了吧.
《七次機會》是今天看的第三部電影。我以為會出現諸如昏昏欲睡、直至反胃的狀態,沒想到了片子一開始就很抓人。
Jimmie Shannon連續若干季節的示愛未遂給人一種錯覺,從前二十分鐘看很像文藝片。但當男主人公祖父那份遺囑出現的那一刻,片子的喜劇因素一下子迸射出來。
整個屋子里的人都在倒向不同方向的笑,一部沒有臺詞的電影,能打動人的唯靠其精致的情節,和一個個絕不落俗套的“包袱”。
并非每部影片都需要給人震撼和九十分鐘后的回味,在觀看了1925年一個美國中產階級五十多分鐘的生命片斷后,笑到腸胃糾結,時隔80多年后仍讓人當場鼓掌示好的,也只有經典中的經典可以做到。
很少給哪些片子五顆星,《Seven Chances》是其中一部。
8 ) 巴斯特基頓電影的視覺語言(自用)
1920s初期,巴斯特基頓的喜劇片的視覺語言較為成熟,敘事結構也很完整,不知道劇本是否源自于一些當時的社會奇聞,相較于福爾摩斯、待客之道,這部電影的原創性更強,沒有明顯的文學元素。
時間:基頓有意識的將時間元素作為推動本片故事發展的主要動因,電影一開場的蒙太奇語言在短時間內交代了1年多的時間跨度,然后將電影接下來的時間放置在近半天的跨度中,時鐘的元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空間:印象深刻的被追逐的橋段,追逐可以展現電影的空間和運動,基頓利用了很多道具(此處艾特成龍),包括但不限于汽車、吊機、船、樹、石頭等,其實道具的不同是源自于環境的不同,展現了電影空間的變換,但是基頓用的都是大景深、全景、遠景鏡頭,相較于現代的花里胡哨的運動、特寫鏡頭,實在是樸實無華,但勝在實用。
沖突:喜劇電影是最難拍的電影之一,但喜劇最不缺的就是戲劇沖突了,其實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在這方面不太出彩。
人物:人物沒啥好說的,喜劇片嘛,開心就好。
基頓從小在爸媽經營的戲劇團長大,4歲的時候就被他老爸在臺上甩來扔去的(據說他爸用他做武器,成功擊打了一位在臺下無理取鬧侮辱基頓母親的觀眾)。他從小就學會了怎樣在驚險刺激的動作中保護自己,后來運用到了電影中,《七次機會》便是一例。電影最后十分鐘,簡直就像電子游戲一樣,一條命闖關。
基頓,真的是用生命在拍片!基頓真得是非常神奇的生物!我已經不想對片子過多表揚了!我就想表揚基頓!誰也別攔著我!建議類型里添加”基頓片“這個類型!看過得幾部基頓片里,目前這個是最好的!看完了蹦蹦跳跳去尿尿,好開心!ps:最后這句是蹦蹦跳跳回來以后加的~
無緣無故向別人求婚,對方會把你當成瘋子。但如果你說和你結婚就能成為百萬富翁(1925年的700萬美元),瞬間人人都想和你結婚了。如果你又說這是個惡作劇,她們又會瞬間從未婚妻變成殺手。被成千上萬個女人追趕也并不是什么好事,因為她們追你不是為了嫁給你,而是為了殺你。前半段鋪墊有點長,但后半段還是很驚艷的。尤其是以大樹為橋、在山坡翻滾、和巨石賽跑、跑贏火車……每一個鏡頭都可以封神。
基頓對于攝影機的最佳位置和運動方式有著精準的嗅覺,他永遠懂得怎樣用鏡頭語言來制造笑料。新娘們奔赴教堂的段落,平行蒙太奇在主角的未知視角與觀眾的全知視角間切換,鋪墊過后從第一位新娘走入教堂開始,景別始終保持全景狀態,渾然不知的基頓與絡繹不絕涌入的各式新娘之間產生強烈對比,天才手法。
這片子絕了。成龍,你早生50年肯定沒基頓厲害。有一個人物坐在車里不動,背景變化的專長很有意思。無數新娘的鏡頭也挺震撼。動作戲更不用提了,雖然幾個地方借助了停機再拍,但是依然十分瘋狂,精彩!
據說巴斯特·基頓的這部影片并不是很成功。當時觀眾在看那場追逐戲的時候大多沒有笑聲,不過基頓后來加上了那場石頭戲,成為了經典,并挽救了整部影片。基頓之前的作品中愛情戲一般只是作為點綴,而這部戲成為了核心。片中的萬人大追逐可能是默片喜劇中的慣用手段,不過我還是大開眼界了一番。
唉,原來這樣的故事在那個年代就已經被發揮得很完備了。怨不得C說好多創意在好早之前就有了,了解一點電影史就會讓你發現很多現代片子是在炒冷飯。。。
(9/10)后半部我的嘴巴就一直沒有合上過………………什么《莫斯科保衛戰》、什么好萊塢戰爭大片兒,場面比起這片都弱爆了………………………………
基頓很明白該如何運用鏡頭和肢體去制造笑料,即使這些笑料與故事割裂,我直觀的感受就是整部電影搭了一個空洞的劇情框架,只是為了用來給他自己炫技,但是老天爺啊,這技也太TM炫了,后半程大段的追逐戲,甚至是今天都很難達到的水準,在沒有特效和威亞的年代,玩這樣的動作場面無異于拿命在搏,基頓實乃鐵人三項全能,讓人服的結結實實。
相比其他作品稍平庸了點,主要諷刺拜金主義和虛榮心,只有真愛才能代替一切,雜耍情節相對少些,也沒太多亮點。褐黃的暖色調畫面,四季變化,旅途的變化,省略過程,直接是車子的位移,新娘大圍捕,跳樹,石頭陣
7.5分。以前似乎看過類似的作品,看樣子是本片的翻版。基頓這次真是跑得夠過癮啊。我說吧,小姑娘有什么好傲嬌的啊,只要對方的確是自己的愛人不就夠了,到時候真沒結成婚就哭去吧~~說起來女主到底住什么鬼地方啊,沼澤,山地,荒漠,這都什么地形啊~~~
新娘大戰太無敵了 基頓就是一真人索尼克
哇哈哈哈哈中間段竟感覺在用鍵盤操控巴斯特基頓躲避咕嚕嚕的石頭!
作為演員,“一本正經”的巴斯特-基頓就是影史跑酷之王,看完這個,什么所謂的僵尸片都可以不用看了。作為導演,本片每一次笑料的設計無一不是完美而有趣的,細節設計也都很出眾,這部的重點是爆笑的第三幕追逐戲,很純粹,還玩起了人海戰術大場面,即便早早猜到結局,也依舊充滿了驚喜。
這部電影你會看到一個男人被百來個新娘群演逼著長跑、劃船、游泳、跨懸崖、斜坡翻滾、落石躲避、爬樹,建議片名改為《七項全能》,哈哈哈哈。
核心創意還可以:經濟危機的基頓迎來一位律師:祖父留下七百萬遺產,條件是他必須在當天七點前結婚(基頓說今天就是自己27歲生日時可太喪了),之后無數穿婚紗女人追著他狂奔的場面被不少后來者復寫。開場交代基頓有個未求婚的女友,但因為點小誤會導致被拒了,這種由誤會引發連鎖反應的劇情其實挺無聊的,這意味著角色比觀眾傻,容易讓觀者失去耐心。基頓被拒后又梳理出七位可求婚的對象(片名由來),但后續的求婚過程幾乎沒有任何設計,基本是一次次問然后一次次被拒,很無聊,只有問接線員時又被拒,基頓像之前一樣劃掉接線員名牌還有點意思。全片用了兩次信息遮擋造成的笑點,但插入的很刻意,效果不好。后半段基頓展示了自己標志性的體術,在下坡上狂奔躲避巨石,但剪輯點過于明顯,石頭也很假,其實不如夸張一下大堆女人們蝗蟲一樣的破壞力
前面笑點稍顯平淡,但是從新娘子們出現開始真是各種嘆為觀止啊,場面熱鬧,笑點頻出,簡直太好玩了,都瘋了,哈哈~
樂翻了,很多設計巧妙的細節盡顯滑稽幽默,貪婪的力量真是驚天泣鬼神,傾巢出動般的場面十分震撼,得罪廣大婦女同胞的后果是很嚴重滴,在一次次的弄巧成拙下,Keaton就是個自討苦吃的可愛逗比典范,被追得灰頭土臉狼狽不堪的樣子喜感十足,歡樂無比。婚姻還是得以愛情為基礎才合理。
不可思議!!!基頓在翻滾的大小石頭中跳躍的驚險場面到底是如何做到的???每次看他的早期默片唯一的感覺是:這孩子拍成了這樣還能活著真是不容易。。。(ToT)他的父母該會有多擔心呀。
哎唷喂不行了…笑得我哭天抹淚的……晚7點前不結婚,巨額遺產就泡湯。喜歡的姑娘不嫁他,全城的新娘追著他——99年《億萬未婚夫》的劇情構思原來全是扒自基頓。追逐戲太精彩,簡直是佘著命來拍的,冷面笑匠從頭至尾一副愁眉苦腦的慫逼樣兒,觀眾卻笑得都快內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