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分類:劇情片 美國 2015
主演:羅伯特·雷德福 尼克·諾特 艾瑪·湯普森 瑪麗·斯汀伯根 尼克·奧弗曼 克里斯汀·沙爾 R.基斯·哈里斯 Randall Newsome 海莉·洛維特 林德·愛德華 德里克.克朗茨 Susan McPhail Andrew Vogel 蓋亞·懷斯 Tucker Meek ?
導演:肯·卡皮斯?
講述比爾和他的朋友卡茨徒步穿越阿巴拉契亞山徑的故事。
B站上偶然搜到的一部電影,講述了古稀之年的一位作家,生活如白水般無味平凡的一日復一日中總感無靈感與波瀾;妻子及家人勸其安享晚年,但他內心總有不甘。突然一天在網上看到一篇登山的游記,自己內心頓覺被點燃,想去徒步登山。于是買裝備找伙伴,盡管妻子和家人百般勸阻但看到他如此堅持還是支持了他的行為。多年未見好友的陪伴,倆人上路了,路上遇到過風雪、落水、被人追,甚至掉落懸崖險些喪命,但這些都不抵登高望遠時看到的通透壯觀景色時的豁然開朗心情。在相伴途中他們彼此分享感悟又覺得回到三十多年前年輕時的狀態,當然也不得不屈服于年齡所帶來的體力及心力上的衰退,原來的堅持登頂的信念變為上路感受了就好,量力而行,收獲可能更多。當然此番經歷才有這本小說和電影的誕生。人應該適當的走出自己常態的生活環境,去接觸大自然,去完成自己小小的心愿,哪怕每一次是挑戰,經歷后總會有回的新生般的感悟和活力!
“等我們老了,我想要住進同一個養老院,我們要一起看電影喝下午茶看逗逼老頭在我們面前耍寶。”
這是我跟高中閨蜜曾經的夢想。前幾天我在瓊庫什臺接到她的微信,聊到一個壞消息,我們有幾個小時的時差,很少這樣同步聊天,一般都是想到什么聊什么,想不到這一次的話題離死亡這么近。這一次也算幸運過關了,我們再一次約定,等下次回國要一起去旅行,去哪里都行,帶著我們的孩子不顧一切出去走走。
“等我們老了,臨終的一刻,我希望你在。”“等到60歲,就在一起好不好?”
這是很多生命中所謂曾經無比靠近的路人甲,關于天長地久,持續到老年的謊言,不過當初我是相信的,只不過此刻我已經不在乎他們怎么想,畢竟只是路人甲,不值得繼續浪費生命了。
這幾年在路上,確實遇見過一些年紀大了,選擇長期在路上的人。最常見的是各種五顏六色的大媽,不限于紅色圍巾和綠色上衣,相同的是吃過死小孩的紅唇,以及大墨鏡,以及處于夕陽游鄙視鏈頂端的持長槍短炮的攝影大爺。
“你知道二十幾年的時候,我是坐專列來的這里,那時候,哪有什么旅行團。”
“我們去尼泊爾的時候,遇上了地震……你看看這張照片,這是喀拉峻,對了,雨崩你去過沒有嗎?哎呦,哪里不去太可惜了。”
臥鋪車上的北京大爺,跟旅行團里的上海大叔操著同樣的大嗓門聊起他們的光輝過去,我忍不住想起那個跟我約定一起自駕去西藏的老友。
印象里那個愛畫畫的少年,是否終究在遙遠的未來,變成這樣一個大嗓門的寂寞大叔,為什么我們一定得等到我們老了,才去做一些事,而且是我們特別想去做的那些事呢?
《林中漫步》大約就是這樣一部浪漫主義的夕陽游之作,我從不覺得他是拍給老年人看的,畢竟在去塔縣路上,哪怕拉稀也覺得無所謂的68歲大叔,還計劃著有生之年要去樓蘭看看,他們怎么可能接受片中那些吐槽老年人體力不支,只能半途坐車折返的結局,這分明是嚇唬年輕人的窮游宣傳片。
你看看,如果你再不出門去看看。只能年紀一大把,跟早就斷聯幾十年的瘸腿發小,來一場林中漫步,看著一個個擦肩而過的精神小伙,吐槽一句,傻b,還不敢太大聲,畢竟連逃跑都只能來個狼狽的屁股蹲。
老了,老了,不但體力不支,膽量也所剩無幾,再好的美景也不如找塊石頭坐下歇歇來的好,只能自嘲一句,我們沒有什么目的地,只不過是走到哪算哪的林中漫步,這本來就不是一場比賽嘛。
等老了,我是誰,你是誰都不重要,我愛你,你愛他也不重要,都老了,離什么最近,什么最奢侈,誰都明白,難道不是嗎?
不如還趁沒有徹底躺平,一起去林中漫步,隨便走到哪算哪吧。
一位性格內向的作家遭遇“老年危機”,在參加完一次葬禮后,決定要做點什么。因為多數作家的命運結局,不是拿酒精麻痹自己,就是扣動扳機(參考海明威)。
他步入一座小樹林,觀看一條穿越的小徑,頓時有了主意。
阿巴拉契亞步道(Appalachian Trail),全場接近3500公里,是美國東部貫穿14個州的徒步登山之路。緯度高高低低,一些地方比較平坦。如果只是偶爾周末,行走個半天一天,是不錯的運動。在北美生活過的人,應該都不陌生,算是種生活方式。可換作已年逾古稀、平時“宅男”的男主比爾(羅伯特·雷德福),打算從頭到尾走一遍,就難怪妻子(艾瑪·湯普森)和朋友們種種反對:“瘋了不是?簡直活得不耐煩。”
討論過后,結婚四十余載的妻子,看比爾心意已決,打算各退一步,堅持讓他找個人同行。果然是維持長久婚姻的明智之舉。作家的朋友,多數估計也是宅男。最后,有個意外失聯許久的人,前酒鬼史蒂芬(尼克·諾特)進入了視線。去專業徒步店,在營業員忽悠下,買下外套營帳等一堆裝備。營業員舉起一個橙色的小塑料鏟子,“別忘了ee后,請自行清理。”美國環保法標準嚴格,公民普遍素質高。這可不是在開玩笑。
這是部盎趣叢生的小制作“公路電影”兩位演員,一位79,一個74,想不給人家點個“贊”都不行。如果老年人全都有這勁頭,國家制定養老退休計劃,再無困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可惜,意愿所好,執行起來卻沒那么容易。才走出一里路,這對老基友,已經氣喘吁吁,不斷被年輕人超越。他們開始心里打鼓,“我們做這個,是不是太老?”
這個主題性的問題,是電影探討的所在。被年紀體力拖累,被有經驗的嘲笑他們業余,被兩只熊仔威脅。他們聊著,前行著,并未動搖。然而,真正的挑戰,尚未來到。一個男人筋疲力盡,離家千里,就容易產生非分之想。在一個汽車旅館小住休息的時候,史蒂芬頓時和來洗衣服的肥碩女人,眉來眼去。而比爾的“出軌”則顯得克制內斂。他邊吃著午餐,邊用眼光追隨著私家旅館的女老板。這種事情,但凡攤上某軟弱的時機、地點、對象,換誰不一定保證晚節可保。擺脫誘惑,他們發現三個月餐風露宿的結果,是——他們才行走了1/3。史蒂芬打算租車,開到路尾,也算有個交待。那是在作弊!于是,老基友差點鬧出分裂。
可當兩個人摔落懸崖,上下不得時,他們發現“自己真的老了。”差點留下遺囑,等待彈盡糧絕后被曬成干尸。先前他們所拒絕過幫助的年輕人,成為有些諷刺的解救者。“回家”半途而廢在這部電影里,卻是種勝利。嘗試過之后,作家比爾回到溫暖的家里,投入妻子的懷抱,解決了身份危機,還有了本新書。酒鬼史蒂芬,也對折磨自己一生的——酗酒做了了斷。
他們,如許多經典的演員一樣,成為看似最不可能的一對知心朋友。
盛佳標注。
在兩位老人徒步穿越阿巴拉契亞山后,布萊森滿臉釋然的問卡茨:你想回家了嗎?“ 眼里滿是對家的思念和對旅途的滿意。
他們雖然沒有看到最后的卡塔丁山,但他們一同經歷了烈日、暴風雪、在夜晚遇到兩只高大的熊,走到雙腳都流了血,還在途中遇到了善良的人們,在他們滑下懸崖的時候,在危險之時,也最終明白了生命里對自己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他們望著滿天數不清的繁星:“世界的另一面還有人向我們一樣,仰望著如此美麗的星空嗎?” 答案是肯定的。
影片中表現的,真正的遠足就是「在路上」,只是為了更好的折返,找到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目的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段路,這些風景,身邊的好友,以及心里,最思念的那個人...
整部影片,都在貫徹兩位老家伙的樂觀心態,特別是卡茨簡直是搞笑擔當,不管兩個人遇到怎么樣的陷阱,他們都可以用幽默來化解。掉進河水里時——這下子可精神多啦;掉下懸崖時——下次再這樣能不能提前告訴我一聲?;就連卡茨把唯一的逃生希望的繩子掛在樹上,布萊森也沒有責怪,相反他們一起看到了最美的星空。
他們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卻走上了同一條美麗的風景。即使人生不同,兩個人的善良和堅毅品質,以及豁達的心態卻如出一轍。最讓我感動的是卡茨最后的明信片,我看到彈幕說,這兩個人可能是這輩子最后一次見面了,我感到很傷感,但是影片中的兩個人并沒有為此而感慨,甚至沒有擁抱,對于同行半年的人,他們只是簡單的說了再見,就像明天早上還能看到彼此從帳篷里爬出來一樣。
相信自己的人,才能完成想要完成的事,并永遠保持著好奇心,正如卡茨的最后一張明細片:” 我很好奇,接下來做什么呢?“
兩個爺爺都好可愛呀
Because I’m curious and I love being curious. I like knowing things about the world that we’re living in.(以及那個話嘮且一直diss裝備的女人太真實了,我也碰到過,徒步路上遇到這樣的簡直要發瘋!哈哈哈哈)
畢竟是根據一本隨筆改編的,故事性偏弱,但很好地保留了布萊森的幽默,也沒過度詮釋和拔高。
悠哉日常
雷德福本來是想和保羅紐曼拍這片
顯然導演并不是一個有戶外經驗的人,所以拍不出真正徒步的感覺
爺爺們跋山涉水,為世人示范如何做清爽的老年人。爺爺之一是電影《Indecent Proposal》(譯名《桃色交易》,并不黃)主演。怎么說呢,爺爺老了也是迷人的爺爺,不是因為老了才迷人,是因為他本來就很迷人。
電影其實相當一般,就跟迄今唯一讀過的那本比爾·布萊森的書一樣。但當初看了《涉足荒野》之后就想去走Pacific Crest Trail,看了《朝圣之路》之后也想去走同名步道。如今這部看完,又想去走Appalachian Trail了。日子越過越少,清單越變越長。嘆氣……
怎么什么書都能拍電影啊
發現這部電影終于發行了。趕緊去書架找到老布親筆簽名的書。電影都出了書還看。趕緊讀讀讀....
人在旅途
是預算很少嗎,小景別好多PD也很廉價...導演實在不行,off-colored jokes有點太多,Nolte還是很亮的~笑得很開心,路上風景和走山徑的文化還蠻有趣,科普性質的游記書本來就容易流水賬,看看笑笑得了~~有些地方真的有點讓我想到Butch&Sundance,感慨唉...Bob沒能跟Paul一起演真是太遺憾了。
3.5星。好基友,好朋友。
飛機上挑電影完全靠名字和海報,沒想到剛好是講Bill Bryson老爺子。演員選得不好,長相太正統,反而是演基友的老爺爺比較像本人。很喜歡拍到老爺子屋子的鏡頭,看見了墻上的圖書館照片。
片子中規中矩。我只想說,看海報封面我以為是一個老頭和一個年輕人的雞湯之旅,看了全片才知道原來是兩個老頭。
人生總有著各種各樣的起起落落,片中的兩位老人大概能算上已經步入黃昏走向下坡了,但是他們卻不畏懼已經無法支撐的身體做著讓人佩服和勇敢的事情。最美的風景是走出來的是開拓出來的,兩位老人向我們展示了美麗的風景和幽默的對話,看似瑣碎的言語和調侃,卻輕松而自在。
人生平靜久了,就如溫水中的青蛙,就是需要靠折騰喚起生活的滋味。而兩個社會地位不同的老伙伴一起上路,看起來是很美好的重新喚起友情的過程,可如果你是單身久了的人,就會知道有時候出門選擇旅伴是不得已退而求其次的選擇。當然了,這兩件事我都不太有勇氣去做,所以老爺子好樣的。2016
不算俗套的雞湯,其實有很多對年華逝去的慨嘆,還有就是旅行的悠然與快樂。曾經叱詫風云的羅伯特雷德福,如今跨過一條小河溝都是一場大冒險。
比想象中有趣耶,Shaal姐太搞笑了
比較布萊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