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播放記錄
視頻
分類:劇情片 其它 2016
主演:索倫·莫靈 波笛·約根森 克里斯蒂安·塔夫德魯普 埃利奧特·克羅賽特·霍夫 Miri Ann Beuschel ?
導演:克里斯蒂安·塔夫德魯普?
When their son, Esben, moves out, Kjeld and Vibeke decide to relocate to a smaller home. They discover that the apartment they lived in back when they were students, is up for sale and agree to buy it and make a new start. Kjeld furnishes the apartment the way it was furnished back then, and for a while the two relive their sweet days of youth. But events take a turn neither of them had expected, when they wake up one morning, and find that they are actually thirty years younger. Written by Christian Tafdrup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五十公斤熊”,更多影評和資源歡迎關注。
最近熊又再聽周杰倫的《回到過去》這首歌。
想回到過去
試著讓故事繼續
至少不再讓你離我而去
……
我們總幻想可以回到過去,以為回到過去,可以改變很多當時沒能改變的事,讓遺憾變得不再是遺憾。
但回到過去真的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嗎?
今天這部丹麥奇幻電影,也許你可以從中找到答案。
回到初相戀
For?ldre
故事一開始,一對老夫妻目送自己的兒子從家中搬走。
兒子走后,妻子難掩失落的表情。
原本的三口之家,少了兒子,屋子也變得格外冷清。
老兩口同臺吃飯,無言以對,疏淡如水。
激情褪去,愛情降溫,只剩下親情維系著彼此的關系。
妻子會在半夜醒來大哭,只因為太掛念兒子。
丈夫想到了一個辦法,他租了一個當年他們熱戀時住過的房子。
然后從地下室翻出當年拍攝的照片,對比當時的照片,給房子重新翻修,家居擺設也盡可能地還原當年的情景。
妻子也在這個房子里慢慢找回當年的那份悸動。
兒子的離開也變得沒那么傷感,因為老兩口現在可有事做了,隨手拿起一件老物,都夠兩人回憶上一段時間。
隨著夫妻倆對話的增多,似乎心中名為愛情的火種被重新點燃了。
多年未行房事的兩人來了一場久違的靈肉結合。
第二天醒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兩人都恢復了年輕時的容貌,丈夫對著鏡子,看著鏡子里的自己,不敢相信。
滿臉的膠原蛋白,緊致的皮膚。
妻子也被自己這種變化嚇得躲進了衣柜。
難道真是應了那句歌詞所唱的:
因為愛情,怎么會有滄桑,所以我們還是年輕的模樣。
很快兩人不再糾結變得年輕的原因,而是為再次恢復年輕的肉體感到興奮不已。
兩人沒日沒夜地在這個小房子里膩歪。
赤身裸體,沒騷沒燥,這一段二人世界的劇情甜得發齁。
他們好像已經忘了自己還有一個年紀和現在的他們相當的兒子。
兒子初見這兩人也是嚇得不敢相認。
后來兒子慢慢接受之后,邀請兩人以朋友的身份到自家里來開趴。
正是從這里開始,事情的發展變得有點不一樣了。
丈夫看見妻子和兒子坐在樓梯上親切聊天,旁人不知情的話還以為兩人是情侶。
當然丈夫看見了這個畫面心里也不是滋味。
嫉妒開始讓丈夫變得越來越怪異。
一邊是變本加厲地還原房子里的各種小細節:
給天花板打孔,拆掉暖氣片,弄臟玻璃,整壞馬桶,試圖讓各種曾經的回憶留住妻子。
時時刻刻用這種方式提醒妻子:
我們曾經是多么的相愛。
另一邊,就是想方設法打斷妻子和兒子的談話,像一個爭寵的幼稚小孩。
隨著丈夫對兒子的嫉妒越來越大。
在一次醉酒后,他動手暴揍了兒子。
妻子顯然被嚇了一跳,眼前的這個根本就不是自己曾經認識的溫柔體貼的丈夫,只是一個具有瘋狂占有欲的年輕人。
最后,妻子忍受不了搬去和兒子同住。
之后的事情徹底失控。
三人再一次同臺吃飯,關系似乎變得更加微妙,丈夫一人坐一邊,兒子和妻子坐另一邊。
當妻子透露她跟兒子打算要小孩的時候,丈夫徹底崩潰了。
熊看到這里的時候不知道喊了多少次“WTF”了。
這部電影是導演克里斯蒂安·塔夫德魯普的處女作,據說靈感是來源于導演自己的夢境。
看完這部電影熊只想說:導演,你的思想很危險哦。
正因為不倫的劇情飽受非議,以致于在電影制作完成一年半后,丹麥仍然沒有電影院愿意播放這部影片。
拋開這個毀三觀的劇情走向,本片其實要探討的是“回到過去”是否真的有用。
電影里的丈夫太沉溺于過往美好的回憶,認為只要一切環境都能夠再現,自己和妻子的感情就能順利的恢復以往的熱情。
但他忽略了人,這個最重要的“變量”。
他可以控制自己永遠不變,但他沒意識到妻子會發生改變的可能。
作為妻子,可能會覺得,要是能重來,我是否可以試一試人生別的可能性?
眼前的你不再是我人生唯一的答案。
回到過去之后,妻子的“變”引起一系列的“蝴蝶效應”令到丈夫始料未及。
丈夫得到了再次年輕的機會,卻失去了妻子和兒子。
崩潰的丈夫回到家,砸壞自己精心布置的擺設,一絲不掛地趴在地板上,任由屋頂滴落的雨水洗刷著屋子里的一切。
當他再次醒來,發現自己已經回到了現實,滿臉的皺紋,斑白的頭發。
自己所在的地方也不再是之前租的破舊公寓,回到了那所明亮寬敞的白色房子。
他和妻子兩人相鄰而坐,表情復雜。
他們經歷的一切是真?是假?
這部充滿黑色幽默和奇幻荒誕的影片,既有想要探討兒女長大離去,空巢老人何去何從;
也有淺薄的俄狄浦斯情節展現和親子關系平衡點的探討。
影片的配樂和攝影都延續了歐洲電影一貫濃濃的性冷淡風。
回到文章最開頭所提到的問題:
回到過去真的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嗎?
導演借這部電影明確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回到過去”并沒有什么卵用。
今天解決不了的事,回到過去依然解決不了,因為回到過去本身就已經存在很多可能,任何一種可能出現變數,結果都會大不一樣。
所以為什么這些年很多藝人接受采訪或者網上有人寫文的時候總會提到我不愿意回到過去。
因為回到過去依舊會充滿遺憾,可能解決了目前的遺憾。但又會出現新的遺憾。
所以就不要去想解決過去的問題,因為沒有意義。
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
與其希望從過去作出改變,還不如著眼于當下,坦然面對問題并解決問題。
如果當下也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學習一下大張偉。
他曾經說過:
遇到解決不了的事,就放一放,后來沒準你就想不起來了。
你的點贊和轉發是熊寫作的動力
觀影日記 2018年7月31日
觀影狀態:疲乏、困倦
觀影體驗:無趣、生厭
觀影過程:昏昏入睡
丹麥影片《For?ldre》(回到初相戀)
作品類型:劇情、奇幻
主要演員:Miri Ann Beuschel、Elliott Crosset Hove、S?ren Malling、Bodil J?rgensen、Anton Honik
故事概述:Kjeld夫婦之倫理篇
上映時間:2016年11月3日在丹麥上映
談起“北歐文化”,個人唯一熟悉的就是當地的金屬音樂(哥特、黑金、暗潮、旋死...)。就電影而言,說來慚愧,涉獵很少,估計一年也就看個幾部(屈指可數),這次有機會下載到這部丹麥劇情片(倫理片),讓在下十分欣喜。接下來,讓我們邊看邊聊,簡單解析本片。
情結篇
丹麥人的童話情結
返老還童
“童話思維模式”在每個丹麥人心中根深蒂固,本片的導演兼編劇Christian Tafdrup很好的利用了這一點(優勢),將童話設定引入成人故事中,令整部作品瞬間脫胎換骨、呈現出不一樣的迷人色調——既奇幻、又寫實。
北歐人的神話情結
俄狄浦斯情結
借用神話故事的橋段,豐滿劇情。這里特別提一下“俄狄浦斯”。熟知希臘神話故事的觀眾對其一定不會陌生,總之就是一出悲劇(故事比較長,有興趣的可以參考《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在全然不知情的狀態下,殺了父親、娶了母親,犯下錯誤的他,最終刺瞎雙眼,死于眾女神的圣地。
本作37分鐘以后的劇情與此神話故事頗為相似(只是結果截然不同),重回年輕時代的Kjeld夫婦來見自己的兒子Esben(他已經知道真相),結果...年輕的Vibeke愛上了Esben,甚至與其同居,Kjeld震驚之余,選擇自殺(未遂)...
前后比對,兩者雖有差異,但故事套路、架構幾近一致。
歐洲人的倫理情結
母親愛上兒子,拋棄丈夫,亂倫之事何解?
歐洲人的戀愛觀,讀不懂、道不明。老夫少妻、姐弟戀、富婆搭上小白臉,類似戀愛實錄每天都在上演,如今,又在熒幕上再現了不倫之戀,這個思想尺度,可以的。在我看來,這已經不是思想開放的問題了,簡直就是“自由戀愛”的終極藍本,驚呆了。
敘事篇
劃分為三部分。一,前37分鐘;二,37分鐘至76分鐘;三,76分鐘之后。一個個來看。
第一部分
敘事內容:圍繞老夫老妻Kjeld與Vibeke展開,年逾古稀的兩人,回望過去,感嘆時間飛逝、歲月如歌,青春不在、激情不在。
敘事節奏:自然、舒緩
敘事情緒:傷感、無奈
第二部分
敘事內容:一覺醒來,重回青蔥歲月的兩人,既欣喜又緊張。欣喜于可以再次重溫往日激情,緊張于不知如何面對自己同齡的兒子。原以為可以享受美好時光的兩人,卻遭遇了尷尬的境遇,“年輕版”Vibeke盡然愛上了自己的兒子,兩人情投意合,離開了Kjeld...(神奇的劇情,辣眼睛)
敘事節奏:“急促與緩慢”循環切換
敘事情緒:放蕩、迷茫
第三部分
敘事內容:從絕望中醒來的Kjeld又恢復了原貌,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老邁的Vibeke回歸了,兒子還是那個兒子,三人又可以圍在桌旁,吃吃喝喝、談談笑笑。
敘事節奏:自然、得體
敘事情緒:歡樂、釋懷
三個部分,個人最欣賞前半小時,這一段最平淡、最真實、演員的表演最有張力,令人難以忘懷。至于后兩部分,在下拙見,感覺導演玩得過火,完全迷失了作品的導向性,敗筆。
感慨篇
①感慨“時間不等人”
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揮霍時間、肆意浪費,不懂得“珍惜”二字;
當我們邁入不惑之年,體力衰退,思維下降,想要抓住時間,卻心有余而力不足;
當我們進入暮年,擁有大把的時間,卻再也無力去把握、只能呆呆地看著它匆匆溜走。
②感慨“愛的多樣性”(褒貶不一)
年輕版的Vibeke為什么會愛上自己的兒子Esben,這是“愛”,還是“占有”?個人更傾向于后者,因為影片不止一次暗示“Vibeke對于兒子的關切已經完全超越了正常范疇”,所以當“重拾青春的Vibeke決定與Esben同居”這個情節出現的時候,并沒有令觀眾大呼意外。
相比之下,年輕版Kjeld對于兒子的態度,似乎更耐人尋味、引人深思。試問,他為什么要趕兒子出去(獨立門戶)?難道是不愿意履行家長義務!?錯!因為“愛”,Kjeld愛著Esben,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獨當一面,開創自己人生的新篇章,所以他選擇“放手”,這才是真正父愛如山的表現。
③感慨“回不去的人生”
人們常說:人生旅途漫漫,需向前看。是啊,過去的已經過去,追憶無用。把握現在,暢想未來,才是正道。正如影片中的兩人,回到了過去,重獲了青春,卻走上了陌路,這樣的“回到過去”,有什么意義呢?
我們人生的旅途總是充滿了坎坷,走過去,回頭看,才能遇見最美的風景。如果一直迷戀走回老路,妄想可以做的更好、或者遇見更迷人的風光,那么到頭來,我們仍然走不出這個怪圈(始終徘徊不前)。所以不論如何,必須向前看,走過去一馬平川,退一步懸崖峭壁。
簡評終。
編劇★★★☆☆(構思挺有想法,童話結合神話,故事有創意,但中心思想略浮夸)
導演★★★☆☆(自編自導,優點與缺點同樣突出)
演員★★★★☆(老年版的兩主角演技扎實,其余三人,稍弱)
劇情★★★☆☆(三段式,前段最棒,節奏、條理最清晰;中段最廢,隨性、隨意,太放縱)
視效★★★★☆(北歐既視感,氣氛渲染很有一套)
音效★★★☆☆(與畫面相比,稍遜一籌,與故事的契合度不夠)
推薦度★★★☆☆(倫理片的套路,只能看看,不能深入)
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差差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評11111111111111111111評11111111111111111111差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評11111111111111111111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差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評11111111111111111111差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評11111111111111111111差評11111111111111111111
看慣了慢美劇,所以剛開始劇情推進慢并沒覺得什么,等著爆點,然而看完也有點茫然,勉強能外男主爆發時看出些他對年老現狀的不滿,以及和家人尤其是妻子關系的改善,妄圖回到過去,設計挺新穎的,不僅回到過去,身體也跟著年輕,兒子和妻子一起對抗他也能從前面女主對兒子的愛看出來。看完以后總覺得少了很多情節,尤其是男主對現狀的不滿,以及夫妻的矛盾,感覺總體很平淡,最后的結尾也有些無力,總體有點失望,不過喪系的主題還是挺耐人尋味的。
古希臘神話中,俄狄浦斯因為不識自己的生父母,錯手弒殺了生父,而后又迎娶了生母,在他得知真相后,刺瞎雙眼,通過自我毀滅來抵償無意中犯下的倫理罪責。俄狄浦斯的悲劇起源于子一輩與父一輩關系的置亂,在丹麥《回到初相戀》電影中,通過父一輩年齡的回春,以年歲的相仿將這種亂倫的罪責感降低,同時導演也施以哲學的反思,來探討時間與生命的問題。
兒子上大學,夫婦兩人面臨空巢期。在孤寂和思念中,二人決定搬到年輕時租住的小公寓,通過將回憶中的情景重現,重溫舊時青春的絢爛與甜蜜。在對往事的回憶逐漸升溫中,一場大雨讓二人重返最美好的年紀,褪去年邁的皮囊,重煥青春。可是,短暫地嘗試了“回春”的甘甜之后,焦慮和傷感更多地涌出。在青春驅殼里的蒼老靈魂變得不安分,和兒子同齡后,母親被兒子所吸引,想要開始新的生活,于是搬離了公寓和兒子同居。甚至在三人碰面時,她還提出了想和兒子孕育新生命的驚人想法。
《回到初相戀》中出現了大量的關于“水”的鏡頭,在那個回春的夜晚,大雨仿若湍急的河流沖刷過年邁的臉龐。時間的介質是水,滂沱大雨可以讓兩人一夜年輕,在婚姻間隙產生,二人越走越遠后,曾經幸福的公寓開始逐漸滲透漏水,一滴兩滴,一如曾經湍急的雨水,蒙太奇似的倒流暗示著時間的不可控,一夜之間,二人從年輕再度返老。
仿若那段荒謬的奇幻回春從未發生,父母與兒子回歸到以往平靜的生活。但那份對年輕的執念卻隨著再度年邁而消散。隨年歲而安,這大概是經歷過這段波折之后,夫婦二人最大的感觸。由演員轉執導筒的克里斯蒂安·塔夫德魯普,在他清冷的北歐影像基調中,用奇觀的方式,以戀母情節的俄狄浦斯式悲劇呈現一段荒謬的母子關系,但這段錯亂實則是包裹這個主題的外殼,導演想要探討的還是對年華老去的自我接受與自我認同。
只可惜的是,雖然有奇幻類型的包裝,但在倫理和哲學的探討上,因為視角的單一,始終以父親的角度來探索個體對歲月的感悟,而缺乏對于婚姻與家庭關系中,其他成員的視角貢獻。并且突然的返老與和睦的結尾回歸,讓前期奇幻的類型元素與瞠目結舌的設定都付之東流,變得意味不明。觀眾對于這部本可以深入探討生命倫理的丹麥電影,也遂只能止步于獵奇。
本文首發于《看電影》周刊
可以說是非常元素化和故弄玄虛了。一個挺好的創意,挺好的攝影,挺好的配樂,結果被劇本搞得一塌糊涂..當然了,也有可能是還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我們,無法理解已經處在后資本主義時代多年的丹麥人究竟面臨和思考的是什么問題了.. 中間那段屋內滴水的戲可以說很塔可夫斯基了!
劇情一般,表演也一般,海報就呵呵了!
前半程看到想做愛,后半程看得想戀愛。
『海報比劇情有吸引力』人生沒有向后看 ̄  ̄)σ,我們都不可能回去再次感受一次生活的『假如』這樣會怎么樣的后悔藥
我們想要一個孩子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即使回到過去,我亦不是我。
很高興選擇看了這本電影,挺好的細節和恰到好處的奇幻。導演還出來回答觀眾提問,說,電影制作后18個月都沒有人愿意放映,說是too arty (居然在丹麥也被嫌棄太藝術?)。后來他一直抗爭,終于在丹麥的5家影院放映。
劇情突然血崩, 兒子和母親真的要生個孩子, 開始以為劇情是 嫉妒和占有欲毀了一切,結果是 精神病人歡樂多, 還好一切都是夢,
歐洲朋友們的倫理觀念我是懂不了了。
這才真叫劇本寫得跟開玩笑一樣
我實在是 欣賞不來
前面30多分鐘都非常好,后面wtf
淺薄無力的俄狄浦斯情節探討。
返老還童的父母,要求的是兒子與他們的公平對待,不為孩子打掃家務,背鍋擦屁股,尊重彼此生活。母親愛兒子勝于丈夫的心態比比皆是,兒子與老爹的抱頭痛哭是對淪為亂倫狀態的無奈,回到真實一個失落一個穩重,女人對外在還是特別在乎的,洗
好不容易變年輕了,為什么不做點新鮮事,還要在這個老地方糾纏不休。
蠻有意思的設想,算倫理片。恩愛寂寞老夫妻一夜之間變青春跟自己兒子同歲,兒子也不驚訝情緒反應詭異,教親娘學習居然被親爹性嫉妒暴打,求他兒子心理陰影面積,一般人早精神不正常了。最后夫妻散伙,親爹崩潰要自殺。走向可真是詭異。所謂的變老的恩愛居然讓生理性嫉妒就全盤毀滅了,可見愛情多不可靠
人家是這么拍“空巢父母”的。北歐WTF片可以形成一個系列了……
人物不養眼
也許就像天生父親愛女兒,而母親天生愛兒子一樣的心理原罪。
時間久了的相愛能做的就只是回溯過去。復制曾經的相愛過程。人家發達國家都已經開始討論人性家庭關系到這種深度了某國還在稱女性為資源。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