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觀《歲月風云之上海皇帝》有感
一直對杜月笙及上海青幫的故事很感興趣,之前有在圖書館翻一些書,但是沒看完,用影音的形式來看也不錯。看完電影之后主要有幾點感想,記錄一下:
1.杜老說的人生三碗面,情面,場面,臉面,深感自己也確實需要在這些方面多多修煉。
2.商人很陰,但是涉及到權利,政治后卻沒有政客陰,政客是頂級流氓,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其實是與政治息息相關的,因此日后還有必要去了解政治相關資訊。
3.認清局勢,知道自己在局勢中的定位很重要,在上世紀一二十年代的上海,各種勢力盤根錯節,沒有絕對強權,底層江湖人士可通過自己的智慧實現躍升,在國共兩黨爭鋒之際,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要么全身而退,要么賭一把投靠一方,但因為自己的身份,勢必只能給權利者干些比較骯臟的勾當做夜壺。杜老選擇了投靠國民黨,被蔣翻臉不認人后心灰意冷,去了香港,后中共友好邀請進大陸,卻因身體不支已離世,想來真是時事造英雄,英雄又會被時代所裹挾。比起黃張二人,杜確實是最會做人的,不管是不計得失支持抗日,又或是結交各界文化名流,后期是國共兩黨都想爭取的對象,這些都代表杜與黃張不在一個層次。
4.對于沒有情感聯結的人與人之間的事情,說到底都是利益輸送,前一陣可能還在翻臉,結果因為利益在一條船,下一秒就會笑臉相迎,也正應了我昨天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話:人都是趨利避害的,但同時我們也要記住,人也是有情感的,喚起這份情感,有時可以讓他做出有背他自身利益的選擇。
2 ) 我只想談談杜月笙
我想談談杜月笙,可能是年輕的那股沖動,我一直對杜月笙的故事很有興趣。從這部《上海皇帝》開始,就覺得挺有意思,也不知道里面的“陸云生”是誰。巧的是我爹上學的時候看過關于上海青幫的傳記《青幫三大亨》,所以和我看這《上海皇帝》的時候給我講了一下這個杜月笙。我小時候喜歡聽評書,畢竟在我媽眼里,聽評書比看電視要好。沒過幾天,收音機里開始播評書《青幫三大亨》,真是想什么來什么。我記得當時正是暑假,每天4點必定到家守在收音機旁,我就被那個年代和那些白相人的故事深深的迷住了。
我覺得杜月笙是個有大運氣的人,真的是社會最最最底層打拼成為叱咤上海的風云人物。杜月笙有一句常掛在嘴邊的話“你們是鯉魚,修煉五百年有躍龍門的機會。而我是一個泥鰍,修煉了一千年成了鯉魚,在修煉五百年才有躍龍門的機會。你們失敗了還是鯉魚,我失敗了就又成了泥鰍。我能不小心嗎?”這句話說的精彩,更多的是無奈,一個底層的人靠野心和智慧一步一步向上爬,高處不勝寒,他爬的越高一定越危險,每一步都要充滿小心,他若是摔下來,就是萬丈深淵。杜月笙前半生很小心也很幸運,他沒有從萬丈深淵摔下來,反而爬到了他所爬的那座山的頂峰,成為上海的地下皇帝。但是,像他那種人最大的特點就是永遠想向上爬。可是,在他的那座山上他已經到頂了,所以他只能把目標定在下一座更高的山峰——政治的山峰。從他洗白自己的生意開始,他遇到了蔣介石這個在政治山峰最接近頂峰的人,蔣需要杜來幫他登上頂峰,杜需要蔣拉他一把,一黑一白兩只最肥的鯉魚一起想躍龍門,最完美的搭檔。杜看到了征服更高山峰的希望,好像已經感受到了在那座頂峰上的快感。為了這個希望他毀家紓難,我們可以認為他是一個愛國之人,他為了救國的付出有目共睹。但是,我更愿意認為杜月笙是為了理想不顧一切的現實主義者。終于,八年抗戰結束了,杜月笙的理想馬上就要實現了,馬上就要在次體驗成為龍的感覺。和他搭檔的那只白鯉魚卻拋棄了他,自己躍龍門還擺了杜月笙一道,不僅不讓他做上海市長,就連他自己競選來的議長都不讓他做。絕望就是在你失望時給你希望,在你充滿希望時讓你徹底失望。蔣介石這個人,不夠意思。所以杜月笙說了那句“政府拿我們這些人當夜壺。”晚上想尿尿時我們讓他們痛快,白天嫌棄我們又臟又臭,只能放在床底下,見不得人。杜月笙依沒有放棄,可是,世道變了,他在上海說一不二的地位沒有了,再加上沒多久國民黨的全線敗退,叱咤風云的杜先生只好心灰意冷的逃離上海。1951年,一代梟雄病逝于香港,臨死前燒了好幾箱子欠條。告訴子女“我不想你們以后靠討債度日。我沒希望了,中國還有希望,你們還有希望。”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縱觀杜月笙的一生,賺錢無數又揮金如土,心狠手辣又熱衷交友。三教九流朋友無數,總是一副體面的斯文人的打扮。有人曾說杜月笙向上爬的動力除了野心之外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動力,那就是看不起自己。有一版本的《戴笠傳》里說杜月笙欣賞戴笠就是因為有一次杜月笙款待一群朋友時,有人提起了杜月笙的出身,杜月笙覺得很尷尬,戴笠機智的為杜解了圍。所以杜結交了戴笠這個朋友。那時候的杜月笙已經是個海上聞人,提起出身依然尷尬。對比黃金榮和張嘯林,這兩個人好像一直對自己的幫會身份很自豪很滿意。這就是區別,成功的人多數是這種永遠不安于現狀的人,對這種人來說最大的痛苦就是到達頂峰,只會向上走的人沒路走了。所以杜月笙才會有后半生的故事,雖然最后不成功,但是我覺得只有這樣做他才不覺得空虛。其實我覺得最遺憾的就是杜先生沒有自己給自己寫個回憶錄,我特別想聽這種人說說心里話,可能不真實,但一定有意思。畢竟,任何人評價自己都不如自己內心評價自己準確真實。
杜月笙的故事很精彩,各方面因素綜合才能出現這么一個百年幫會第一人。從他身上我看到許多,學到許多。我猜在他臨死前他一定不開心,實在有太多事沒做成。想起了韓磊那首《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一個永遠不安于現狀的牛人,能真正打敗他的可能只有時間。
3 ) 上海皇帝
作為個上海人,作為對30年代上海有憧憬的人,作為對上海歷史有興趣的人,我想到應該去看看《上海皇帝》這個影片吧。
《上海皇帝》上下兩部“歲月風云”“雄霸天下”,確實是我所看過的香港電影中非常優秀的作品,而我也奇怪的發現,雖然彈丸之地的香港,卻總能找出非常適合人物角色的演員。《上海皇帝》中,呂良偉扮演上海30年代幫派老大杜月笙,鄭則士扮演黃金榮,李錦江扮演張嘯林,葉童扮演孟小東,劉嘉玲扮演會所的老板娘,斯琴高娃扮演黃金榮的妻子,苗喬偉扮演的國民黨將軍。但從這樣的演員陣容來看,雖未看電影,從心里也覺得與人物原形非常的貼切了,更會想去一看電影,看看這些演員在電影中究竟如何去演繹。
影片是以杜月笙的發跡,及一生經歷為主線的,香港的編劇們對歷史細節的考據非常到位,影片中許多都是有歷史記載可尋,比方黃金榮打了軍閥盧小佳一巴掌結果被劫持回去,而杜月笙去救他,又比方張嘯林的出生以及之后做了漢奸又被暗殺等等,雖然其中杜月笙是否為了救黃金榮與盧做起了走私鴉片的生意,暗殺張嘯林的是否真是杜月笙所指示的,可能有一定偏頗,但編劇們也處于忠于歷史的原則,在電影中,對杜月笙等人的名字都做了相應的改動,畢竟電影是藝術,即使反映了歷史人物,處于藝術效果還是會做些改動,也或者是因為對于歷史,很難去一探真實,保守起見而這樣做也未可知,但這樣人物名字上的改動確實反映了編劇們的敬業精神。另外有個細節,曾從上海的某個筆記中讀到,確實有這樣到賭場里飽著頭任達,如果不出生就能拿到錢的規矩,可見編劇們對歷史深厚的功力了。
上下兩部加起來三個多小時,看得時候卻一點也不感到累,回味一下,覺得有許多有趣的地方,斯琴高娃所扮演的黃金榮老婆,因為剛開始時候提攜了杜月笙的照顧,而之后一直被杜月笙供養著,她當時慧眼獨具的褒揚拿了錢就先給朋友們買禮物送人情的杜月笙確實也一直以義字為先,行人處事,因此才會有眾多門客為他效力,嵌比孟嘗。影片中呂良偉演得非常到位,把杜月笙從年輕時代演到年老,人物性格拿捏得非常準。葉童本身就適合演風情萬種又剛烈的女子,有趣的是年輕時候跟老師學戲的孟小東還是渾身青澀單純的。鄭則士則不用說了,開會時候小戲子來鬧場,對呼巴掌以及日本軍閥跟張嘯林來找他做漢奸,他假裝老年癡呆那兩場戲確實把一個大智若愚又原則明確的形象表現得淋漓盡至。還有苗喬偉,劉嘉玲等,不一一細數了。
影片如果要找個所謂的意義,可能是想說江湖中的義氣吧,也或者是為了給觀眾還原一個真實的,人性的杜月笙,而非大家心中的黑社會老大所應該有的樣子吧。從杜月笙未發跡錢為了幫朋友,把私奔的錢用了,又去賭場挨打要錢,之后救老大,追查刺殺宋教仁真兇(這可能是杜撰),之后等等,所要塑造來表明的就是杜月笙之所以能到上海皇帝的地位,就是因為義氣。之后也給杜月笙平了些反,包括他不肯做漢奸而暗殺漢奸,包括他為國民黨抗日援助財產包括金錢飛機物資等等,也包括他加入銀行還是用的買股票這樣的方法,也包括他獲選議會主席又在一番教導后放棄了,都表明其實幫會并不人們所認為得靠打砸搶黃賭毒,他們也講究道義。另外導演還給杜月笙掛上了愛面子的性格,即使年老的杜月笙也如年輕時候一樣愛面子去參加議會選舉。
其實影片中也從杜月笙的發跡及各個時期變化中隱隱得藏著上海當時多方勢力的強弱變化,軍閥混戰,日本占領上海,左派或者右派,解放后等等,歷史選擇著力量,力量也改變著歷史,但即使如做到上海皇帝的杜月笙在政治勢力手中依然顯得如此無力輕微如一顆棋子,又何況其他人呢。
4 ) 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
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阿根家小強最后為什么要害杜月笙!
5 ) 語錄
這是法國大香蕉定下的爛規矩啊。
小弟的碼頭是興武六,頭頂22個香爐,家師陳福生,師太金大有。
照江湖規矩,如果躺在賭桌上被打五分鐘都不叫痛,就可以拿份干薪。
這個袁大頭我存了一年了。
你早晚會被你的面子害死。
我不會喝酒。一般在兩種情形之下我才會喝:心情不好時喝,心情好時也喝。
第一,不再賭錢。就算賭錢也得找時候,不可以壞事,還要賭很小。
第二,幫人要盡力而為。不可以為了幫人,弄得連老婆也養不起。
我只要你這兩件事聽我的,其他的事我都聽你的。
“黃老板,這里是華界,你們憑什么越界抓人?”
“就憑兩個字——武力!”
看一個人就得看他有錢的時候怎么花。
老師說過,撒謊是不好的,你以后要改呀。
他最愛背黑鍋了。
我最討厭人家先斬后奏。
最重要的是談兩件事:鈔票跟面子。
領事大人,我為了想讓你發財,想到頭發都白了。
做翻譯,又不是藝術家,千萬不要有太多的幻想。
我是法國領事Picrrc Carclin,我的中國名字是畢直硬。
二十年代,黃全榮、陸月生、袁嘯軍三人專利經營鴉片,一年賺錢記錄曾高達5770萬大洋,約等于現在180億港幣,亦即等于去年匯豐、怡和、長實、太古、新鴻基純利之總和。
以陸先生在法租界的勢力,如果合作的話,一只蒼蠅都找得出來。
今天你是老大,但你不可能永遠是老大。
這個世上,有的是偽君子,有的是真小人。
我要你一輩子都記得欠我這個人情,不然的話你不會記得我的。
男人中年三大樂事:發財、死老婆、討小老婆。
你這輩子就是為了要面子,所以老做虧本生意。
兩天之內我打了八份電報,可是總部最后回復的電報只有12個字: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我以為我最狠,跟這些王八蛋比,我簡直就是他媽的吃齋念佛的老太婆呀!
搞政治的人是最骯臟、最不能相信的。
我要是讀書,絕對是一個好政客。如果我有軍隊,絕對是一個好皇帝,甚至是好總統。
我們雖然做不成夫妻,可是你永遠是我心目中的大英雄。
1927年10月,陸月生被授軍銜“少將參議”。
其后陸月生收下門生3萬人,再傳弟子80多萬人,勢力遍布全中國,與黨國領袖蔣介石平起平坐,成為中國歷史上幫會出身的空前絕后的人物。
6 ) 血與蜜之地
在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港片類型百花齊放,異彩紛呈,而麥式兄弟獨辟蹊徑,糅合黑幫元素與政治關注,兼顧商業市場與藝術追求,開創了黑幫梟雄片這一獨特片種(與杜琪峰的黑幫片也有明顯界分),此類佳作如《省行旗兵》系列、《跛豪》、《上海皇帝》系列、《新上海灘》、《黑金》。這類影片的典型特征是對政治與歷史主動積極的介入,并且風格原始而野性,暴力而殘酷。
十里洋場煙花地,風云際會上海灘。彼時的中國政治動蕩,云譎波詭,上海灘更是“血與蜜之地”,云集了三教九流之徒,各番勢力輪流登場。作為《上海皇帝》的第一部,《歲月風云之上海皇帝》以上海灘風云人物杜月笙為人物原型,講述了陸云生的發跡史。
影片以點帶面,見微知著,既是一闋遙隔時空的歲月悲歌,又是一篇充滿春秋筆法的政治寓言。陸云生的個人史,折射出了當時中國的政治變遷,以稗官野史式的歷史演義鉤沉了家國命運與社會圖景,滲透著濃郁的宿命感與悲愴感。
7 ) 那些活在水深火熱年代的女子們
電影的背景是上世紀30年代的大上海,主要講述了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三大梟雄的故事,他們的故事想必已經有過無數的討論,而關于這部電影的討論我想更多的著落點也在這三個人物之間,然而,作為一個女生,我更想述說說電影中出現的那些作為陪襯的女性角色。
首先要說的是電影開頭的阿根嫂,這樣的人物在那個時代真的就是螻蟻一般,要多少有多少,要多卑微有多卑微。自己的丈夫因為鬧事打架死了,自己帶著孩子孤兒寡母的,先不說輿論,就說他們能活著已經很困難,然而他們幸運的是有個陸云生的朋友。自己的丈夫鬧事死了,而這位朋友為了幫他討回賠償金不惜去挨打,是那種不知道能不能回得來的那種。活在那個時代是不幸,然而有那樣的朋友則是唯一的一縷光。
阿桂姐,這樣的人物,堪比紅樓夢中的王熙鳳。首先,業務能力夠強,你看,兄弟們對這位大姐是非常敬重的,兩次鬧著離開都引起大轟動,而自己的丈夫盡管是大佬依然要給三分面子;出眾的業務能力,更兼識英雄的慧眼,別人都在毆打的小弟陸云生,她卻看出來這個小弟的能力,不僅將他救下來,還讓他跟著自己的丈夫干一番大事業;然而,她也是不幸的,愛上一個大佬,本來就不可能期待一心一意,為他的事業勞心勞力的同時還要消滅各路飛蛾撲火般的妖精們。這樣的女子,在那個時代,很適合做正室,但很難得到丈夫的溫情,所謂情場失意商場得意,就是這樣的女子的結局。
老六,風月場的女人,注定了一生飄零與坎坷。世間都說戲子無情,殊不知最無情的不分職業,只分素質。在這部電影中最亮眼的那顆星非劉嘉玲飾演的老六莫屬,當她為了救朋友被迫去伺候軍閥的那段戲,一開始的不情愿與生死未卜的茫然,看到刑具時的強作鎮定與掩飾恐懼,最后面對軍閥時的表面鎮定與傲氣,這一切劉的演繹真的是分寸拿捏的極其恰到好處,真的想不到還有誰能演的更好了。最后回到店里面對陸的求婚時還能保持著一份傲氣,這樣的女子真的是注定做個女強人。
小東,我想應該是該部影片中最柔情的女性角色了,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了葉童的女性美。在年輕的時候能和自己情投意合的人談一段打打鬧鬧的小戀愛,雖然愛人總是讓自己欲哭無淚;懂事后嫁給了一個聲名顯赫的著名人物,從一個小歌女翻身成一個去聽別人唱的貴婦;最后還能被已經是大佬的老情人的惦記與呵護,在那樣的時代無疑算是很好的人生了吧。
雖然這些女性角色都是配角,但并不影響他們在影片中發光發亮,斯琴高娃飾演的阿桂姐,劉嘉玲飾演的老六,葉童飾演的小東,每一個角色性格大相徑庭,但他們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角色的出場時長重要,表演的深度更重要。
雖然出于戲劇效果對主人公有部分美化,影響了角色的豐滿,但還是非常好看。不過有必要先了解一下當時真實的歷史,再客觀地評價這部電影。總之,同意片中的一句臺詞:政客比流氓要骯臟得多。
從“省港旗兵”到改編而來的“三狼奇案”,再到之后的“跛豪”、“上海皇帝”以及回歸前后的“黑金”,麥當雄想要打造中國黑幫教父的野心可見一斑。麥當雄本人也酷似其電影中的梟雄,野心勃勃。他的長項在于“假戲真做”,用豐富的細節、緊湊的節奏、逼真的影像,火爆的場面、生動的角色、完整的結構、專業的制作,炮制出完全“成人化”的冒險世界。
他媽的,湯鎮業年輕的時候這么帥
還原30年代的上海,展現中國第一黑幫老大杜月笙的發跡史,大事件基本都有(法租界販賣鴉片、共黨初創以及和國黨分裂屠殺等大事件都有描述)雖然麥當雄們無法讓這部港片成為中國版的《教父》,但也算是一部好的梟雄傳記港片。
基本是按照《跛豪》的路子扒下來的,卻比前者要戲劇化的多,但這便弱化了傳記史詩的力量。杜月笙這個人物被塑造的太過正直,甚至于缺少手腕,以至于他的高升歷程顯得很單調,更多的還是凸顯戲劇化的橋段,感情線加的多得多,但遠不如《跛豪》的點睛之筆動人。。。。總之,梟雄氣魄還在,但整體卻在退化
反角專業戶湯鎮業表現的超乎想象,別看平時醉醺醺,該出手時卻永遠是精準的槍法和男兒的血性,尤其刺殺張嘯林那里,真是有趙子龍獨斗長坂坡般過癮。
本片上下集都是描寫一代梟雄杜月笙的傳奇人生,是港片罕見的劇情結構和制作規模都非常大的代表作,編導非常大膽地觸碰到一些至今還是禁忌的政治話題,不過到了關鍵的點就曖昧地草草了事,另外因為過多的一些娛樂性場面的描寫,讓本片的藝術性很難再上一層樓
杜月笙的梟雄傳記片,同類作品中較為突出,但仍然跨度有余厚度不足,人物刻畫和歷史重現流于表面。美化了杜月笙,同時也描述了三大亨的風云路。借用了里面兇殘出名的張嘯林的話:"我以為我自己最狠了,和這些王八蛋比起來,我簡直就是吃齋念佛的菩薩。”羅大佑負責配樂。
#商人玩不過流氓流氓干不過政府#。上海皇帝這個電影看完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一個人在亂世之中,真的是--#隨波逐流難以自己#,但是所謂的兄弟義氣,真摯愛情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最近拍的那個 大上海--完全就是這電影的另一個版本。#王晶不是一個東西,照抄劇本#
有膽有識油嘴滑舌機靈聰明廣交朋友黑白通吃有情有義,他不發跡誰發跡呢?葉童這個角色清清白白的自私自利,劉嘉玲的角色皮肉買賣卻為愛犧牲!但把陸云生拍的太高大上偉光正了
這是被很多人忽視的電影,實際上它質量相當高,不亞于同期的《黃飛鴻》等一系列影片,拍攝風格也較類似。片子的演員陣容強大,各位的演技也是一流,斯琴高娃、苗僑偉等人甘當綠葉,而羅大佑的配樂也給它增添了不少顏色。整體上是以杜月笙為主線,描述了三大亨的風云路,在美化杜的同時基本尊重了歷史。
鄭則士 呂良偉 麥當雄 劉嘉玲 呂生演回上海灘拿手角色, 令人有憧憬, 尤其和麥導聯手再戰江湖, 等於披頭四伙同久石讓, 最開新... 8.2/10
上周重看《跛豪》,就像從沒看過一樣引人入勝,順勢又看了原班人馬制作的這套杜月笙傳奇,依然精彩,只是比起下部的一代梟雄消亡史,還是上部的發家史更振奮人心啊~
畢直硬:“這件事情還有真相嗎?”
LP說港片懷中國的舊,我們懷港片的舊。其實港片懷得最多的是上海的舊。大家所懷的是街頭賣梨小子通過奮斗可以成為上海大亨的時代,我們懷念的香港同理。劇本很好,陸預支300大洋,黃金榮問他:你憑什么,轉去下一場挨打。扒手偷鐘表被發現化解尷尬,黃包車的浪漫回響。斯琴高娃好氣魄,杜月笙也只配給您點煙。劉嘉玲幾乎包攬那個時代所有這種角色,的確迷人香烈,最后和呂良偉抱頭痛哭頗有感染力。葉童稍微僵硬了些。分手信一處小孩子識字不全,是笑點,但讀不盡恰似人間語焉不詳。左派女干部是丑角,高大強也不是什么正面人物(《青春怒潮》里的老師),政客無論左右盡是心機,只有人民是義士
四個多小時的<上海皇帝>看得相當過癮,麥當雄對杜月笙的美化甚至讓我對杜的固有印象都改變不少,亂世梟雄總讓后人唏噓感慨。麥家班這完全是在拍中國版教父么~這個角度看,臺灣竹聯幫前老大許海清也很值得一拍,不過許的時代背景不及杜宏大罷了
從上海灘往事,到大圈仔旗兵,再到臺灣黑金政治,回溯黑幫發家史,素描各路梟雄,華語電影史應該給麥當雄、麥當杰兄弟一個公正的評價,幸虧兩兄弟退出江湖很早,不用北上乞食受合拍片制約,才會留下80、90年代這些金光閃閃的系列佳作。
3星半 雖然彼時麥當雄已不是初次操刀黑幫史詩片,但杜月笙故事的格局可不小,改編難度頗大,盡管他還是詳盡地去還原,不惜用兩部電影力圖將故事講圓滿、講完整,可是表現力還是較弱,完成度也遠不如《跛豪》。另外雖說本片故事結合了時事、也按著時間線平推著敘事,但不難看出人物有明顯的美化痕跡,野心很大,但格局卻支撐不住
湯鎮業這個配角太出彩了。查了查資料,我居然跟杜月笙同一天生日……汗……
蕭生出品,必屬佳品。澎湃宏偉的史詩級歷史背景,加上小人物到大人物的發跡史。堪稱中國近代史上古惑仔變龍頭大佬的典范。記得陸月生出門只靠兩招1.有鑊就自己孭,有功就老板領,2.周圍幫人,劫富濟貧。才能有上海皇帝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