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找個人領跑自己
本片經豆列推薦,分兩次看完,給三星,因為馬拉松題材。以下是一點看法:
1. 領跑員我不熟悉,但田徑比賽的戰術確實很常見,如果一個人長期訓練跑30公里,那么他基本不可能在停下來以后又加速,甚至跑到第一的位置上。
2. 對于運動,尤其是職業運動員的目的,總是一個悖論。體育宣揚超越自我,但畢竟是有極限的,為了不可能實現的目標,不理性的訓練肯定會傷害自己。
3. 親情牌打的不錯,尤其是孤兒兄弟之間,一種一廂情愿的兄長關懷,夾雜在跑步里,讓弟弟難以接受。在最后的30k,打開傘那一瞬間,確實讓人眼前一熱。
4. 對于人定勝天這類事兒,也就在某年代口號里有,還有就是這類YY電影。靠親情、友情、愛情,就能爆發,那很多事情就簡單的解決了。體育運動是科學的,請大家不要盲目試驗。
5. 高麗棒子跟日本漫畫似的把電影拍到各個領域,是好事,但一樣犯了YY的毛病,波斯頓馬拉松、倫敦奧運會,拜托就拍濟州島馬拉松拿冠軍就牛的很了。
6. 把日本人放到第三,中國選手成了違背體育道德,破壞韓國選手包攬前三的罪人,拜托,你以為地球上只有你自己嗎?讓那些非洲兄弟情何以堪。
7. 演員難選,體型還好但不是馬拉松體型,女子撐桿跳選手亦然。估計全身整容成本太高,否則保不住棒子能做出啥呢。
8. 似乎訓練過程并不科學,不像個國家集訓隊,就當是家庭劇的運動題材翻版吧,可以安排些矛盾,其實不如拍成紀錄片那樣平淡的鋪陳。
9. 沒有了。
2 ) 韓國的馬拉松歷史上也牛過的
有短評說這電影意淫過渡,其實也不盡然。歷史上韓國馬拉松出過好幾個冠軍,奧運會金牌也是拿過的,只是近年來韓國人民吃苦能力每況日下,馬拉松選手的成績也是大不如前,以至于被認為是馬拉松弱國。
早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韓國人就拿到了奧運金牌,但那時韓國/朝鮮都是日本的殖民地,選手只能用日本國籍參賽。孫基禎以2小時29分19秒的成績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跑入2小時30分鐘的人,以兩分鐘的優勢奪得了冠軍,這也是亞洲人首次奪取長跑項目的奧運會金牌,他的同胞南順永獲得了第三名。值得一提的是電影里有一個橋段是小鮮肉送男主角運動鞋,這個也是一個歷史典故,美國馬拉松名將凱利曾向孫基禎討要過運動鞋,凱利將這雙鞋一直穿到不能穿為止。
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上,黃永祚戰勝日本選手,以2小時13分23秒的成績奪得男子馬拉松比賽的冠軍。電影里以日本選手為最強假想敵,可能就是出自此戰。
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是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李鳳柱。李鳳柱的時代來自東非的黑人選手已經崛起,作為亞洲人與黑人大長腿賽跑非常不容易。然而李鳳柱仍然突出重圍,在2001年贏得了波士頓馬拉松的冠軍。電影最后加上了主角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鏡頭,并以此結尾,可見韓國人對波馬冠軍這一榮譽的看重。李鳳柱一直到39歲還在參賽,并且能取得較好的名次,可以看出對馬拉松是真的熱愛。觀眾很容易從電影主角身上看到李鳳柱的影子。2007首爾國際馬拉松賽,李鳳柱在比賽中上演了奇跡般的大逆轉,以2小時8分04秒的成績第一個沖過了終點奪得冠軍。電影最后的逆轉劇情應該就是從這里取材的。
這部電影整合了許多韓國馬拉松名人的經典橋段,了解這些事情的觀眾肯定會心一笑,不知道這些也不影響觀看。
3 ) 奔跑的快感
第一次看韓國片,還是分兩次看完的,感覺良好。
在喜歡與擅長之間,你會選擇怎么做?大多數選擇自己擅長的東西,然后,一直持續,這是謀生的需要,很難逾越;但做自己喜歡的事卻可以有無限的希望和快感,但謀生畢竟是無法回避的現實;于是,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我們默默無聞地在一條路上走下去,直到老去。結尾純屬夸張,比較勵志。
人只有在希望中才會有無窮才智和力量,這份力量甚至可以創造很多無法想象的東西。生而為何?這是很多人已經懶得去想的問題。我知道我喜歡什么,但我選擇依靠擅長的積累作為謀生之需;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但我只能在既往的路上繼續。。。于是,謀生成了一切,理想成了彩虹,如此,老去。
馬拉松是一項實現孤獨與喧囂的運動,長距離的奔馳,不斷與自己對話,浮想萬千和一片茫然,在運動的極限中體驗純屬自己的快感和失意,沖刺階段快感如潮釋放,而此前的一切,不過冷暖自知。發現自己愈來愈喜歡馬拉松,享受長時間的獨自奔跑和最后瞬間的釋放。掌聲和喧囂于己無關,超越才是享受。
影片的結尾的確是為了媚俗的皆大歡喜臆造,但抒發的卻是周萬浩長久以來一直被壓抑著的東西,如此,喜歡與 擅長,理想與現實,被完美統一。電影不是教科書,被完美統一的何止是周萬浩的結局,或許,那也是絕大多數人在夜深之際無數次展現的夢幻通道。現實已經如此殘酷,我們借此集體意淫一次,總是歡快的!
4 ) 非洲人包攬前三名
1、看完還是很感動。
2、我也跑過差不多近十次馬拉松了。
3、倫敦的線路應該很不錯。
4、沒必要惡心中國人和日本人
5、查了一下,2012年倫敦奧運會馬拉松,非洲人包攬前三名。烏干達選手斯蒂芬-基普洛奇以2小時08分01秒的成績獲得冠軍,肯尼亞選手基魯伊以26秒之差屈居亞軍,肯尼亞名將基普洛蒂奇以2小時09分37秒獲得第三名。
韓國有三人參加,但不知道成績如何。
6、激勵在長跑運動中真的很重要。
5 ) 因為字多了寫不了短評
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都不知道還有這種工作。其實最后我不知道是誰得的冠軍。男主為理想這樣其實挺讓人動容的。最感動的就應該是男主的弟弟撐開紅傘的那一刻吧。不得不說韓國這種商業電影節奏把握得特別好,然后這種意象運用的也特到位。比如說《開心鬼上身》這部車太賢主演的電影給我同樣的感覺。就在某一刻,一種意象,一個事物特別催人淚下。《暹羅之戀》里貫穿始終的木偶就更不用說,最后看到那個場景直接流淚啊。和運動有關的電影可能都是情節不算復雜,卻有種熱血在里邊,明明都是意料到的結局(一般來說),可是最后還是會動容。《KANO》也是這樣。
6 ) 不建議觀看
溫情戲那一點,勉勉強強。缺點太多了,我目前看過最差的馬拉松題材的電影了...
1.那個非洲人跑起來胸口的肉都在晃動,是跑馬拉松的?真是不知道基普喬格,基梅托的身材吧。
2.第一次比賽的時候,黑人都不是折疊腿,配速明顯很低,第一集團人也太多了,腳傷的時候的配速,怎么可能過標準。還有哪有跑完了就坐。
3.兔子也沒有練到一半,跑量還沒完成就不練的道理....
4.教練要求的30公里跑在1小時27分之內,也就是245的配速....比世界紀錄還快....搞笑吧,先把標準定在亞洲紀錄吧....泡菜民族真的不把什么放在眼里。
5.韓國馬拉松紀錄才207呢,周萬浩第一次比賽時30公里跑128,而他的紀錄是227,又這么多年沒跑,進步神速?
6.奧運會競爭會在韓國,日本和肯尼亞?長跑項目中,盡管日本很強了,但肯尼亞埃塞巴林等等還是吊打吧...
7.黑一下英國中國沒意思吧...
8.放血舒緩肌肉的說法,我第一次聽到,表示懷疑。
9.1.27通過30公里,最后還加速了,就208?加速還越來越慢?
唯一點贊的就是炸雞老板的頭盔了哈哈哈,好萌啊。
7 ) 《領跑人》
《領跑人》韓國電影。主角是一個中年的領跑員,他從小父母死的早,和弟弟及爺奶相依為命。為了學校獎勵第二名跑步的拉面,他不要第一只要第二名。這讓我想到了小鞋子那片。從他當了領跑員,他弟就看不起他了。后來,他進了國家隊當領跑,參加奧運會,在腿受傷,可能殘廢的情況下,在他弟的鼓勵下,他用棍子還是鐵絲扎腿放血,居然拿了第一還是第二。這編劇和導演都太善良了,連我都不認為這樣的事情會發生。不得不說的是他的二貨弟弟,他自己大學畢業工作后不順心,或是太驕傲,就看不起他哥了。我想多少他哥的工資會供他弟上大學。百業經上講,罵人什么,來世就變成什么。阿彌陀佛,二貨收回
8 ) 喜歡的和擅長的
體育本身就會讓人感動,因為它需要堅持,需要毅力,更需要動力,超越自己的極限,才可能超越對手!體育題材的電影真的不多,僅有得幾部也沒有把握好度,要么過度夸大不真實,要么過輕浮于表面不夠深刻,而這部算是一部節奏把握的比較好的一部!
能夠把體育作為愛好,甚至作為事業的人是值得敬佩的,因為沉浸在汗水和高負荷的運動量是他們的日常,他們需要不斷的挑戰身體和意志力的極限,才可能在競技場上走的更遠一些,而被超越或是超越別人都要承受著身體和心理的重壓,這簡直是常人的噩夢!這部電影從一項運動——馬拉松展開,一項最需要持久力和耐力的運動,從一名運動員的堅持和努力展開,中間即使有迷茫,有困惑,但對體育的堅持還是會戰勝各種雜念!
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個問題,喜歡的擅長的你會選擇哪一個?看完電影,我也開始思考,我會選擇哪一個呢?如果喜歡的剛好是擅長的那該有多幸運,但應該很多人沒那么幸運,我現在正做著擅長但不喜歡的,但是觀念是可以轉變的,學會去發現其中的樂趣,去喜歡上自己所做的,喜歡是主觀的,我們可以去改變,去適應,擅長的也是可以進化的,我們可以去改造,去創新,去貼和我們喜歡的品味,一切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就把人生跑起來吧
棒國科幻片。。
就這個題材來說已經不錯,在我看來好過烈火戰車。
韓國人自己的夢
先不管這電影怎么樣,我首先最想說的是韓國人真的是太能YY了!!本來前半部分演的還挺真實,后邊也太扯了吧,就算為了突出大叔堅強跑到最后堅韌不拔的品質也不用非得跑第一吧。。。有點太不真實了~不過作為個勵志片YY點也就那么忍受了吧,弟弟又把小紅傘撐起來的那一幕很感動~高雅拉演技不錯~~
小人物的圓夢
劇情很簡單,結尾催淚部分有點冗長,也不是太合符現實,但,既然是一部馬拉松為主題的電影,必須要五星啊
一直擔心弄個中國式的主旋律結尾,幸好不是
尼瑪的最后差點看哭了,不過棒子也意淫得太過分了吧,包攬奧運馬拉松金銀牌……奔跑吧大叔
韓國式小力量,多狗血都會小沸騰一下。
雖然結局可能有點脫離現實。不過還是很感人了。
太狗血了!
其實看著還蠻舒服,就是后面有點YY得太過的感覺。沒那么完美結局吧。
十分享受那種在拼勁全力以後,那種快要死亡的快感。即使比賽結束也要戰鬥到死
很勵志啊,男主戴上假牙后很像劉翔。
1、喜歡的和擅長的,你選哪一個?2、馬拉松比賽從30公里開始 3、扎大腿可以緩解肌肉痙攣 4、最后一個出現的韓國馬拉松解說是在《馬拉松》中飾演自閉癥跑者教練的大叔 5、跳高的姑娘挺漂亮的
為什么我們總是看到國外的勵志片,國內的有嗎?
相比于經典的勵志片,這個劇情簡直是沒有亮點,根本都找不到讓人感情爆發的點,韓國人不僅自己意淫了倫敦奧運會的馬拉松,還意淫了撐桿跳,能跳過5米的伊辛巴耶娃笑了~~PS:結尾還詆毀了我們天朝的馬拉松選手,棒子以后還是好好拍愛情片吧!!
韓國棒子包攬2012奧運會馬拉松冠亞軍
類型片中石可以接受的影片,勵志的部分感染力還不錯,情節推動人物沖突想象得到,但是顯然不夠。最讓人接受不了的是這種模擬似的意淫,結尾的處理故弄玄虛的手法真的是老套到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