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寫給看不懂《長江7號》的人——淺談《長江7號》的技術性抽取與剝離
三年前我大學一畢業,就決心不再寫這些不能當飯吃的東西了。看到網上對《長》一片罵聲,忍不住又要插幾句。電影解讀的方法有許多,這里,主要談一談《長江7號》的技術性抽取與剝離解讀法。
《長江7號》是一部超現實主義的影片。其中,又竄插著后現代的無厘頭。這是周的最大特色。
說到周,就不得不考察周的個人發展史。小丫以前是個地倒的跑龍套的(可見其作品《喜劇之王》),后來成為一代喜劇之王。這期間,商業化當然功不可沒。但也不可缺少周本人對喜劇精神的領悟和對小人物內心世界的真實體驗。更為可貴的是,這種人生觀\世界觀,是動態的,隨著外部環境和內心環境而不斷變化的,同時,也通過了周的一部部作品反射出來。
我們常說,看電影,也要看人。大師級的演員都是通過一部部電影來不斷地刷新自己,而遠遠地把觀眾拋在身后。像李連杰、像周星馳。星爺從《少林足球》和《喜劇之王》開始轉型,到《功夫》最終轉型成功。也許大家還記得,在《功夫》中結尾的那個細節,是一反周以前電影以搞笑結局的收尾方式,而是大無畏地走向前方,對最終的暗算不屑一顧。這表明了周的演藝身涯,已經從明星走向了大師。這其實是人生的一種境界升華。
從許多年前的《逃學威龍》中的星哥,到如今譽滿影壇的星爺,這是怎樣的一種成長。當電影角色與演員的真實歷程交匯的一剎那,大師便產生了。這是一種綁定關系。
《長江7號》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涉及有:外星人長江7號、老師、星爺和星爺家兒子小狄。
我們知道,周一直至力于情景搞笑劇的創作,直到《大話》系列才為北大的一些學院派教授所認同。但無論如何轉型與成長,也不至于拍童話片或科幻片吧。《長》肯定是要表達一種什么東西的。當現實世界有種種難言之隱時,超現實主義便產生了。
以現實主義的回歸手法來解讀《長江7號》,讓我們做如下的技術的抽取與剝離。首先,長江7號這個外星人肯定是不存在的。(我到場景現場寧波的銀泰百貨考察過了,確實滑長江7號這種生物,只有啟路文具有賣那個玩具的)至此,我們可以把這個小東西抽取出來。一旦長江七號從影片中剝離,那么整部影片就像被抽了筋,變得干癟。這時,我們恍然發現:原來,七仔是整個影片笑聲的重要來源。
不要停,繼續剝離。
在影片中,那位性感善良的老師,幾乎勾起了所有觀眾的戀師情結。但是,試問,這樣的老師,在現實生活中真的存在嗎?答案是:不存在!即使存在,也不會像影片中那樣對周星馳這樣的地道的安徽農民工拉拉扯扯。OK,那么,我們也要把這個人物剝離出去。
另外,周星馳還遇到了一個工地老板,這個老板雖然態度像我高中的物理老師一樣惡劣,但還是挺有感情的,即使算不是善良,也算的上是有良心的。從中國近幾年年年發生的礦難和農民工討薪事件中,我們可能看到這樣和藹可親的老板的影子嗎?不可能!絕對不可能!!OK,這個人物,同樣剝離出去。還有關于小狄上貴族學校的事情,也是不可能的。也應試剝離出去。
至此,我們把一部超現實主義影片還原成了一部現實主義的力作:電影《長江7號》,是一部關于某農民工在工地上打工,后來意外死掉的中國式悲劇。
那么,通過這個“再平常不過的新聞事件”,一個中國式的悲劇,周星馳想說什么?為什么又要煞費苦心地加入“神奇的七江7號”、“善良的老師”和“有良心的老板”這些題外元素呢?因為,在中國,類似的“民工死亡”太司空見了,而現實又是那么殘酷無情。
大師畢竟是大師,他們有一套自己的表達方式。就像馬爾克斯的小說、莫扎特的鋼琴曲。他們遙遙在上,與世俗保持著距離。同為中國人,周星馳長年生活在港臺,通過直鋪直敘的電影語言來敘述一個內陸悲劇民工的故事,其效果可能還不如某小報的記者寫一篇通訊。作為遠離現場而又在場的藝術家,他唯有用一種近乎喜劇的極端方式來表達了對現實中國的認知。一如世界喜劇之王憨豆先生,給人們更來無心歡笑的同時,無人知曉他內心的孤獨。
關于《長江7號》這部轉型升級之作,這又讓我想起了當年王家衛的《2046》。與此同時,我還想起了看《臥虎藏龍》的經驗。像《臥虎藏龍》和王家衛的《2046》,也只有憑個人的閱歷經驗來消化和理解那些刻骨銘心的曠世愛情。否則,就會遭遇電影不能承受之輕。
當然,我絕對沒有批評大家水平低的意思。因為,任何解讀從來都存在和必要的。但是,當你沒有讀懂影片,就對著周星馳開罵的時候,那就是你的不對了。(不是嗎?旺財?)特別是和菜頭這樣,在網上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士了,他的文章我也愛讀,但對于這部影片也扛起了反周大旗,真讓我覺得自己是不是站錯了隊伍。
《長江7號》看后,我有許多感觸。我想起了幾年前初到寧波打工的經歷:壓斷手臂的四川人是我抱著他一路血肉模糊地奔到寧波六院;下應車站邊的簡陋的民工子弟小學,每天我都要經過,看著他們在擁擠的操場上升起陳舊的國旗;鋼筋水泥的都市森林,扣工人加班費的老板……欲說還休,欲說還休。
2 ) 我們雖然窮,但是我們不偷不搶。
我們雖然窮,但是我們不偷不搶。星爺影片里灌輸給小狄的原則啊。他雖然嚴苛,但是對孩子的愛一點都不少。夏天開著電風扇,沒電了,他給孩子扇扇子,小狄在學校上學,他去工地任勞任怨。把蘋果削好讓小狄吃。就像生活中的很多父母,他們可能不善言談,他們可能有點苛刻,但是他們的愛從來不少,他們不舍的吃,不舍的穿,但是孩子需要的他們都會去弄,他們知道自己吃了沒有知識的苦,就會讓孩子避免這條彎路。他們可能不懂得很多大道理,但是卻能說出最樸實的話,并且以身作則。
3 )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
很多年前,我和女朋友即將分手的前夜,我腦子里一直重復著這句歌詞。只要一定睛看到她的模樣,一想到我們的過往,隨即腦海里閃電般浮現出分手的理由,便不由自主地想起這首歌,歌詞是疑問句,其實我知道這是個設問,是的,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回憶又一下把我拉到很多年前熄了燈的大學寢室,里面散落著正在發酵的解放鞋,那味道嚴重刺激了兄弟們的煙癮,他們倒在床在噴云吐霧地瞎咧咧,絲毫不受解放鞋氣味的影響。有時話題是當下最熱門的電影臺詞。“我以前聽說,如果刀夠快,血噴出來會很好聽,”這是東邪西毒里面的臺詞。“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有人說出這句臺詞,話題開始熱鬧,但最終平靜。過了一會兒,終于有人在混合了腳臭、汗臭、煙臭和無數種惡性氣體的環境里打起了呼嚕。而我的上鋪,他似乎很不滿這種惡劣的空氣和談論的話題,剛才還一言不發的他,開始拼命磨牙。而我卻怎么也睡不著了……
星爺的電影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嚴重滲透到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里。比如我的網戀,我承諾去接她的場景就是借鑒大話西游里紫霞對至尊寶的期待——“我的意中人會駕著七彩祥云來接我……”。我常常幻想著開著直升機在她頭頂徘徊(傻笑)。可是最終我們連面都沒見著。沒過多久她出國到了加州大學,斷了聯系。可我聽說在加州大學的某個地方,居然有人用中文刻下了幾句大話西游的臺詞。她如果看到,會不會覺得我們之間也曾經有過一段真摯的愛情?我又在幻想。
長江7號沒有什么經典的臺詞。但是也許他代表著一個符號,在這個符號之前,星爺把青春獻給了無數觀眾。在此之后,請接受星爺滿頭的華發。
而我們也已經不是躺在寢室的床上一邊抵抗著臭氣侵蝕一邊分析和談論臺詞的大學生。當星爺的頭發開始花白,我們的激情也在慢慢退卻。從電影院里出來,我在洗手間的鏡子前看到自己,臉上分明有了被氧化的痕跡,其實,豈止是臉,就算是心,也被蒙上了一層氧化了的顏色,只是這個過程如此之慢,我們沒有發現而已,一剎那,我發現青春顯得如此彌足珍貴。身邊的小男孩正用稚嫩的聲音問他的父親電影里的情節,臉上的喜悅溢于言表,笑聲爽朗,對于他來說,周星馳的電影剛剛帶給了他新的快樂,而我和他父親眼神交錯的一霎那,我心里突然想對他和星爺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
4 ) 從良了,就別來找我
【警告】以下內容為主觀體驗型影評,不喜勿入。
是不是每個曾經飛揚跋扈的古惑仔到了最后都會成為懦弱的老爸?是不是落草為寇的山賊都在內心渴望著召安?老少咸宜的《長江七號》就像一位妓女,花了三年時間改頭換面,終于從良。可以讓人稍稍微笑,又能微微落淚,宛若沒有瑕疵的大家閨秀。一舉手,一投足,都位置感十分,鏡頭感十分,控制著自己于是控制了你。
從良沒有錯,這不是個關于對錯的事情。世上有些事情無關對錯,好比小馬哥幫兄弟砍人,我不能說砍人是對或者錯,不能討論那些馬仔的父母親人什么感受。這只是和感覺有關,如果當年你也曾經在煙霧繚繞的錄像廳里呆過,那么你應該理解我的心思。周星馳的電影不應該是這個樣子的,一點都不。
和今天皆大歡喜的票房相比,我到今天都喜歡當年票房慘敗的《大話西游》,喜歡被批評為粗俗無聊的無厘頭喜劇。和今天隨便都能走進北大講演的星爺相比,我更喜歡當年《逃學威龍》里的星哥,甚至是更早以前的星仔。在錄像廳里看投影,白墻上的那個人分明就是自己人,他如果一腳跨進這間黑房子,那么也會一樣抽著煙看到目不轉睛。誰管票房不票房,粗俗不粗俗,小人物需要有個人在屏幕上展示自己最狂野的夢想。
需要有那些笑中帶淚的離奇遭遇,需要有那些掙扎遭遇更大的打擊,還需要永遠有個美麗的星女郎不離不棄,一直和你守到云開日出,守到張敏歸來擁抱,守到朱茵城頭重逢,守到莫文蔚修好了齙牙和眼眉。還能要求你什么呢?千秋功業,不朽英名,換來蘇察哈爾璨繼續乞丐生涯,阿漆白日晴天在集市上搖動豬肉攤。那時候周星馳不遠,覺得自己再慘一點就是他了。
“最慘的就是豬大腸了,里面有陀屎哎,屎哎!”有屎怎么了?吃飯的時候一樣可以看,并不影響胃口。和鐘鎮濤口水對攻,你來我往,白沫橫飛。有口水怎么了?換成子彈,那就是《黑客帝國》,你怎么不惡心呢?布鞋踩進地里,左腳點右腳就能凌空上升,這就叫“水上飄”。水上飄很厲害,但是能被火箭筒打下來。這的確很無聊,但是我笑了,而且笑得很開心。我沒說關于意義的事情,你看見我笑了沒有?那就是全部的意義。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員的自我修養》里說過:感情應該是由外而內,再由內而外的。具體來說,就是狠狠踩對方的腳,讓他涕淚交流,表演出內心的極度痛苦。踩腳無論如何都和戲劇理論沒有多少關系,但是無厘頭也是一種詮釋方法。沒有人規定一定要學院派的解釋吧?
不入流,等外品,流星一現,我覺得這些都是世界上最好的褒義詞。當周星馳根本拿不到最佳導演的時候,當報紙和雜志在批評他并且預言他會很快消失的時候,我覺得那是他最具價值的一刻。主流社會、主流價值和主流人群的根本不予承認,反而讓人覺得周星馳全身上下熠熠生輝。這就像一位性工作者,沒有多少人承認,但是她渾身上下散發出來的野性和生命力讓人心折。縱使世人都大拇指朝下,我也要起立鼓掌。不是你不美,而是世人都盲了,無法欣賞。
現在他們睜開了眼睛,從易于消化的《少林足球》,到甜美可口的《功夫》,再到今天老少咸宜的《長江七號》,票房有了,金像獎有了。今天再說看周星馳的電影,那是去真的電影院看真的電影。而不是說逃課湊錢去錄像廳,或者是三朋五友在自己里看VCD。為什么50塊一張的電影票,16元一張的D9,帶給我的快樂反而沒有一元錢一張門票的錄像,8塊錢兩張的VCD來得多呢?為什么越多人喜歡你,我反而覺得你漸行漸遠,已經快要到我視線的邊緣了呢?
從良是好事,被大眾欣賞是好事,拿獎有票房也是好事。如果在那么多年里有人曾經如此取悅過我,我又有什么理由不讓他獲得榮譽和金錢?又有什么理由阻攔更多人去欣賞?或者,一定要以某種小眾的姿態讓自己感覺良好?不,當年我不覺得自我感覺良好。我感覺很糟,但是很快樂。在違法亂紀,混吃胡鬧,浪費青春之中覺得很快樂。那時候的周星馳是同案犯,這一點讓人喜歡到死。
現在,我要說和周星馳的緣分已經盡了。昔日的情分值得打一個三星,權且作為告別的禮物。這種時候讓人悲傷,但是要說些祝你幸福一類的話。再有《長江七號》這樣的片子,我不會再進電影院去看。做為老朋友,我也不會買D版或者網絡下載。會偶爾看看你的新聞,看你又拿了多少獎,賺了多少錢,買了多少樓,換了幾個女朋友。只是看看而已,只能是這樣了。我感念曾經的周星馳,以及他帶來的快樂,但是那和今天的他已經沒有了任何關系。一定有某個時刻,大家已經分道揚鑣,向著不同的方向飛馳而去,一去不回。只是,我當時并沒有留意,所以才為今天的距離感到心驚。舊日的笑話越是精彩,也就讓今天顯得更是黯然。在我心目中,你永遠停留在那一天,那時你是個獨一無二、風度翩翩的豬肉王子。
從良了,就別來找我。
5 ) 第三刀
“喏, 那個家伙裝著個豬頭居然說自己是豬八戒!”
“哇!大哥,你化這個妝就說自己是孫悟空嘍?”
“給點兒專業精神好不好?你看,那些毛通通都開叉了,頭上象戴了兩塊年糕似的,出來混飯吃得花點本錢嘛!”
就是這樣,我被這個孫悟空的造型嚇到了。我是說《月光寶盒》。之前我的高中同學說:那片子很搞笑。那是1996年。選擇不是很多的年代,“很搞笑”三個字足以打動一個傻不啦嘰少年的心。然后我去租碟,然后我就被嚇到了。孫悟空怎么可以長得這么丑。西游記的故事怎么可以改得這么亂七八糟。臺詞怎么可以這么莫名其妙。我不理解。盡管我一直在傻笑,但我覺得這片子讓人不快,下意識的抵觸。就像自家的毛巾被不相干的外人摸臟了,我表面上裝作大方,心底很不爽。直到朱茵出來,我被雷到了。
一個女人的風情和一個女孩的清純可愛,居然可以結合得這么完美。因為這個驚艷我硬著頭皮看了下部《仙履奇緣》。估計是第一部的洗腦,讓我漸漸適應了這莫名其妙的風格,我開始看得津津有味。坐在沙發里的姿勢越來越放松,忽然覺得這樣的天馬行空,也未嘗不可。這當然不是我看的第一部周星馳的片子,但絕對是讓我對周星星這個人、對這個人的風格立碑銘記的電影。幾年后我知道了這種風格叫“無厘頭”。而同一時刻,最純粹的無厘頭電影正走向沒落。
你看我又提到了往事,又在緬懷過去。這是現在看香港電影,或者說看曾經的香港電影人跨不過的一道坎兒。我們都有太多的回憶落在里面。從一個滿臉嚴肅的時代潛移到一個嬉皮笑臉的時代,魚龍混雜的“香港片兒”教給我們低俗的趣味。原來搞笑可以僅僅是為了搞笑。從小就被訓練總結意義、總結中心思想的我們,學會放輕松,學會松弛面部。高雅和意義都滾蛋吧,現在我們需要一點兒簡單純粹的樂趣。我們都被這個神經兮兮的家伙逗樂了。當我們走出錄像廳和碟店,一個人被我們記住,一個詞匯被寫入我們的詞典。
然后網絡出現,信息流竄。全民大話熱潮在大江南北洶涌。新世紀的周星星同學被大伙兒興高采烈地熱愛。那時候我們剛學會網上聊天,剛學會在聊天室和OICQ上泡MM,剛學會用這樣的句式作為開頭:“曾經有一份XXX擺在我面前……”每個人都好像抱著一本周氏名言集錦,在沒完沒了的扯淡中幻想某個ID后面真實的臉。新世紀的周星星同學被大伙兒興高采烈地捧上神壇。星爺,星爺,大伙兒開始這么稱呼。一個扔掉端莊開始集體狂歡的時代,由這樣一個總是沒個正形兒的人扯開大幕熱熱鬧鬧地上演。
這樣一個總沒正形兒的人他成了王,喜劇之王。但我拒絕叫他星爺。就像我始終堅持《喜劇之王》是周星星作品的巔峰,我始終堅持把他稱為星仔而不是星爺。星爺是高高在上盛氣凌人的,而星仔活在我們身邊。那些由星仔一一化身的小人物里面,有我們無盡的歡笑,也有我們的疼痛淚水。《破壞之王》里他在譏笑中抬不起頭,讓打小自卑敏感、感情受挫的我們不停地揉眼睛;《國產凌凌漆》里他穿過子彈去摘一朵花,讓我們大笑后又凝重;《喜劇之王》里他大喊一聲“我養你啊”,讓我們終于再也抑制不住眼圈一紅。在變化應接不暇什么都無法把握的新時代,這些低級趣味和小感動,讓我們得以忘卻生活中的煩心勞累,得到短暫的慰藉。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學會笑著面對生活,相信最卑微的咸魚也會有翻身的一天。
那時候我們也許還沒有意識到,就是這樣的低級趣味會帶來那么深遠的影響。多年后我們再看那些韓國的喜劇電影,不由嗤之以鼻——這樣的插科打諢,這樣的包袱笑料,早很多年前我們的無厘頭電影就已經玩膩了。雖然隨著香港電影的沒落,我們越來越難看到純粹的無厘頭,越來越難看到有新意的喜劇,但無厘頭的種子已經四處播下。多年后我們反觀自身,發現隨著無厘頭成長起來的一代,舉手投足開口說話都帶著周星星的影子。
所以像我這樣生在改革后長在彩旗下的人,就這樣被不可救藥地毒害。就這樣我成為一個形而下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虛無感的人,一個脫離了高級趣味的人。像我們熱愛的周星星同學一樣總是沒個正形兒,總是在該嚴肅的時候嚴肅不起來,又在不該笑的時候肆無忌憚地大笑。就這樣再也無法一本正經道貌岸然,面對假大空裝作無動于衷。周星星授予了我們,三把虛無之刀,一把用來斬斷形而上的思考,一把用來將那些假模假樣的東西解構得支離破碎,一把用來痛痛快快地朝那些裝逼遭雷劈的人捅上一刀。
周星星給了我們刀,但是我們都沒有回報。我忘了是什么時候和在哪里看到這種說法:我們都欠周星馳三刀。很形象的說法,事實也是如此。錄像廳和盜版碟時代,我們都是搶劫周星星的幫兇。在碟機前,在電腦前,我們赤裸裸地搶劫了一個人應得的利益。一個我們喜歡得著迷的人,一個給予我們數不清的歡樂的人。現實中對忘恩負義這個成語最好的注解。許多年后我們才意識到對這個人的傷害,傷害已經無法彌補。我們只能希望這三刀有機會可以還。于是我們第一次花錢買票走進電影院,坐下來看《少林足球》。然后我們又舉著棒棒糖被《功夫》砍了第二刀。今天當我們終于挨了第三刀,《長江七號》,它結結實實地割痛了我。
太痛了。在最純正的無厘頭電影伴隨著背后的香港電影一同沒落的年代,我們多么渴望周星星能讓我們的歡愉得以延續,多么渴望他像曾經那樣,駕著七色的云彩到來,把我們從乏味無趣之中帶走、從卑微無望之中拯救。我們渴望在黑暗中笑得沒心沒肺,把剛喝下的水一口噴在前排的腦袋上;渴望把漫長平庸的一生中的兩個小時,抽出來點燃發光。我們已經不奢求改變人生虛無這個殘酷真相了,我們只是想要兩個小時的跳離和超脫,只要兩個小時。多么小的要求。
當散場的燈光亮起,我的腦海中響起一首歌,國際歌。“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沒有人能夠永遠地拯救我們,即使是王。我知道終會有這么一天的。我猜到了這結局,可我卻沒有猜到它會來得這么快。以前他跑都跑得那么帥,現在他讓我意識到,經過這么多年,我回來要找的不是他,而是那種草根的真實感覺。而他,已經不在我身邊。我終于無可奈何地承認:他已經不再是星仔,他早已成了星爺,成了王。我都懶得說出到底是什么地方不一樣了,但感覺就是這么實實在在的,不一樣了,真的不一樣了。
有失落感,有背離感,但不害怕。因為我鉆進自己的胸腔,許多人的胸腔,我看著這個那個椰子,我看見了他曾經在我們心里留下的種子,無厘頭的種子。即使成為王的他已經對這三個字不屑一顧,但他曾經留下的東西卻在看不見的地方悄然生長。就像我們每一天說著的話,聊過的天,就像我們在網絡上的舉手投足,發帖和回帖,就像我們面對生活困頓的嘲笑和自嘲,我們已經這么無厘頭了,即使沒有他,即使以后他的電影再不值得我們帶著期望去膜拜,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解構生活之刀、后現代之道。
第三刀,失望又滿足。按著傷口我終于可以說:欠你的三刀,我還清了。
6 ) 特異功能
《功夫》之后,一別3年,大銀幕上再見周星馳,胡子拉碴,雖然還是那樣得拉風,但確乎是老了許多。
以往周星馳電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特異功能、李小龍、星女郎……《長江七號》里頭,一個都沒有少。
先來說說特異功能。所謂特異功能,通常無須苦練,與生俱來,渾然天成。雖屬典型的好逸惡勞心態,卻是小孩子始終不渝的狂想。
少年時代,在清醒與睡眠的 交界,我無數次幻想自己生具異能,流著口水進入了夢鄉。后來,我發現周星馳把類似的幻想一個一個地變成了現實。譬如,有一雙神奇的手,只要把撲克牌放在手中,揉搓幾下,就能換成自己想要的任何牌,這是《賭圣》;有一只天生神力的胳膊,一拳擊出,無堅不摧,這是《新精武門》;有一只精準強悍的腳,他不是一個人在踢球,仿佛全世界的頂級前鋒全都靈魂附腳,這是《少林足球》;有一副金剛不壞之身,是千載難遇的練武奇才,怎么打都打不死那種,這是《功夫》。
到了《長江七號》,周星馳變得很慷慨,甘心做一個平凡的農民工,把特異功能全部讓給了一只狗。
這是一只非常非常非常Q的外星狗,它是天才演員,變臉比翻書還快,每一個表情都可愛之極,可愛到讓你恨不能把它緊緊抱在胸前揉碎;它是超級維修工,不僅能夠維修電風扇,還能夠維修人體,令摔得稀里嘩啦的死人神奇復活;值得一提的是,它拉屎的本領也委實了得,“突突突”的像是一柄掃射的AK47。
比這更慷慨的是,周星馳把剩余的全部風頭,讓給了一個女扮男裝的小朋友。
徐嬌扮演的周小狄,可愛程度僅遜于外星狗一籌。一顰一笑,無不惹人憐愛。影片中,她少不了要模仿一下周星馳偶像李小龍的招牌動作,還要說出那句極其經典的臺詞:“不要逼我!”又酷又辣!她哭的時候,我干涸的淚腺也被榨出了液體;她笑的時候,我的鐵石心腸也變得暖洋洋。那些生了漂亮女兒的老爸,看了電影后,會不會也想給女兒剪個毛寸頭,整成徐嬌的中性造型?
至于最新版的星女郎張雨綺,面孔是張敏和黃圣依的綜合版,身材是鐘麗緹的爆炸版,演技是朱茵的盜版,除了贊美一下周星馳的審美觀之外,其他就乏善可陳了。
從前一味跑龍套跑怕了,周星馳沒命地做主角;后來主角實在做累了,周星馳這回做起了配角。他在《長江七號》里戲份不算很多,始終在重復這樣一句臺詞:“做人要有骨氣,不吹牛,不打架,不拿別人的東西,雖然窮,別人也會尊重你。”話是好話,須是在富了之后才夠資格說的。
總之,是一部可愛的電影。 惡人都不是真正的惡人,好人都好得一塌糊涂,清清爽爽,簡簡單單,沒有任何一點少兒不宜的成分。形容某一種電影老少咸宜的程度,說是“從9歲到99歲都愛看”。《長江七號》可以說是“從9個月到99歲都愛看”——就算是無知的小寶寶,看到那個很Q的外星狗,也會想要抱一下的吧。
7 ) 抒情風的星爺是什么樣子的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真的對星爺感到詫異,與他以往的電影風格完全不同,這次走的是抒情路線,也是從這部電影開始,發現星爺真的不再是那個浮夸搞笑的周星馳了,而他的電影風格似乎也從這時候開始發生了轉變!而事實證明,無論轉變與否,星爺的電影都是有一定的可觀度的!
就像長江七號,圍繞著貧窮的父子倆展開,然后一只外太空萌物進入了他們的生活,雖背景做了貧窮的鋪墊,但其實整個節奏還算輕松,時不時也會冒出星爺的幽默風格,同時父子倆,孩子與長江七號,父親與老師,感情刻畫的都很細膩自然,處處充滿著溫情,淡淡的,卻如溫流般很溫暖!
很久以后才知道那個調皮得男孩竟然是個女孩,應該是最小的星女郎了吧,題材很新穎,長江七號毛絨玩具至今還可以看到,很佩服星爺!
8 ) 窮人的夢想
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么正經的星爺,斑駁的長白發,灰蒙蒙的一身塵土。戲里寒酸,戲外一樣讓人唏噓,星爺終究是老了啊。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徐嬌。小小巧巧的毛頭小子模樣,話說有很長一段時間我真以為是個男孩子呢,也太像了。戲里的周小狄眼神清澈,因為家庭清寒遭受到同學排擠諷刺,楚楚可憐的委屈里透出純真的執拗。
那也是我第一次認識張雨綺,性感溫柔的女神一個。她飾演的袁老師就是天使般的存在,沒有階層歧視,對學生一視同仁,永遠像和風細雨一樣溫柔。
周家的貧寒是夸張了些,卻也是隨處可見的寫實,一樣的辛酸。父親辛苦勞累一天,回到家面對兒子的異想天開時,再也關不住壓抑的火苗,不耐煩的就是頓劈頭蓋臉的責罵。看到小狄委屈,好想給摸摸頭,孩子啊,大人的世界也很無奈啊!
父親給女兒灌輸的道理是積極向上的:你要好好讀書,將來做個有用的人!然而很遺憾,這部戲給觀眾傳達的觀念不能茍同。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對于一窮二白的人來說,基本生活有保障,踏踏實實做人,才是最基本要保證的。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不是讀個幼兒園小學,拼拼幾年就好,貴族不僅要長達數年的持續高質量教育,配備一等的教材、輔助資料,還要不時的配合學校支持名目繁多的活動費用。確定能供得起一二十年?一旦中斷,之前的心血可不白費了。你看工地老板的孩子不也讀的普通學校嘛。盡最大的、能盡到的能力就好。
你們的良心都被惡搞吃干凈了
電影是感人的,但不夠吸引人!
周星馳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一只外星小狗的故事。
不一樣的星爺也不錯,7仔很萌,偶爾看一下這種的,讓心情放松,感覺還可以。
同期的片子,有哪一個大導演,把鏡頭對準了農民工這個城市的無聲背景?
從第一個鏡頭開始就做作到極點。星爺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他脫離底層太久,只剩下空洞無力簡單粗暴的窮富、善惡、好壞兩分法。富人一律丑角,仙女一律仙女。不再草根的星爺。
啥都不記得了。只記得滿大街到處都是七仔玩偶。
挺好看的電影啊,長江七號很可愛*^o^*,家里還留著公仔呢,徐嬌演得假小子真不錯
怎么說呢,大家都在罵,我想說兩句好聽的,可不知道從哪說起。
其實周一直在創新和思考,在電影里加上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還是挺感人的片子
看周星馳的電影,感受的是一種善良。表現小人物的辛酸,給予小人物以希望。
這個電影當時特別火,我看完之后,除了感覺七仔挺可愛,其他沒有太大感覺。
我竟然沒有打分?記得這個電影還蠻可愛的。故事情節比現在好多電影好太多了,演員演技都很好。
這部電影看哭了唉七仔真的好萌啊
"爸爸,天上好像有飛碟~ 兒子,那是你眼睛里的眼屎~" 娛樂至上,賀歲片就應該這樣,有哭有笑,很放松,適合減壓!適合很多人一起看個個笑的像個傻逼似的……
徐嬌小時候就是個男孩子,現在好像很喜歡cosplay,七仔很可愛。
巨討厭這部片!巨討厭!還有那個丑死的公仔!
你相信我看這部片看哭了嗎。我真的太敏感。
曾經一度以為徐嬌是男孩子的舉手。長江七號好萌啊!